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东区东城镇紧扣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主线,抢抓春季植树时节,充分发挥城区镇的三项优势,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和群众参与义务植树,截至3月31日,累计投入资金74.6万元,其中社会投入44万元,种下3729棵树,推动乡村绿化从单一植绿向全域兴绿转变,探索出一条生态振兴的实践之路,共同绘就东城绿美蓝图。
聚合生态基底力,不断厚植城乡绿美底色
东城镇是阳东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下辖的8个村委会分布在那龙河畔边,是示范性推进城乡绿化美化、打造生态宜居阳东的首选之地。
一方面,东城镇充分发挥临城近水生态优势,组织力量全面挖掘盘点辖区内“四旁”“五边”及闲置河滩地等绿化资源,精心备好绿美“菜单”,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前来“点菜”,齐心协力厚植绿美底色。
另一方面,东城镇积极利用春节外出人员集中返乡契机走访、开展乡村杰出人士座谈会等活动,引导乡村杰出人士通过认种认养、捐资捐物等方式建设主题林,为家乡绿化建设贡献力量。如端陶村乡村杰出人士组织阳江市旅游协会开展乡村植树活动,共种下140多棵风铃木。
激活融合驱动力,有效激活生态“绿金”
东城镇紧紧抓住城乡融合发展优势,瞄准休闲旅游新业态,着力走出一条具有当地特色的城郊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推动城乡环境更绿更美,人民生活更美好。
一是着力打造东城的绿美名片。东城镇积极筹集资金谋划建设一批街心公园,大力建设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山体公园等各类公园,为群众提供舒心的绿美环境,镇域25个公园星罗棋布,建成区绿化面积905.74公顷,绿化覆盖率46%,基本形成“推窗见绿、出门见景”的绿美生态格局。
二是构建绿美经济体系。东城镇将绿美生态建设与农文旅融合,发挥竹篙山森林公园、星港汇文创街、十八子四合院博物馆等城区文旅资源的示范作用,带动那龙河畔“碧道+都市农业”片区同发展。谋划“绿美建设+休闲产业”板块,发挥石仑宏涛都市农业等优质项目带动作用,孵化出“乡厨小院”等一批美丽庭院,加快端陶研学基地、丹载田园综合体、那龙河畔农文旅融合商圈等项目建设,变绿美资源优势为绿美经济产出,为镇域经济蓬勃发展打造新增长点。
凝聚党群向心力,推动三共建向绿美延伸
东城镇紧抓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两新”党组织与农村党组织在乡村振兴平台上融合共建机遇,大力推进三共建向绿美工作延伸。
首先是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今年一季度累计发动1500多人次参与绿化美化工作,组织开展27次乡村绿化主题党日活动。如市区四套班子领导成员在那龙河碧道观鸟平台开展“我为全运种棵树”主题植树活动,种下200棵水杉及风铃木;市府办第二党支部联合石仑村党总支开展主题党日植树活动,共种下112株树苗。
其次是动员共建单位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推动共建单位充分用好自身资源和力量,推动人、财、物等资源下沉农村一线,示范带头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做到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阳东区工商联汇聚民企力量,在石仑村、丹载村种上“企业爱心林”250多棵紫薇树和紫花风铃木;东城镇商会以“商会林”形式在金村村种植130棵凤凰树。
最后是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建立“领导班子成员+村‘两委’干部+村民小组长”三级联动机制,多方筹集管护经费,明确工作职责,开展包片管育、巡山护林、古树保护,消除森林火灾隐患,杜绝滥伐林木、违法占地,实现合力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