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走基层】十八座化石馆打开青少年科普之窗
阳东区雅韶镇十八座是中国传统村落,这里有远近闻名的古巷古宅。近日,村里新开了一家古色古香的化石馆,化石馆全年免费对外开放,为全区青少年打开了科普之窗。
推开雅韶镇十八座化石馆的大门,一个个古生物化石在此静候,它们用无声的语言向我们诉说着古生物的源起演化与地壳的变迁。
“我是十八座人,从我会说话时开始,奶奶就常说‘你比石蟹还要老’,所以我对石蟹比较熟悉。在十八座那龙河大碌竹河段,小时候,乡邻们和我的哥哥、叔叔都会在那里寻找石蟹化石。”雅韶镇十八座化石馆主理人 谭小苗说。
谭小苗是土生土长的十八座人,从小受乡亲影响,热爱收藏化石。在她参加工作后,除了收藏本地海洋生物化石,还常自掏腰包购买外地化石。她老公在她的带动下,也喜欢上了收藏化石,夫妻俩志同道合,收藏化石至今已20多年,藏品颇为丰富。今年10月,经十八座村长牵线和帮助,化石馆顺利开馆并免费对公众开放。
据了解,雅韶十八座化石馆内以阳江本地出产的海洋生物化石为收藏主体,有锯缘青蟹、双刺静蟹等螃蟹化石10多种,全馆国内外海洋生物化石共200多种,为当地青少年打开了一扇科普之窗。
谭小苗表示,在当地开办化石馆是以“引导青少年认识和了解古生物化石、培养青少年爱护自然、保护自然意识”为宗旨,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微薄力量。
雅韶镇十八座村主任/村支书 谭秋光表示,下一步,将完善化石馆的设施,把一些关于化石内容的书籍加进馆内,让来馆参观的青少年对化石有更深的了解,吸引更多游客到化石馆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