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阳东要闻
那龙打造本土丝苗米品牌
文章来源: 阳东发布    发布时间: 2022-04-18 10:08    浏览次数: -

  近年来,阳东区那龙镇按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发展思路,积极打造本土优质丝苗米品牌,赋能乡村振兴。

  图片


  日前,记者在那龙村的千亩稻田种植基地看见,插秧机正来回作业,大部分水田已插上秧苗,绿意盎然。“做完今天,今年的早造任务就完成了。”那龙镇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社长莫祖富告诉记者,再过3个月,这一株株小秧苗就能产出一粒粒富含有机物的优质丝苗米。

  “从最初的百余亩,发展到现在的上千亩规模,我们花了2年多时间。”那龙镇副镇长曾昭放介绍,那龙村是那龙镇的重要产粮基地,但过去,这里以农户小地块散种为主,品种参差不齐,标准化生产水平不高,未能形成规模和品牌。


  图片


  事情的转机发生在2020年。莫祖富在走访市场时发现,丝苗米是具有明显广东地方特色的籼稻优质稻米,因为口感好、品质佳受到市场热捧。那龙村拥有独特的粘性水稻土,并有良好的保水保肥性能,十分适合种植丝苗米。
  

  经过农业专家的多次考察和确认后,那龙村的三共建联系单位阳东区公路事务中心党总支主动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密切联系那龙村和合作社,通过盘活撂荒地,集中流转1000亩水稻田,由合作社统一承包,连片种植优质丝苗米。曾昭放介绍,合作社采取统一优质品种、统一生产物资、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稻米质检、统一价格收购的方式,科学管理,大大提高了水稻的品质和产量,去年亩产达500公斤,按照目前市场价4.4元每公斤算,预计今年早造总产值达220万元。


  “优质丝苗稻易管理,抗台风能力强,产量比常规的本地水稻高20%左右,价格也很稳定。” 莫祖富说,随着优质丝苗稻的经济效益越来越明显,合作社逐渐形成“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了周边100多户农民一起种植,在全村大力推广优质丝苗稻,让其成了那龙村的一项名、特、优、新产业,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拓宽新渠道。

  图片


  2021年9月,那龙村(优质稻)被认定为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为当地优质丝苗米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曾昭放告诉记者,那龙村正全力打造带有本地特色的丝苗米品牌,目前正申请“稻粮冠”商标名,已在走注册商标的程序。接下来,那龙村计划将千亩稻田打造成艺术景观摄影基地,推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不断凝聚产业发展动能,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阳东区融媒体中心记者报道

文字:项玉娜

通讯员:任明皓

摄像:黄垚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