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下半年全域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在新洲镇铺开以来,新洲镇坚持党建引领,积极实施竞争创建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以“早、争、同、活、效”五字举措推动全域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深入开展,全镇纳入整治和创建的149条自然村,目前基本完成了“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工作,部分自然村已开展新农村连点连线项目建设。
一、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突出一个“早”字。
一是发挥党委统揽全局的核心作用,及早做好谋划。镇委认真总结美丽乡村建设成功经验,2017年上半年,以省定贫困村创建新农村示范点建设为契机,全面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2017年8月,时任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到乌石塘尾村调研时,对新洲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及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二是发挥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及早宣传发动。以2017年村级组织换届为契机,选优配强村级党组织班子,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堡垒作用,及早宣传发动党员群众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三是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群众及早参与投入。引导党员担任理事会成员,在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要求群众做的事,党员自己带头先做,树立党员榜样,引导群众积极参与。
二、健全完善激励机制,突出一个“争”字。
一是竞争创建分档奖补,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新洲镇是阳东区实施“竞争创建、分档奖补”机制的先行地、试验田,通过竞争激励机制,充分激发了群众的内生动力,调动群众参与创建的积极性。按照特色精品村、美丽宜居村、干净整洁村三个档次分别给予150万、110万、70万奖补。谁积极、谁主动、谁效果好 ,谁就能获得更高档次的奖补资金,形成了各自然村争先恐后的生动局面。二是搭建微信“擂台”,形成“比、学、赶、超”工作氛围。镇建立“三个三”微信群,镇党委书记、镇长、村书记主任、村长、理事会成员、乡贤等多人入群,全天候在微信群发送整治图片和文字说明,镇领导、村乡贤等互相点评,形成良性互动。大家在微信群开展“擂台”比拼,比重视程度、比群众参与度,比乡贤捐款情况,激励先进,激发活力。三是乡贤和村民踊跃捐资,回村争当建设者。由于宣传发动到位,掀起了乡贤和外出务工经商村民主动回村参与建设的热潮。目前我镇乡贤捐资近1200万元,排在全区乃至全市前列。部分村已利用捐资做好村场基础设施建设,为下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夯实了基础。外出乡贤主动回乡发展实业,投资建设旅游休闲农庄和发展观赏性旅游业,助力产村融合发展。
今年3月份,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会在珠海市斗门区召开,新洲镇在会上作“竞争创建、分档奖补”经验介绍,得到充分肯定。
三、开展镇区人居环境整治,突出一个“同”字。
2018年下半年,我镇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镇村同治”的号召,在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的基础上,乘势而上,组织全镇力量,对乱倒乱扔、乱摆乱卖、乱停乱放、乱搭乱建、乱贴乱画、乱拉乱挂等“六乱”行为进行集中整治,迅速掀起镇区人居环境整治热潮。目前为止,我镇镇区整治已投入资金50多万元,出动人力2000多人次,钩机60多台次,清运历史垃圾450多车,拆除摊档30多个,门棚50多个,广告牌300多个;充分利用区对镇专项整治扶持资金100万元,完善部分街道雨污管网和硬底化建设,镇区环境面貌得到明显改观。在全市15个参与竞争镇区设施建设专项资金的乡镇中,新洲镇现场考评、同台竞演综合成绩排在全市前列,成功争取到市对镇镇区人居环境整治建设专项资金2000万元,目前已做好镇区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库,部分建设项目已做好规划。
四、开展拆旧补绿行动,突出一个“活”字。
为了用活村中废地,变废为宝,近期,由镇委、镇政府号召,各村民理事会组织各自然村掀起了“拆旧补绿”行动,动员在家群众上场,进一步清理拆除危旧房、废弃牛舍、猪舍等,将村中闲余空地清理出来,围上篱笆,由党员带头,群众分户包干,栽种各色各样的农作物。乌石、表竹、石岗等部分村已率先开展,通过以点带面,盘活“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工作中清理出来的废地,将拆旧补绿行动变成了“菜篮子”工程,进一步美化了村庄面貌,改善了村居环境。
五、巩固整治和创建成果,突出一个“效”字。
由村党组织牵头,组织各自然村理事会制定完善保洁制度,村中党员和理事会成员实行包户,各户包地段,形成党员群众齐参与的良好氛围,共同巩固好整治成效。全镇各自然村按要求配备了保洁员,常态化做好村场和“四边”环境保洁工作。通过实施“竞争创建、分档奖补”,使群众从“要我创建 ”转变为“我要创建”。将全域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过程变成密切联系党群干群关系的过程,变成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过程,变成发展农村产业富民兴村的过程。(新洲镇党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