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东城派出所:织密社区平安网 谱写治理新篇章
文章来源: 本网    发布时间: 2025-04-25 10:02    浏览次数: -

  随着基层社会治理需求日益复杂化,传统警务模式面临“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的现实矛盾。为破解这一难题,广东省阳江市公安局阳东分局东城派出所立足辖区实际,创新优化推行“网格化+群防群治”、线上线下双宣防的社区警务新模式,通过科学划分网格、整合多元力量、搭建线上平台、优化服务流程,构建“警格引领网格、网格支撑警格”的共治格局,实现警务资源下沉、治理效能提升、群众满意度增强的目标。


派出所民警在繁华商圈夜市巡逻

  

  科学划分网格,构建“四级联动”治理体系。东城派出所以辖区地理特征、人口密度为基础,将辖区4个社区和3个村委会划分为4个警务区,每个警务区以“公路主干道为轴、物业小区及集中居民区为单元”进一步细分为若干网格,每个网格覆盖150—500户居民,确保“边界清晰、管理无盲区”。推行“1+1+N”网格架构,即每个网格配备1名网格长,由社区民警担任指导员,由物业人员、保安、派出所义警组成网格员队伍,形成“警务区—网格—楼栋—住户”四级联动网络,确保网格工作与警务目标同频共振。网格按“分片包户”原则,发挥物业“近邻”优势与保安“驻点”作用,网格长、社区民警和网格员各司其职,分别承担日常巡查、隐患上报、应急响应等职责,及时发现并整改消防通道堵塞、燃气泄漏等安全隐患点,实现“隐患发现在早、问题处置在小”。

图片.png

派出所依托“群防群治”力量抓获犯罪嫌疑人


  搭建线上平台,激活“指尖治理”效能。以网格为单位,每户邀请1名家庭成员加入微信网格群,群成员实名制管理,覆盖率达98%以上。微信群实行“双线管理”:网格长负责信息发布、秩序维护;社区民警实时监督群内动态,对涉警情、谣言等敏感信息快速介入,确保“群内不藏隐患、沟通高效有序”。群众可通过微信群@网格长或私信社区民警直接反映诉求,如矛盾纠纷、安全隐患、证件办理咨询等,网格员30分钟内响应,非紧急问题24小时内办结,紧急警情直通派出所指挥室,节省警情转接时间超60%。定期开展“线上议事会”,针对高空抛物、停车纠纷等社区热点问题,组织居民讨论协商,推动“小事群内解决、难事联动攻坚”,以“一键直达”式服务畅通警民互动。


社区民警到辖区走访群众


  优化服务流程,提升警务实战效率。东城派出所办公室统一制作反诈防骗、禁毒教育等宣传资料,再交给社区民警,通过网格长转发至各户,并‌结合典型案例、方言短视频等形式开展内容丰富的宣教活动,实现宣传预警“精准投送”,确保群众“看得懂、记得住”。为遏制和减少盗窃、纠纷类警情,东城派出所实时推送预警提示及防范建议,今年以来,辖区电诈、盗窃等警情同比下降,推动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双提升”。建立“网格员首接—网格长调解—社区民警介入—派出所兜底”四级调处机制,实现矛盾化解“梯次过滤”‌。网格员利用“人熟地熟”优势先行调解;复杂矛盾由社区民警联合村(居委会)、镇政府综治部门、司法所等力量协同化解,实现90%以上纠纷在网格内解决,有效避免矛盾升级。


社区民警开展线下宣传


  社区警务改革过程中,东城派出所共吸纳了物业、保安等社会力量326人参与网格治理,开展联合巡逻、应急演练48次,构建“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的群防群治生态圈,群众参与度显著提高,有效释放警力资源。据统计,自实施社区警务改革以来至2025年3月底,东城派出所依托“线上+线下”联防,成功阻止5起电信诈骗案件,为群众挽回损失20余万元;群众累计提供各类违法犯罪线索23条,协助破获案件11起;警务响应效率得到大幅提升,群众求助平均处理时长从2小时缩短至40分钟,非警务类诉求分流率达75%。通过网格化社区警务模式,东城派出所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实现了警务工作从“单打独斗”到“多元共治”、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防”的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