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阳江市阳东区财政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172300728793X3/2025-00012 分类:
发布机构: 阳江市阳东区财政局 成文日期: 2025-03-10
名称: 阳江市阳东区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文号: 发布日期: 2025-03-10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阳江市阳东区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发布日期:2025-03-10  浏览次数:-

                                                                            阳江市阳东区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

                                                                                     和202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5年2月19日在阳江市阳东区第九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阳江市阳东区财政局局长   康旭开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会报告阳东区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财政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市委“433”工作安排,按照区委“1+3个3”工作思路,扎实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全力破解财政运行面临的难题与困境,不断强化重大战略任务和民生财力保障,为推动阳东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贡献财政力量。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执行情况(快报数,下同)

  2024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11139万元,比上年收入实绩194048万元增加17091万元,同比增长8.81%。其中:税收收入156334万元,同比减少4.26%,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74.04%;非税收入54805万元,同比增长78.17%,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25.96%。

  2024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1139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98023万元,债务转贷收入18194万元,区域间转移性收入6400万元,上年结转收入14742万元,调入资金3275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为551773万元。(详见附件表2)

  2024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41841万元,比上年支出实绩458295万元减少16454万元,同比减少3.59%。其中:教育支出93183万元,同比增长0.82%;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3377万元,同比减少13.0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6953万元,同比减少4.72%;卫生健康支出57764万元,同比减少5.45%;节能环保支出2491万元,同比减少15.84%;城乡社区支出8139万元,同比减少50.06%;农林水支出60908万元,同比增长0.43%;交通运输支出8007万元,同比减少14.14%。(详见附件表3)

  2024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41841万元,上解上级支出86561万元,债务还本支出20633万元,结转下年支出2738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为551773万元,收支平衡。(详见附件表1)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2024年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50695万元,同比增长13.22%。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完成43430万元,同比增长15.37%。上级补助收入8426万元,债务转贷收入190220万元,上年结转收入8214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收入为257555万元。(详见附件表12)

  2024年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243224万元,债务还本支出2120万元,调出资金1511万元,结转下年支出10700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支出为257555万元,收支平衡。(详见附件表11)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2024年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790万元,同比增长0.99%。其中:股利、股息收入576万元,利润收入214万元。(详见附件表18)

  2024年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完成259万元,同比增长17.19%,调出资金531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总支出为790万元,收支平衡。(详见附件表19)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2024年全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完成31560万元,支出完成28057万元,本年收支结余3503万元,年末滚存结余19508万元。其中:保险费收入27367万元,利息收入175万元,转移收入1532万元,其他收入2486万元。社会保险待遇支出27996万元,转移支出35万元,其他支出5万元,上解上级支出21万元。(详见附件表24、25、26)

  (五)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2024年省下达全区政府债券资金额度209314万元,其中:按性质分,包括一般债券18194万元,专项债券191120万元;按用途分,包括新增专项债券189000万元,再融资债券20314万元。(详见附件表30)

  2024年末全区地方政府债务限额866081万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233245万元,专项债务限额632836万元。2024年末全区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为865184万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为232364万元,专项债务余额为632820万元。(详见附件表28、29)

  2024年债务还本付息支出45255万元,其中:偿还本金支出22753万元,偿还利息支出22502万元。

  (六)2024年财政工作情况

  一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财政局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要求,开源挖潜促增收,统筹优化保支出,强化监督防风险,深化改革提效能,推动财政各项工作稳步开展,财政运行更加平稳高效。

  1.加大力度抓支出强度,高质量发展向上突围

  支持产业平台建设。投入资金91598万元,推动产业转移主平台、珠海阳江产业转移合作园区等建设,进一步提升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水平和承载能力,吸引更多优质项目落户阳东。助推企业强基赋能。安排资金1848万元,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加快推进“小升规”,推动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支持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推进惠企政策兑现集成改革,认真落实财政补贴领域惠企利民事项“免申即享”,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全面推动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促进政府采购和招标投标便利化,打造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支持基层党组织建设。全力保障基层党建资金需求,安排资金13115万元,用于党组织服务群众建设、基层党组织运转等方面,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根基,为阳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投入资金22228万元,用于河水污染治理、农村垃圾清运及污泥无害化处理等工作,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品质,守护绿水青山蓝天。强化平安阳东建设。持续加码平安阳东建设力度,拨付6249万元,用于支持扫黑除恶、扫黄打非、全面禁毒、平安乡村等重点工作,维护社会稳定发展大局。

  2.加大力度抓财源建设,经济运行稳中提质

  全力以赴挖潜促收。加强收入形势研判,强化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税源监控,依法依规加强税收征管,大力推动公共停车泊位、充电桩、户外广告资源使用权等公共资源有偿项目和红五月锅盖岭矿山矿业权出让工作,实现颗粒归仓。2024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11139万元,同比增长8.81%。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最大限度争取上级部门在政策、资金等各方面给予倾斜与支持。全年共争取上级转移支付、专项债券资金495449万元,弥补了我区财力缺口,有力支持重点项目建设。着力统筹盘活资金。加强财政资金动态监控,清理盘活结转结余资金,唤醒“沉睡”资金活力,全年共盘活“沉睡”资金79573万元,把“零钱”化为“整钱”,精准投放至民生和重点领域支出,实现财政资金的优化配置与高效周转。

  3.加大力度抓要素保障,城乡发展更加协调

  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加力提效。坚持头号工程头等保障力度,统筹安排各级资金94667万元,支持乡村产业振兴、乡村建设、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十项重点任务落地见效。安排“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专项资金4630万元,有力支持我区典型镇、典型村培育项目建设。加强驻镇帮镇扶村力度。统筹各级驻镇帮扶资金20881万元,有力支持打造允泊黑骨茶、瓦北荔枝、口洋莲藕、沙坪柠檬橙、大澳虾酱、海味等农业产业发展项目,搭建农特产品展销馆和户外卖场,推动“百美村庄”“山海渔韵”南部乡村振兴示范带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进一步激发乡村发展新活力。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区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支出11028万元,占土地出让收益比例为50.50%,有力支持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生产发展、耕地保护等工作。债券资金投入更加倾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2024年,我区共争取新增专项债券资金189000万元,与2023年争取新增专项债券107000万元相比,同比增长76.64%。安排项目17个,其中超九成投向“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相关项目,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施提供有力保障。撬动更多金融资源投入农业农村发展。加强财政金融政策联动,大力推广政策性农业担保工作,全年累计担保金额8042万元,担保业务70笔,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活水。

  4.加大力度抓民生保障,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2024年,全区落实六大类民生支出332962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5.36%。教育发展质量稳步提升。投入12981万元,用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公用经费、困难学生补助、学生营养膳食、民办代课教师生活补助等方面,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坚实财政保障。公共文化服务更加多样化。拨付资金3377万元,支持公共文化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实施耕读书屋、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文化惠民工程,打造图书馆数字综合服务平台,推进东平大澳博物馆升级改造、大澳商会旧址修缮和星港汇创意街粤文坊等文旅项目建设,进一步提高我区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适用性。医疗卫生事业提质增效。安排13858万元用于支持区第二人民医院、区应急医疗设备配套建设工程、紧密型医共体项目、国家慢性病防控示范区建设等医疗卫生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拨付困难群众救助资金、残疾人补贴、残疾人事业发展经费、各类优抚对象补助、退役士兵一次性经济补助和高龄津贴等21155万元,拨付就业创业补助资金897万元,拨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资金46004万元,全方位加固民生保障堤坝,稳稳兜牢民生保障底线。

  5.加大力度抓改革创新,财政管理科学有效

  进一步完善镇级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落实保障性措施,优化税收分类分档激励机制,实行农业产业发展和旅游产业发展等奖励,联合出台《阳江市阳东区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奖励实施方案》,充分发挥财政体制对镇级经济发展的引导和激励作用,2024年共发放镇级财政管理体制奖励资金3252万元。实施改革以来,镇级收入年均增长率达12.68%,进一步激发了乡镇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深化国企改革提升行动。出台《阳江市阳东区深化国企改革提升行动方案》,成立区公共资产事务中心,明确权责清单,强化国资监管力量。大力发展文旅产业,坚持做专做深食品经营领域,拓展工程咨询、测绘等建筑领域新经营业务,谋划发展低空经济、海洋牧场、绿色低碳产业、光伏发电、新能源、现代农业等新兴产业。组建阳东金航创业投资基金,创新招投联动新模式,为我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探索实施财政资金“补改投”改革试点工作。初步拟定《阳东区乡村振兴财政资金“补改投”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探索将驻镇帮镇扶村资金、扶持壮大村集体项目资金、典型镇、典型村建设发展资金采取财政资金“补改投”方式实施,推动部分项目作为财政资金“补改投”改革试点落地实施。

  6.加大力度抓风险防范,财政运行健康平稳

  强化政府债务管理。规范政府举债融资行为,压紧压实化债主体责任,有效落实化债措施,推进债务有序化解,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坚决守住基层“三保”底线。将“三保”摆在最优先位置,编足编实编细“三保”预算,建立健全“三保”运行全链条管理,以精准有效的措施兜实“三保”底线。全年“三保”支出310711万元,支出进度高达99.94%。强化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切实履行财政部门会计监督职责,通过“双随机、一公开”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抽取了相关单位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和“双监控”核查工作,真正做到以查促管、以查促改,不断规范财政管理,严肃财经纪律。加大财政资金监管力度。聚焦全区重点项目建设,开展了债券项目工程、“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专项资金等专项检查,确保财政资金用到实处。

  在看到财政改革发展成绩的同时,财政运行和预算执行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如财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有待提升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2025年预算草案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坚定信心、保持定力,认真谋划好2025年全区经济工作目标,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各项重点工作任务,科学编制好2025年预算草案,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奋力开创阳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一)2025年财政收支形势分析

  从财政收入看,我区经济结构持续优化,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特别是随着国家一系列增量政策效应逐步显现,为财政收入增长提供支撑。但也存在一些制约收入增长的因素,如传统税源增收空间有限、房地产市场相对低迷,财政收入增长压力较大。从财政支出看,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省、市、区部署安排,“十四五”规划部署的重点任务、重点项目进入收官关键期,各领域资金需求较大,兜牢“三保”底线、债务还本付息都需要继续加强保障。总体来看,2025年财政收入增长受限与刚性支出需求攀升矛盾更加凸显,必须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强财政科学管理,增强国家和省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努力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

  (二)2025年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市委“433”工作安排和区委“1+3个3”工作思路,实施零基预算和绩效预算,落实落细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要求,调整存量、优化结构、提升效益,腾出资金保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优化营商环境等重点任务。坚持规范管理,优先安排“三保”、债券还本付息等刚性支出,源头防范化解各类风险。落实“先定事项再议经费、先有项目后有预算、先有预算再有执行、没有预算不得支出”要求,巩固年初预算到位率。压实财政收支责任,强化资金分配激励导向,激活发展内生动力。严格执行财经纪律,提高财政资金绩效,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阳东新篇章提供坚实财力支撑。

  根据上述总体要求,2025年预算编制着重遵循以下三方面原则:

  1.紧扣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主题,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一是多措并举增收节支。在实施市以下财政体制的新形势下,全力以赴组织财政收入,进一步挖潜增收、提高效率,严控一般性支出,把有限的资金全部用在“刀刃”上,确保全年财政收支平衡,平稳度过新旧财政体制过渡期。二是集中财力保障重点。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要事”的原则,把“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等重大任务建设作为财政重点保障领域,加大力度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向上争取更多债券资源,提升专项资金和债券资金管理效能,为阳东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聚势赋能。

  2.全面深化预算管理改革,提升预算编制质量。一是坚持推进零基预算改革,大力优化支出结构。充分研判政策依据、资金需求等,按照轻重缓急和项目成熟度进行排序,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打破基数概念和支出固化格局,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阶段、财力状况和民生现实需求,力促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二是坚持底线思维,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优先足额编列“三保”支出、还本付息以及其他刚性支出预算,坚持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严控“三公”经费管理,努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防范化解风险,保障财政平稳可持续。

  3.筑牢全过程绩效管理链条,放大财政资金效益。一是坚持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和推进零基预算改革相结合,运用预算绩效管理手段,服务预算管理大局,有效发挥绩效管理在节支方面的作用,切实压减低效无效支出。二是不断强化部门绩效管理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形成“立项有评估、编制有目标、执行有监控、完成有评价、结果有应用”全过程绩效闭环管理体系,进一步提升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资金管理使用效益。

  (三)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安排草案

  按照2025年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2025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拟安排157489万元,比上年收入实绩可比口径(剔除市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因素影响,下同)同比增长6%。其中:税收收入拟安排96614万元,比上年收入实绩可比口径同比增长3%;非税收入60875万元,比上年收入实绩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4.56%。2025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计划157489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37251万元,上年结转收入2738万元,调入资金45210万元,区域间转移性收入20000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安排为462688万元(详见附件表4、5)。

  按照《预算法》的规定和“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2025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计划443718万元,上解支出12000万元,预备费3650万元,债务还本支出3320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安排为462688万元,收支平衡(详见附件表4)。

  (四)2025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安排草案

  2025年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拟安排122032万元,比上年收入实绩增长140.72%。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拟安排116035万元,比上年收入实绩增长167.18%。加上上级提前下达转移支付资金3302万元、上年结转收入10700万元,债务转贷收入70000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收入安排为206034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相应安排160824万元,加上债务还本支出210万元、调出一般公共预算资金45000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支出安排为206034万元,收支平衡(详见附件表14、15)。

  (五)2025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安排草案

  2025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总收入计划690万元,其中:利润收入120万元,股利、股息收入570万元。相应计划安排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480万元,加上调出一般公共预算资金21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总支出安排为690万元,收支平衡(详见附件表20)。

  (六)2025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安排草案

  2025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安排33191万元,支出安排31557万元,本年收支结余1634万元,年末滚存结余21142万元。其中:保险费收入27692万元,财政补贴收入3700万元,利息收入198万元,转移收入1601万元。社会保险待遇支出31503万元,转移支出28万元,其他支出7万元,上解上级支出19万元(详见附件表24、25、26)。

  (七)2025年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区财政按期落实偿还计划,将债务还本付息支出列入预算安排。2025年全区预计安排债务还本付息支出28045万元,其中:债务付息支出24515万元,债务还本支出3530万元。

  (八)2025年“三保”预算安排情况

  2025年阳东区“三保”预算安排合计317290万元,其中:保基本民生支出安排96848万元,保工资支出安排210695万元,保运转支出安排9747万元。

  三、完成2025年预算目标主要措施

  (一)聚焦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在拓展财源、壮大财力上持续发力。紧紧锚定年初预算目标任务,加强收入组织,强化资源统筹,不断提升财政保障能力。一是进一步挖掘增收潜力。加强分析研判,全力抓好税收征管,确保应收尽收、应征尽征。扎实推进公共机构屋顶光伏、智慧停车、充电桩等公共资源有偿使用项目,全力谋划新洲大岭背矿区、海砂等资源出让,增加全区财政收入。二是狠抓土地出让收入。高度重视土地出让收入工作,统筹全区土地资源,不断优化土地收储和出让方案,有力有序有效盘活存量土地资源。充分利用债券资金增量政策,实现全年储备土地185万平方米。三是进一步加强统筹谋划。密切关注政策动向,主动衔接汇报,积极争取上级专项、债券等政策资金支持,提高项目资金申报的有效性和精准性,壮大可用财力。

  (二)聚焦保障重点领域支出,在集中突破、精准投放上持续发力。全面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优化支出结构,强化重点保障,有力支持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落地见效。一是助力加速融湾入圈。统筹资金支持园区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和珠海阳江产业转移合作园区建设,加快推进绿能示范产业园、东平渔港经济区、低空经济产业园等平台建设,强化重点交通项目经费保障,推动与大湾区城市产业、交通等协同发展。二是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综合运用财政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探索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模式,推动我区制造业走高质量发展道路。三是支持发展新质生产力。完善财政稳定投入机制,推动绿能产业做大做强,加快建设海洋强区,利用合山机场探索培育低空经济产业,统筹推动新型储能、绿色智算、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发展,助推新质生产力稳健前行。四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落实各项助企纾困措施,持续推行财政补贴领域惠企利民事项“免申即享”,加大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力度,助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五是全力支持扩大内需。狠抓重点项目资金保障,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以政府有效投资带动社会投资。积极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等上级资金支持,加快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强化促消费资金支持,激发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六是支持绿美阳东生态建设。强化财政资金激励引导,纵深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持之以恒提升生态环境质量,让蓝天、碧水、净土成为常态。

  (三)聚焦加快城乡发展步伐,在协调共建、互促互融上持续发力。始终把“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拿出头号工程的干劲、保持头号工程的攻势,全力支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动城乡发展更加均衡。一是强化财力保障。充分发挥要素保障作用,加强财政资金资源统筹,做实做细项目谋划储备,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申报新增债券需求,推动新增债券资金优先落实到“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重点项目。二是加快现代化农业产业发展。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支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和农产品加工,提升农业生产专业化水平,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三是支持乡村全面振兴。大力支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不断完善农村公路网络,持续推进生活污水垃圾治理,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支持乡村振兴示范带和风貌示范带建设,塑造特色乡村风貌,擘画阳东现代化乡村新画卷。

  (四)聚焦兜牢兜实民生底线,在改善民生、增进福祉上持续发力。坚持把民生保障作为财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怀爱民之心,倾惠民之情,用力书写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一是夯实民生投入保障根基。支持深入实施“民生十大工程”,持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紧扣民生重点需求,进一步加大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资金保障力度,全力办好民生实事,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二是提升社会保障水平。落实社会保障各项政策,足额配套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及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资金,强化特殊群体保障和救助,及时拨付困难群众救助资金、残疾人补贴、临时救助金、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金等,落实各类优抚对象经费保障,织密织牢社会保障网络。三是支持社会事业发展。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加快补齐民生领域短板,支持新建北惯中学、塘坪二中学生饭堂和阳东一职学生宿舍楼,推动教育资源扩容提质。支持加快区公共卫生医院、医共体信息平台和健康驿站建设,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支持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谋划打造具有阳东特色的乡村旅游精品路线,推动公共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五)聚焦提升财政治理效能,在预算管理、深化改革上持续发力。积极探索与高质量发展相匹配的现代财政制度,强化源头管控,推进重点改革,更好服务阳东现代化建设。一是深化零基预算改革。积极运用零基预算理念,对新增项目保持零基预算方式,对存量项目分批次、分阶段进行零基预算的审核清理和绩效评价。加强支出绩效管理,定期清理和调整支出项目,形成全方位的改革思路,不断提高预算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二是持续深化镇级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财政激励政策,优化奖项设置,结合“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发展需求,鼓励各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培育稳定财源,增加镇级财政收入,激活镇村经济发展活力。三是不断深化国企改革提升行动。壮大国有企业规模,持续推进海洋牧场、肉类冷链物流加工基地、东平渔港经济区等重点项目建设,增强国有企业造血功能。充分发挥阳东金航创业投资基金引导作用,以“基金+基地”招投联动新模式,重点投向新能源、新材料、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领域,赋能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四是大力推进财政资金“补改投”改革。完善并出台我区财政资金“补改投”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将资金安排向财政资金“补改投”项目重点倾斜,鼓励各部门加强财政资金“补改投”项目谋划,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探索扩大财政资金“补改投”改革的试点范围,增强农业农村发展后劲。

  (六)聚焦压实财政监督之责,在财会监督、风险防范上持续发力。全力统筹发展与安全,坚持底线思维,强化财会监督,更好促进财政运行实现稳中向好、可持续发展。一是完善财政监督体系。不断规范财政监督方式,扎实开展财会监督专项行动,加强对财政资金用途和使用情况的监督,严厉打击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保障财政资金的安全、规范运行。二是兜住基层“三保”防线。始终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的优先地位,动态掌握“三保”支出执行进度等情况,确保“三保”不出任何问题。三是严控债务风险。落实最新债务管理政策,规范政府债务管理,动态监测政府性债务风险,加大债务化解力度,严防新增债务风险。四是加强库款管理。科学安排财政支出,严格库款支出保障次序,依据支出的轻重缓急和项目进度有序拨付资金,保持合理库款规模,确保财政库款高效使用、平稳运行。

  各位代表,做好2025年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指导下,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迎难而上,主动担当,开拓奋进,为推动阳东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跨越贡献更大的财政力量!

  附件1:阳江市阳东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阳江市阳东区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预算的决议.pdf

  附件2:阳江市阳东区2025年预算草案.pdf

   附件3:2025年阳江市阳东区部门政府采购预算.pdf

  附件4:2025年阳江市阳东区政府预算.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