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阳江市阳东区东平镇人民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172300738818E/2023-00025 分类:
发布机构: 阳江市阳东区东平镇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23-04-20
名称: 东平镇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
文号: 发布日期: 2023-04-20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东平镇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23-04-20  浏览次数:-

  2022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东平镇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按照区委“1+3个3”的工作安排,从实现东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着眼,从加强班子队伍建设方面着手,从服务民生方面着力,全镇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发展。

  一、2022年工作回顾

  (一)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2022年,我镇经济发展保持平衡健康,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稳步上升,经济效益有所提高。2022年,全镇共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84.08亿元,同比增长2.9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4.5亿元,同比增长8.97%;其他工业总产值2.93亿元,同比增长0.34%。渔业总产值27.61亿元,同比增长0.04%;农业总产值1.30亿元,同比增长0.76%;工农(渔)总产值215.92亿元,同比增长2.50%。固定资产投资5.7亿元。全镇累计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736万元,同比增长33.0%。

  (二)产业发展持续向好

  一是清洁能源产业加快发展。2022年,围绕建设“能源大镇”的发展战略,阳江核电站6台机组平稳运行,阳江核电上网电量达500亿千瓦时,创历史新高;华能风电上网电量达3.5亿度,同比增长8.4%,产值1.87亿元。

  二是现代农渔业取得新成效。扎实做好土地流转工作,保护和提升耕地质量,与阳江市漠阳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农业生产发展经营主体达成流转合作意向1340亩,流转土地590亩给新型农业合作社。发展特色产业,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全镇16个村、渔委会通过“东平镇政府+水产企业”的合作方式盘活村级资金600万元,开展海产品加工及销售项目,增加集体收入50万元。积极推进黑骨茶盆景产业专业发展,瓦北地塘岗村从事黑骨茶产业村民45户,种植面积150亩,年产值约为450万元。允泊村通过合作社集结50多户村民,现种植面积200亩左右,同时推进黑骨茶展览展销馆重点项目建设。北环村的糯米糍荔枝、口洋村的东平莲藕、海蓢村的“有机稻+禾虫”等优势农产品,都在专业合作社的经营下不断扩大规模,惠及越来越多农户。

  三是第三产业发展取得实效。紧扣南部“山海渔韵”示范带,积极打造“旅游风情小镇”的旅游名片。项目投入2亿元资金用于南部示范带建设,路线总长度约19公里,充分展示乡村美丽风貌、滨海浪漫风光和渔家浓厚文化,逐步将东平打造成以镇政府驻地和中心村为重点的悠闲度假目的地。争取大澳渔村创4A级景区,积极推动大澳渔村市场化运营,金锋公司已介入市场化运营工作,正在洽谈运营方案。东平镇允安村是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在广东首条打造的百美村庄乡村振兴综合示范村。

  (三)乡村振兴稳中有进

  一是提升镇村公共基础设施水平。滨东路后山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已完成,协调推进阳东区PPP模式整区推进镇村污水处理项目—东平镇污水管网工程,阳东区公共卫生医院项目正在办理项目用地手续,东平镇垃圾中转站新建项目已开展征地工作,东平镇第二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已收到用地批复,同步开展征地工作,海洋监测站完成了土地回收工作并将相关资料移交上级相关业务部门,完成了东平镇原雨污合流市政及截污井改造工程的建设。积极配合乡村振兴建设项目开展东平镇山后园市政道路及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工程、东平镇平安路道路提升及雨污分流改造工程、东平镇马屋村文化广场项目,配合区农水局做好南部风貌示范带项目以及东平美丽圩镇-葛港片区道路及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协调市自然资源局阳东分局推进东平镇飞鹅岭地质灾害隐患治理项目。

  二是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行动。目前东平镇纳入全域人居环境整治系统共55条村,使用污水处理设施的自然村40条,村庄污水主管与城镇污水管网连接的自然村14条,污水资源化利用的自然村1条,全镇55条自然村已基本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三是实施农村供水保障攻坚行动。强化农村集中供水硬件设施建设,健全水质安全检测和运维管护机制。东平镇农村集中供水项目已全面完成,共涉及10个行政村、59个自然村,铺设管网约7.5万米,安装水表约1800个。10个有集中供水任务的行政村现已经正式通水入户,有效解决2181户农户的饮用水安全问题。

  四是实施村内道路建设攻坚行动。通过实施省级示范片建设、全域人居环境整治工程等一系列项目,东平镇已全面完成村内干路的硬底化建设,投入约300万元建设完成50公里的农村道路以及149道错车平台,提高了村级道路质量。

  回顾2022年的工作,在肯定优异成绩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全镇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不大、工业发展不足的问题依然突出;镇村两级抓发展的能力不足仍然是制约因素,城乡公共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生态环保和污染防治工作任重道远;社会事业还有不少短板,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政府职能转变还需加快,服务能力水平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还有差距。对此,我镇将增强忧患意识,直面问题挑战,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加以改进,不断提高履行职责和服务群众的能力,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

  二、2023年工作安排

  (一)聚焦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着力打造清洁产业集群。围绕建设“能源大镇”的发展战略,积极对接国家重大能源战略布局和阳江市能源规划,打造特色鲜明的新能源产业集群,推动清洁能源产业布局不断优化,做好阳江核电、风电的服务工作,营造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配合推进中广核研究院热室设施建设项目与中广核先进燃料研制中心项目建设。大力引进核电配套产业及海上风电相关产业,进一步壮大清洁能源产业规模,把东平打造成清洁能源产业基地。

  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发展。以打造旅游强镇为建设目标,推进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重点发展滨海休闲旅游业,推出“每月一主题”系列活动,扎实推进大澳渔村创建国家级4A景区、珍珠湾景区经营权回收、民宿创意街打造和国家海钓基地申报工作。深挖镇村文化底蕴,打造文旅新地标,深耕文旅融合,推动特色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丰富旅游要素,完善旅游全产业链建设。

  强化提升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农(渔)业深加工产业发展,大力支持海龙尊(广东)食品有限公司东平项目建设发展,提高村集体经济发展。加快特色农业特色专业村建设工程,充分利用农村产业优势,打造特色农产品,建设农业特色专业村。积极开展海洋渔业捕捞、水产品深加工、海产品批发、现代物流等产业,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快“数商兴农”工程建设,推进电子商务进乡村,促进农副产品直播带货规范健康发展。大力打造海洋牧场,促进养殖池塘改造升级,完善池塘养殖尾水处理设施建设,提升养殖自动化水平。积极开展驻点招商、靶向招商、链主招商、以商引商,掀起新一轮大招商、招大商热潮。

  (二)聚焦城乡协调,大力推进镇村同步发展

  加快镇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谋划推进东平镇葛港片区道路升级改造建设、G228国道东平段等重点路段改造升级、镇村主干路网建设,构建区域一体化综合立体现代交通体系。加快推进东平现代综合港口项目前期工作,提速推进镇区巷道硬底化,提升改造镇村雨污分流管网,优化提升农村集中供水,加大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投入,逐步推进镇卫生院建设、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工程东平镇马屋村文化广场建设、东平镇五谷围文化广场升级改造建设。大力提升码头沿线道路风貌建设,打造东平特色美食街区,发展夜市经济,进一步提高居民就业率和收入。

  扎实推进美丽圩镇建设。统筹推进镇村同治,开展镇区环境大整治,加快补齐镇区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突出短板。全面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重点整治行动,对镇区内乱搭乱建的简易用房、破旧雨棚、商业广告等进行彻底拆除清理。大力整治镇区车辆乱停乱放行为。同时,完成镇文化站、镇图书馆、市政服务中心,美化亮化绿化等一系列工程项目。统筹协调综合执法、河长制、网格化、两员两站等全覆盖的长效管控机制,维护和保持圩镇特色风貌格局。  

  大力发展镇村富民产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迈进。持续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项目,以“山海渔韵”为主题,依托村镇人居环境的提升建设,推动农渔文旅融合发展。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提高北环糯米糍荔枝、口洋莲藕等优质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全力推进黑骨茶展览展销馆项目建设,辐射带动全镇乡村产业振兴发展。谋划推动阳东区东平镇百美村庄乡村振兴综合示范村建设项目落地,项目投资3000万元,促进乡村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三)聚焦生态优先,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深入抓好污染防治工作。持续推进重点生态问题整改工作,按照《阳东区东平镇推进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整改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全面完成中央和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任务,推动解决重点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坚决落实各级环保工作指示要求,管护好全镇河流生态环境,增加水产养殖尾水处理设施,解决水产养殖尾水处理问题,积极推进珍珠湾“美丽海湾”建设,实现“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目标。申请建设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容工程,将日处理能力提升至1万吨/日,满足镇区日常的污水处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