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非遗文化】他23年致力磨一剑
陈荣梁来自宝岛台湾
在阳东区北惯镇设厂23年
潜心研究传统刀剑制作技艺
他制作的竹本宝剑在国际上广受欢迎
获得全市非物质遗产称号
走进位于陈荣梁刀剑制作工坊,这里展示着制作精良、形态各异的刀剑。据了解,传统刀剑的制作包括炼铁、取材、折打、包心铁、火造、敷土、烧刃、淬火和研磨等过程。这套古法铸剑的技艺,已经流传了2500多年,是一种最古老的智慧。其中,在整个铸剑过程中,最重要的是锤打步骤。
每次铸剑陈荣梁都会用气锤把钢材反复折打13次,这样做不仅让钢材排出杂质,还得到质的提升,能让其完全密实地粘连在一起。经过千锤百炼后,原本4.5公斤的钢材被打成两公斤。折叠后的钢材层层叠加,材料的内部组织已经达到纳米级。
陈荣梁介绍,在中国,原本这叫古传统折叠锻打,古代中国人就能做,只是古代没有纳米这个名词,但是现代的人把原子细化,便会产生这种效果。刀看起来不是很锋利,但实际上非常锋利,这种刀也比较耐用。
目前,陈荣梁的古法铸剑技艺获得全市非物质遗产称号。展望未来,他希望能拿到国家级非遗称号,做好新时代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