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阳江市阳东区工业和信息化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1723568242010C/2025-00022 分类:
发布机构: 阳江市阳东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成文日期: 2025-01-10
名称: 2025年阳江市阳东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工作计划
文号: 发布日期: 2025-02-20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2025年阳江市阳东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25-02-20  浏览次数:-


2025年,区工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省委“1310”具体部署、市委“433”工作安排,围绕区委“133”工作思路,以“提升落实年”建设为抓手,采取有力举措推动全区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奋力在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征程中扛起工信担当、贡献工信力量!

一、坚持夯实党建基础,筑牢基层战斗堡垒。持续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三力”,确保党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落实到位,把学习成果运用到实践中,指导和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步提升。持续推进党员发展工作,思想动员年轻干部向党组织靠拢,坚持不盲目追求数量,讲求发展质量。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党内监督,加大对重点岗位、关键领域的监督力度,确保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持续开展纪律教育活动,推动党员干部树立廉洁自律意识,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定期开展专题研究部署,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进行分析研判,找准症结所在。强化热点引导、舆论斗争和负面舆情管控,以意识形态领域的绝对安全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氛围。

二、坚持强服务优环境,助力企业融通发展。持续开展区领导挂点联系服务企业活动,深化三级网格化服务体系,压实各镇、相关职能部门服务企业职责,协调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充分挖掘企业产能。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沟通,持续做好拟培育入规企业和上限企业的跟踪协调服务工作,进一步加大摸底力度,继续深挖存量,精准帮助企业升规、上限。扎实做好优质中小企业培育工作,力争新增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鼓励企业申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用好省“大专项”和市级科技专项政策,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持续推动惠企政策落地见效,不断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强化惠企政策宣传和兑付工作,助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三、坚持大力提振消费,加快释放内需潜力。鼓励批零住餐等传统行业利用节庆等时间节点开展一系列促消费活动,促进传统经济焕发新活力。加快推动商圈项目建设,加强对商圈的宣传引导,畅通优惠政策落地落实,保障商家和消费者的权益,不断创新升级消费场景,营造良好消费氛围。用好省市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鼓励商贸企业、行业协会等开展汽车、电动自行车、家居家装家电以旧换新等系列促消费活动。加强对老字号品牌的宣传推广,发动企业积极申报“老字号”,打响阳东品牌。

四、坚持制造业当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积极谋划组建投资促进中心,力争培养一支作风硬、懂经济、熟产业、知政策、会招商的干部队伍。强化我区1+3+3+X主导产业招商,发挥我区主导产业优势、增强产业链的完整性、稳定性和竞争力,重点在绿色制造产业、绿色能源产业、商业航天产业、低空经济产业和海洋经济产业招商,推动电力算力协同发展,积极发展绿色智算产业,推动招商引资实现量和质的提升。充分发挥“双百行动”校地合作共建重要作用,拟围绕牛大力、凉粉、益智等特色农产品,用好高校在食品深加工领域的技术成果转化,提升产品品质和经济价值,不断培育壮大食品工业企业。

五、坚持在抓项目建设,推动企业增资扩产。加强国家工业领域设备更新超长期特别国债、工信部再贷款等惠企政策的宣传,帮助企业对照政策申报要求提前谋划,引导企业加快设备升级改造。把推进我区五金刀剪、食品加工、木器制造等传统企业进行设备更新放在重要位置。联合各部门引导企业做好投资台账,指导企业做好应统纳统工作,对符合条件的扩建、重建、改建项目投资进行技改备案并纳入工业技改投资统计,形成新的工业增量。紧盯企业增资扩产,建立滚动项目库,扩大有效投资。

六、坚持稳规模提质量,培育外贸新增长点。加强沟通协调,积极引导新落户企业加大在阳东的出口力度。加大对市场采购、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的推进力度,鼓励企业参与和开展贸易新业态。引导企业充分利用“阳货行天下”、“粤贸全球”广东商品境外展览平台,加强与RCEP、东盟和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新兴市场的经贸合作,扩大外贸发展空间,帮助企业拓市场、抢订单。

七、坚持抓好安全生产,守护企业安全底线。继续落实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工作,加强民爆企业安全管理,认真指导民船制造企业、工业企业和商贸流通企业按照要求做好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日常工作,做好重大事故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隐患排查督导工作。督促企业将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纳入日常管理工作要求,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责任主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