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阳东要闻
【聚焦高质量发展】“何全利”:不管姓何姓林,两百多年锤炼锻打,老字号焕发新光芒
文章来源: 阳东发布    发布时间: 2025-01-23 10:02    浏览次数: -

  近日,首批“广东老字号”名单正式发布,阳江市丰力刀剪制品有限公司的“何全利”品牌赫然在列。这个专做职业厨师用刀,有着两百多年历史的的品牌,制刀技艺经过不断地“锤炼锻打”,老字号在新时代焕发新光芒。


  图片



  图片


  阳江百年老刀铺,今成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阳东区北惯镇的阳江市丰力刀剪制品有限公司,见到上百名工人奔忙在冲压、热处理、水磨、装配、品检等各个车间,机械作业声此起彼伏,通过熔、淬、锤、磨、检等多道工序,一把把钉着“何”字钉米的“何全利”刀具闪亮走下生产线。


  图片


  阳江市丰力刀剪制品有限公司以从事五金刀剪、厨具制品生产制造为主,一直致力以传承百年老刀铺、创建现代化厨房五金用品为目标,并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采用智能数控技术,是一家集研发、生产制造、销售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经营制造企业,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何全利’品牌每个月大概有40万把刀的产量,整个工厂有170至180名工人在生产线上生产。”“何全利”品牌第五代传承人林晓桐说。

  “文武双全,岭南一刀”

  “何全利”起源于清朝中叶的阳江城。当时,随着阳江造船业的发展,刀具产业应运而生,县内各圩镇便有了生产小刀的小作坊,阳江人俗称“打铁铺”,其中尤以“何全利”最著名,并流传久远。


  图片


  1895年何全利在“习艺所”学习打铁、制刀等技艺结业后,就开设了属于自己的打铁铺,“何全利”这个品牌也正式诞生。据阳江市五金刀剪文化馆有关历史记载,“何全利”旧址在县城的第七闸的打铁巷附近的范屋塘(坝岸中社坝头),铺子门前挂有铸铁对联“文武双全,岭南一刀”。生产的每把刀柄都刻有“何全利”三字标记,因其钢水清、刀刃锋利,既能切肉又能斩骨,故又称“文武刀”。

  图片

  时光流逝,传承十几代人的制刀匠艺始终在漠阳大地薪火相传。1954年,林晓桐曾祖父林德其有幸成为何全利孙子何业的学徒,并传承了“何全利”制刀技艺,打破了“传内不传外”的传统传承观念,传承到林晓桐身上,更是打破了“传男不传女”的传统观念。


  图片


  “‘何全利’这个品牌是1759年就开始诞生了,到现在已经是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传承到我这代已经是第五代传承人了,所以我爸爸林国顺就是第四代传承人。其实很多人就会觉得奇怪,为什么这三代传承人姓‘林’,但‘何全利’这个牌子却是‘何’氏?因为我们是技艺上的传承,并不是家族流传下来的,我们只是传承了这个品牌的一个名字以及这个品牌的技艺和技术。”林晓桐说。

  第四代传人林国顺自幼跟随父亲林举云学习锻打制刀技艺,全面掌握何全利刀具制作技艺之精髓。1986年林国顺子承父业,以手工制作刀具在阳江地区开始销售,2009年成立了丰力刀具厂,2014年4月正式注册“何全利”这一品牌商标。2018年成立了阳江市丰力刀剪制品有限公司,2019年到北惯镇扩大生产,着力打造以职业厨房为主线的“何全利”和现代家居为主线的“丰力”两大刀具品牌,赢得职业厨师和美食烹饪爱好者的青睐。

  “在两年前我们就开始准备这个老字号的传承认定了。首先在准备的前期,我们先去了解整个何氏家族历史传承的故事,并且找到了他的后人给我们出具相关的证明保留了我们的权利。除此之外,我们还去发掘这个品牌的故事,根据故事背景画了一个连环画,并申请专利作为品牌标识。”林晓桐说。

  当年,“何全利”制刀技艺祖辈相传、博采众家所长,制造出供酒店厨师使用的“文武”厨刀,刀刃可以“切”,刃尖可以“划”,刀根可以“剁”,刀侧面可以“拍”,刀背可以“捶”,能切能斩,使用时不需换刀,为当时一绝,深受厨师钟爱。

  接锤奋斗,匠心制刀

  阳江市丰力刀剪制品有限公司作为“何全利”技艺的新时代的接锤人,汲取传承了造刀技艺底蕴,加以现代科技技术,根据人体力学、美学等设计理念,在设计、选材、调质,研磨、锋利度等进行优化。


  图片



  图片


  公司十分注重产品的研发及设计,并聘请著名设计师设计开发了该商标专属系列19个,涉及194个不同规格种类产品以及杂件15余个种类产品。

  图片

  据林晓桐介绍,现在跟华南理工大学签订并形成了一个技术的支持,一个是预防塑料铸件的变形,另一个是对于模具精加工的处理,这两个方面的技术支持工作,确保老字号的技术在创新过程中不断减少损耗,并按照这个情况追求更优秀的改良和传承。

  图片

  “何全利”专注质量,锐意进取创新,秉承良钢精作、坚持匠人精神,制作每一把刀。“我们会结合技艺上的创新,让我们的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不断推出新产品的同时,保留原有的技艺不流失,让我们的产品变得更好,更好地走向世界。”林晓桐说。

  阳江刀剪文化何以传承千年?阳江刀剪产业何以独领风骚?庄子曰,薪尽火传,不知其尽。走出阳江市丰力刀剪制品有限公司,我们的心中有了答案:那是因为有了像“何全利”老字号一样的一代又一代阳江制刀人薪火相传、接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