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阳江市阳东区东平镇人民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172300738818E/2022-00019 分类:
发布机构: 阳江市阳东区东平镇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22-04-29
名称: 东平镇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
文号: 发布日期: 2022-04-29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东平镇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22-04-29  浏览次数:-

  2021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东平镇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实施“能源大镇、渔农重镇、旅游强镇、宜居名镇、生态美镇”发展战略,全镇各项事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一、2021年工作回顾

  (一)经济发展稳中有进。2021年,我镇经济发展保持平衡健康,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稳步上升,经济效益有所提高。2021年,全镇共完成工农(渔)总产值210.66亿元,同比增长13.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5.9亿元,同比增长8.37%;固定资产投资10.0843亿元;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563万元。

  (二)主力产业稳步发展。

  一是持续推进清洁能源产业建设。

  围绕建设“能源大镇”的发展战略,阳江核电站6台机组平稳运行,阳江核电220千伏输出线路防风加固改道工程输电线路的14个基础加固已完工,中广核先进燃料研制中心、中广核研究院热室设施建设项目提速推进。2021年,阳江核电上网电量达492.15亿千瓦时,创历史新高;华能风电上网电量达3.22亿度,产值1.88亿元,比上年增长17.5%。

  二是扎实推进现代化农业发展

  我镇积极开展“融湾先行”攻坚行动,充分利用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试点的契机,多模式推进村集体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协助允泊村注册成立以经济联合社为主体的村级企业(阳江允兴环保工程公司),积极承接核电及相关单位环卫业务,提高村集体收入。

  为保护和提升耕地质量,我镇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机构参与我镇撂荒地流转复耕工作合计1952亩,其中:北环村、良洞村已与阳江市漠阳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农业生产发展经营主体达成流转合作共1602亩,莲北村流转土地350亩予新型农业合作社,为实现我镇连片规模化农业生产和消灭撂荒田打下良好基础。

  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加快发展,利用黑骨茶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推进黑骨茶展览展销馆建设,北环村荔枝项目成功入选阳东区2021年省级“一村一品”项目,另2020年“一村一品”东平口洋莲藕项目已进入验收阶段。

  三是大力推进渔港建设。

  阳江市东平国家级中心渔港一期项目顺利竣工验收。东平渔港仓储物流加工服务基地填海项目竣工验收。阳江市东平国家级中心渔港白沙头护岸堤抢险加固工程一、二期项目已全部建成。阳江市东平国家中心渔港白沙头护岸堤抢险加固工程(三期)总投资约4917.74万元,截至2021年年底,已完成总工程量的38%,广东省阳江市东平中心渔港整治维护项目总投资约2678.13万元,已完成总工程量的35%。

  (三)旅游产业高速发展

  积极打造“旅游风情小镇”的旅游名片,全力推进“渔家风情,浪漫小镇”风貌提升示范带建设,深挖风貌带沿途特色,全面整合景点路线,开发打造一批精品生态、文化景观,多措并举、齐头并进,打造一条精品旅游路线,进一步提升东平旅游业发展水平。目前,飞龙寺景区的雕像修缮工程已经基本完成;珍珠湾景区的土地回收工作也在有序推进中,还有大澳渔村创4A工程在不断完善升级,大澳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

  (四)乡村振兴工作扎实推进

  一是大力推进“美丽圩镇”建设。镇区道路硬底化、公共消防设施、海蓢大桥警示牌、核电公路交东平大道交通灯及核电人行道改造绿道等一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顺利完工;阳江市阳东区东平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尾水提升处理项目已基本完成,准备进入验收阶段;“一河两岸”景观灯光美化工程已经开始正式实施,高标准完善镇区亮化工程。

  二是持续推进镇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人居环境优化提升工程前期准备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为人居环境优化提升,镇街及村落达到干净整洁标准夯实基础。全镇55条自然村的“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任务全部完成,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和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到100%,55条自然村中除镇区8个渔委会外,其余行政村累计建设卫生公厕47个,每条自然村均建设配置有1个卫生公厕。铺设村级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让以往农村污水横流的景象得到根本改善。各自然村因地制宜建设乡村“四小园”,盘活村内空置土地,村庄美化绿化得到进一步提升。由村集体统一购置圈养网绳等设施,做好村民思想工作,引导村民开展禽畜圈养工作。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是财税收入减少。虽然旅游人数较上年有所回暖,但是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还是没有恢复到往年均值,旅游服务业还是受到了相当大的影响,其他行业也有不同程度影响,导致财税收入减少。

  二是文旅消费链条较短。今年旅游人数虽较上年有所增长,但是旅游收入还是较少,文旅消费链条短主要体现在:旅游业发展质量不高。优质旅游产品供给不足,我镇旅游主要以观光为主,缺少体验性强、重游率高的知名产品。旅游消费质量环境还不够优,我镇大澳渔村虽然拥有不错的人流量,但文商旅融合还不够,缺少标志性、名片化产品,品质不高。公共服务体系配套还有待提高,例如北环网红赶海聚集地的停车场还有待完善。

  三是规模以下工业存在较大发展空间。我镇规模以下的工业总产值较低,原因是部分产业存在“多、小、散、乱”的现象,例如东平镇拥有造船企业7家,可是均为小家作坊,生产总值都不高,且分布散乱、规格不一,无法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存在一定的土地资源浪费现象。

  三、2022年工作安排

  (一)持续抓好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切实做好阳江核电项目建设服务工作。配合推进中广核研究院热室设施建设项目与中广核先进燃料研制中心项目建设。突出延链强链补链,依托现有核电、风电等项目的基础、资源和布局,不断完善输配电设施建设,用好用活各级专项配套优惠政策,积极谋划一批陆上风电、太阳能光伏等重大能源项目及能源装备制造产业落户东平,进一步壮大清洁能源产业规模,把东平打造成清洁能源产业基地。

  (二)大力发展全域旅游。一是全力建设美丽乡村风貌提升示范带。以大力推进“渔家风情,浪漫小镇”风貌示范带建设为总体基调,美丽圩镇建设与精品旅游路线建设相辅相成,以滨海公路G228国道为主线,将沿线各个美丽乡村、珍珠湾景区、东平渔港、大澳渔村等特色景点串珠成带,深度挖掘沿线乡村底蕴,因地制宜开展村庄规划,大力推进村庄的精神文明建设,营造乡风文明氛围,突出不同乡村的特色,继续完善风貌带沿线村庄基础设施和旅游配套设施,优化旅游服务环境和品质,为东平镇的旅游发展添砖加瓦。二是加快旅游服务业转型升级努力延长文旅消费链条,深挖旅游产业附加值,打造一批有特色、标志性、名片化的东平旅游产品。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利用沿线各村自身资源,积极发展综合效益显著的特色产业,目前已形成各村差异化发展、优势互补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农村产业发展新格局,例如:口洋的莲藕、北环的“糯米糍荔枝”、瓦北允泊的黑骨茶盆景等。

  (三)加快发展现代渔业。继续推进广东省阳江市东平中心渔港整治维护项目和阳江市东平国家中心渔港白沙头护岸堤抢险加固工程(三期)项目建设工作,做好工程管理监督工作。整合东平镇造船企业,以政策帮扶、市场引导等方式将散乱的造船厂进行集中,打造一座集船舶制造、船舶维修、船舶护理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一体化的现代造船产业集群。

  (四)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持续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重点整治农村垃圾、水体污染、畜禽污染、乱搭乱建、饮水安全、村场脏乱差等问题。通过广泛宣传和引导,发动了村民群众积极参与到整治工作中来,群众在参与整治中感受村庄环境的美化,形成了人人动手,户户整治,村村文明的良好氛围。通过持续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风貌带沿线村容村貌在短时间内大幅提升。

  (五)全力推进海洋渔业转型升级。以加快转变海洋渔业发展方式和提升海洋资源保护开发能力为主线,立足原有渔业基础,大力推动远洋渔业、水产养殖发展,提高渔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延长产业链,提升水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实现渔业增效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