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2023 年第三季度阳江市重大项目动工阳东区分会场活动在中国(阳江)储能装备制造产业园举办。现场会上,集中签约的项目13个、总投资约128亿元,集中动工的项目27个、总投资约93亿元,集中竣工投产的项目16个、总投资约47亿元,涉及新型储能、数控设备、机械设备、冷链物流等产业,以及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这些重大项目的实施,将为阳东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积蓄新动能、再创新优势。
阳江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杨春涛,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梁所毅,副市长黄宁,市政协副主席冯奕成,阳东区领导李坤、胡志方、雷计环等区四套班子成员参加了阳东区分会场活动。阳东区领导陈华清主持了活动仪式。
杨春涛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阳东区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扎实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尤其是具有阳东特色的“1+3+3”现代产业集群加快构建,形成了以超千亿清洁能源产业集群为牵引,五金刀剪、食品加工、木器制造三大传统优势产业加快转型升级,电子电器、机械装备、高品质紧固件三大超百亿产业集群加快打造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接下来,阳东区要以本次和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合作为契机,加大储能行业全链条招商引资力度,将阳东打造成为珠江西岸新能源储能制造产业基地。要不断优化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解企业之所难,全力为企业发展提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让大家在阳东放心投资、安心发展、舒心生活。
胡志方表示,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阳东区紧紧围绕打造阳江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战略定位,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全区各级各部门要坚决落实市委“433”工作安排,并以此次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和动工为契机,竭尽全力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及时高效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为项目落户建设、投产达效创造良好条件。
据了解,阳东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承接地、产业链延伸区和产业集群配套基地,拥有厚实的产业基础和发展平台。全区2022年已建成投产和在建绿色能源装机容量超1000万千瓦,位居全省前列。目前正加快推进中广核帆石2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和新增三山岛省管海域300万千瓦海上风电竞配指标等工作。基于以上优良的基础和条件,阳东区按照省、市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布局,瞄准新型储能新赛道,全力谋划打造珠江西岸绿色能源储能产业基地,积极对接省、市能源发展规划,即将出台《阳东区绿色能源项目及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0)》,以阳东省级经开区和东平、大沟片区为主要平台载体,高标准建设绿色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和零碳产业园,打造集核、风、光、储、蓄、氢等全链条产业装备制造为一体的复合型综合园区,并规划建设9个20万千瓦时的镇级独立储能电站,力争到2025年新增储能装机容量60万千瓦,到2030年累计新增储能总装机容量达210万千瓦。
仪式上,杨春涛、梁所毅、黄宁、冯奕成、李坤、胡志方共同为中国(阳江)储能装备制造产业园进行揭牌。 阳东区领导利如晁、姜学勇、邹春颖、李南轼、关芬宇、梁宏统与深圳市紫辰星储能产业园建设项目、国电投100MW储能电站项目、飞帆数控设备生产项目、岳一光学检测设备制造项目、珠海(阳江万象)产业转移工业园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项目、阳江市阳东区肉类冷链物流加工产业基地项目代表进行签约。随即,李坤宣布重大项目动工。 杨春涛、梁所毅、黄宁、冯奕成、李坤、胡志方、雷计环、姜学勇等阳江市、阳东区领导参加了新型储能装备制造产业园奠基仪式并进行培土。
仪式上,与会人员还观看了动工、竣工、投产项目介绍片,落户企业代表、动工项目企业代表和投产项目企业代表分别作了发言。开工仪式结束后,与会人员集中参观标准厂房一期项目。
“我们企业主要是做AI人工智能的视觉检测设备,主要的核心技术是我们自己开发的人工智能底层的平台算法和平台架构。这次我们选择来到阳东落户,是希望能够在华南的市场扎根落地下来,目前我们企业在苏州已经投产了,在广东阳江应该到明年年初可以投产。”岳一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岳来鹏说。
“这次选择阳江市来投资,主要看重阳江市的风力发电市场前景比较远大。”重庆中科超容科技有限公司项目总监 严小勇说,“同时,我们也能够很好地配合阳江市在风力发电市场未来的调频领域。未来,我们会建成100万只超级电容器,专门用于新能源调频市场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