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阳江市阳东区东城镇人民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172300728830X5/2023-00023 分类:
发布机构: 阳江市阳东区东城镇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23-03-08
名称: 留用地成大红利!阳江这个镇如何“坐地生财”消灭“空壳村”?
文号: 发布日期: 2023-03-14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留用地成大红利!阳江这个镇如何“坐地生财”消灭“空壳村”?

发布日期:2023-03-14  浏览次数:-

(阳江这个镇如何“坐地生财”消灭“空壳村”?)


       对一条近4000人的行政村来说,一年500万元的村集体收入,多吗?

       放眼珠三角,500万收入村比比皆是,像广州猎德村、深圳皇岗村早已踏入“亿元俱乐部”,但在阳江,现实的答案或许很“骨感”。

       来自国家财政部的数据显示:在全国58.8万个行政村中,无经营性收入的“空壳村”占50%,经营性收入不到5万元的占30%。

       阳江作为沿海经济带东西两翼地区,各村的情况应该与全国相类似。所以当报平村今年有望成为阳东区东城镇首条超500万元收入村时,还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南方+ 李明秀 制图

       东城的“靓村”远不止报平。去年全镇8个行政村实现村集体总收入达670万元,其中3个村村集体收入超百万元,2023年有望再添2个“百万村”。而这一切的变化得益于盘活村集体留用地。

       农村留用地成了乡村振兴大红利。这种“坐地生财”的东城模式或许会成为阳江在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生动实践。

        比学赶超
       “百万俱乐部”不断扩容

       3月7日,报平村新江东路留用地项目正式签约。历时1个月的平台公示和竞拍,该村成功拍出26000平方米荒废了12年的集体留用地,租期20年,将增加5500万元的村集体收入。

       多次走访协商报平能源汽车城留用地事宜。

       加上去年新增的报平综合市场每年171万元,报平村今年有望成为东城镇首条超500万元收入村。

       近年来,东城镇坚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引导各村转变“等靠要”的思维,积极探索留用地开发新路径新方式。各村比学赶超,通过集体资产上平台发包出租、“村企合作”开发留用地和发展集贸市场等形式,越来越多的村“腰包”鼓起来了。

       丹载村去年2月通过阳江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15年租期2320万元的总价格,成功拍出2万平方米闲置留用地,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超155万元。

       那味村将6.9万平方米留用地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正在建设3.74万平方米标准厂房,预计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400万元。

       金村村成功出租金村福利大楼、综合大楼和一块留用地(现建设为金村商贸城),每年新增集体收入288万元,实现盘活用活乡村“物业经济”。

       “百万俱乐部”不断涌现的背后,都指向了同一个致富密码:农村留用地。其实,东城镇各村也不是一开始就是“土豪”的,两年前各村也大都“捧着金饭碗要饭吃”。

       东城作为阳东区的经济文化中心,常住人口有15.4万人,下辖8个村委会和8个社区居委会。多年的经济发展,现有工业企业1300多家,规上工业企业60多家,包括广东喜之郎集团有限公司、阳江纳谷科技有限公司等,形成了以五金刀具制造为主导,铸造、服装、化工、食品、器材等行业共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先后获得“广东省中心镇”“五金刀具专业镇”等称号。

       城市扩容、发展工业都要征地。在城市化进程中,东城镇部分村民失去了用于生产的土地。而留用地就是按实际征收土地面积的一定比例,另行安排给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用以壮大集体经济,安置失地农民的。如何有效开发留用地,增加村集体和失地农民收入,是东城镇一直努力钻研破解的难题。

 东城镇党委书记雷振杰到留用地调研。

      “我们统计了一下东城有留用地200多万平米,开发的才不到一半,剩下的土地因为缺乏务实管用之策,利用效果不甚理想。”主政东城一年多的镇党委书记雷振杰从就职之初就关注到了这个问题。

       如何盘活这些留用地?一次调研的机会,答案或隐或现地在他脑海中勾勒——

       升级“金村模式”
       阳光监管惠村民

       去年2月,当刚刚上任的雷振杰第一次看到金村商贸城时,他感到莫名的兴奋,这不就是一直苦苦找寻的留用地开发的成功样板吗?

东城镇丹载乡村振兴产业园的现状。

       金村村紧挨阳东城区和工业园区,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其土地多被征用开发。在村“两委的带领下,村民充分考量区位优势、资源条件等,集中资源发展村级物业,探索出村集体增收的新路子。

       在东城镇裕东一路的黄金地段,一排临街的两层商铺就是金村村兴建的小商贸城。“物业租金是金村村集体经济的主要收入。”金村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项双良说,金村村投入资金建设了商铺、厂房、农贸市场等物业,承包给物业公司运营管理。

      “当时村里有500万元的拆迁补偿款,有人提议分掉,我们村‘两委认为如果把这笔钱拿来自建个物业再出租会更好,所以就顶着压力一家一户做工作,最终2008年商贸城建成了。”谈起当年的经历,当时还是副主任的项双良很感慨。

      “金村的位置在东城是最偏的,但也是8条行政村里发展最好的,镇班子成员探讨之后,觉得金村的模式可行,所以我们就决定全镇推广了。”镇党委书记雷振杰说。

通过调研,东城镇党政班子发现,村民的不信任和招商资源匮乏,是留用地开发利用的两大拦路虎。 “以前由于规章制度不健全,这块地租给谁,多少钱,钱如何用,村民好多都不知情。由于信息不透明,经常会闹误会,这也让很多村干部在留用地开发上畏手畏脚,怕犯错误。”东城镇人大主席胡宗托说。

       东城镇给出的方案是一定要公开透明,取信于民。在纪检部门的帮助下,所有留用地的开发利用必须要手续完备,做到“四议两公开”,即所有村级重大事项都必须在村党组织领导下,按照党支部会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做到流程严谨,监督闭环。

       同时,对于留用地的市场价格,坚持以市场竞标的方式定价,通过阳江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平台进行交易。“按照规定50万以下的标的在镇上的平台交易,50万以上才到市里,以前,有些村干部为了规避监管,就把一个标的拆分成几个,现在这种情况彻底没有了。”胡宗托说。

       报平综合市场就是这一新机制的受益者。2018年时,3000平方米的市场,租金收入为15万元,2019年市场回到村里管理,一年收入是40万元,2021年启用竞标方式,几家公司在市交易平台几轮PK之后,竟然抬到了171万元成交,比2018年的15万整整涨了10倍。去年,承包方又投资了300万元升级改造了市场,一改往日大家对农贸市场“脏、乱、差”的印象,成为2022年市县民生事项而倍受周边市民好评。

       从“金村模式”肇始,经过东城镇几任班子的接力和完善,如今的东城已按照“宜商则商、宜农则农、宜工则工”的原则,通过转变发展思路、积极盘活资源、强化培训教育等方法,使农民有集体分红、租金收入、劳动所得三条增收途径,从而让乡村焕发出新活力。

       镇村协力
     “四级书记抓振兴”的统筹期待

     “来乡镇一年多时间,就我个人的感受,整体规划不够,人才短缺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面临的最大的两个挑战。”

       谈起东城镇的经验,镇党委书记雷振杰说,“所以乡镇这一级的统筹和推动就显得尤其重要。”

在中国的四级行政区划中,乡镇这一级是最小的,作为县域与农村的连接点,在乡村振兴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阳江市委、市政府强调实施好“百千万工程”,一定要聚焦县镇村主战场,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强化乡镇联城带村节点功能,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形成市、县、镇、村“四级书记”一起抓的工作机制。

       3月3日,报平村刚刚拍出的准备建新能源汽车城的那块地就是镇村协力一起抓的成果。

阳东新能源国际汽车城效果图。

       据报平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建军介绍,该地块是村里2010年推进新江路建设时返还的留用地,2012年拿到了建设用地批准书。由于村内矛盾和历史原因,一直没有得到开发和利用。

       陈建军说,2022年9月,他们就着手盘活留用地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村“两委”干部对这块地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广泛听取并尊重村中党员和村民代表的意见,最终锚定向社会引进环保、可持续、上规模的优质企业的招商思路。

考察英村背后的留用地出租项目。

       “我很赞同报平村的开发思路,并觉得可以通过一些行业协会来扩大招商路子,后面与阳江市汽车协会对接之后,经过多次洽谈,最终确定整租2.6万平方米用地,让产业达到规模化发展。”雷振杰说。

       陈建军坦言,由于留用地的开发涉及土地性质是否完备、用地指标调剂、村务公开规范程度和招商资源是否充足等一系列变量,所以单凭村这一级推动,困难重重。

       事实上,已有不少地市发现了这一问题,并尝试加大市、区两级资源统筹力度,解决乡村振兴面临的政策和资源难题。

东城镇党委书记雷振杰带镇各行业企业家到农村调研

       今年,珠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增加土地专项指标,加大市区联动特别是市属国企与区、镇、村的联动,鼓励市属国企全面参与各区产业园区和城镇化建设,参与村级物业开发建设,全面铺开“村村有物业”工作,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让全市30万村民增加财产性收入,进一步提升获得感、幸福感。

       珠海将试点组建“兴村公司”,采取抱团发展、市场化运作、项目开发等形式,由专业人士统筹经营和管理农村集体经济项目,把政府、村镇、银行等各方面资源聚合起来,聚焦重点项目,如实业投资、物业管理、房屋租赁、保洁服务、农副产品销售等,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农民持续增收。

     “大善为政,小善为慈”。著名慈善实业家曹德旺的这句话对雷振杰触动很大。公安出身,当过市自然资源局阳东分局局长的他,这次履新东城,看着一个个百万村的涌现,内心充满了获得感和幸福感。

      “我常说,镇委、镇政府永远是各村的坚强后盾,大家有什么困难,我们都将积极协调和支援,后面我们也将加大统筹力度,鼓励各村成立实体公司,以市场化方式加大开发,争取早日让我们每条村都收入过百万甚至千万。”对于未来,雷振杰和他的班子都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