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红丰镇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对接区“融湾先行”十大攻坚行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到常规工作有特色、主要工作有亮点、自身建设有成效,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各项工作任务,保持全镇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
一、2022年工作亮点及成效
(一)探索发展新路径,不断夯实基层党的建设
今年以来,我镇积极探索党建新路径,统揽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一是深入推进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在全镇掀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牢抓好意识形态主动权。充分利用镇委党校、村级教学点等平台,加强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宣传和党员的教育培训,2022年以来,镇委党校开班12期,培训党员群众920人次。村级教学点开班150期,培训党员群众2700人次。二是创新开设“小夜课”特色载体,持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整合党建学习平台和资源,结合“乡风文明课堂”的党建特色作法,在全镇范围内选取四个定点村,以“建一批红色小阵地,讲一次红色小故事,看一部红色微电影,领一个群众小微心愿”创新举措,打通党史学习教育“最后一公里”。目前,红丰镇四个定点村共开展小夜课12场次,普及300多(人次),不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三是形成基层治理网格图,落实网格管理精细化治理、精准化服务。我镇按照区委的工作要求,在原有各类网格基础上整合改进、科学划分,将镇域内15个村(社区)划分为90个网格,统计登记在册的常住人口30264人,目前已全面落实各网格责任人员。四是加快推进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筑牢为民服务阵地。我镇为了优化提升党群服务阵地,依托驻镇帮镇扶村资金,在镇政府文体广场修建2层总面积约500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服务中心设有服务大厅、党员活动室、离退休干部之家、微心愿服务工作站、人才驿站等功能区,服务中心建成后将会成为红丰镇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党员之家、人才驿站和服务群众的红色家园。该项目于今年9月动工,预计明年2月正式投入使用。五是依托党群积分超市,开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模式。今年6月,我镇党委通过前期座谈、走访调研、深入摸底等充分准备后,成立了党群积分超市。以“开户领卡、赚取积分、创办超市”做法实行党群积分管理制度,党员群众通过参加人居环境整治、疫情防控等志愿活动来赚取积分,再以积分兑换商品的方式,进一步调动了党员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营造党群共治的良好局面。积分超市试点营业以来,全镇累计积分共30500多分,已兑换8000多分。
(二)抓产业调结构,特色产业发展动能持续增强
一是加快工业企业转型升级,促进全镇工业平稳发展。在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以及国内外疫情频发等不利因素,我镇坚持推进工业企业转型升级,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全镇工业经济在强压中表现了其韧性,总体保持平稳发展,规上企业发展持续凸显优势。其中,富都塑业不断提升科研开发力度,产品订单小幅增加,工业产值较去年同期小幅增长;浩翔工贸继续以引入先进技术、购买产品专利等方式来增强自身科技实力,工业产值相比去年同期基本持平;韦邦电器持续扩大生产规模,建成了电陶炉盘新厂房并投入使用。同时,我镇的小微企业的发展态势也保持基本稳定。二是着力打造特色产业,推动农业生产稳中提质。我镇大力打造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特色化的产业基地,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菠萝蜜产业为主,火龙果、香蕉、丝苗米、澳洲坚果、象草等产业齐头并进的特色农业产业集群。今年以来,我镇的菠萝蜜产业种植面积达到6300多亩,其中汇新嘉菠蜜通过鲜菠萝蜜深加工来拓宽销路和增加收益,并于7月下旬开园节,利用线上+线下的方式售卖鲜果,实现第一第二产业融合发展,全镇菠萝蜜年销售近1.5亿元;火龙果种植面积约1500亩,广明农业火龙果种植基地今年培育了优品台湾胭脂大红火龙果,每亩产量达3000公斤;阳东区诺泽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带动全镇种植香蕉面积3800多亩;丝苗米种植面积约2万亩,其中漠阳香水稻种植面积1500多亩,比去年增加了500多亩;澳洲坚果粤西林果实训基地1500亩,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已有部分投产,总产量达2500公斤。三是打通产业发展梗阻,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我镇着力优化营商环境,今年11月,在阳东区“融湾先行”十大攻坚行动中率先成立镇商会,搭建好产业服务交流平台。依托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等各方资源,不断完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为菠萝蜜种植企业解决了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瓶颈问题,打通了农产品物流运输的“最后一公里”;为“一村一品”漠阳香水稻种植基地修建会车平台8个,畅通进入基地道路。同时充分发挥“政银企”联动作用,联合阳东农行为农企发放了阳江市第一笔由农担公司担保的乡村振兴产业贷,贷款金额达50万元,为农企注入了金融“活水”。
(三)抓巩固促提升,全面推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一是探索村级发展新路径,不断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我镇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安排250万元支持各村因地制宜培育不同类型的产业发展基础。选取红丰村、塘角村、珍珠村作为“试验田”,积极探索“党建+”模式盘活资产、整合资源,因地制宜发展村级服务经济、物业经济、种植经济。目前,我镇塘角村、珍珠村2个试点村的农产品仓库项目已动工建设,预计年租金收入各增加10万元。红丰村探索成立了环保工程公司和快递超市,承接镇区保洁业务和菜鸟驿站快递暂存服务,今年以来有效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36万元。二是党建引领聚合力,全力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工作。今年以来,已巩固连片15亩以上的撂荒耕地复耕面积3350.29亩,任务完成率100%。同时,我镇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创新探索以“共享水稻”、“党支部示范田”等形式,盘活土地资源,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目前,我镇率先在麻汕村推行“共享水稻”模式,由镇挂点领导、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三方联动,通过村经联社回收村中不连片的撂荒地、闲置地,再划分成对外认领,今年麻汕村完成了50亩的共享水稻种植。此外,我镇塘围村、红丰村、岗表村、南龙村、珍珠村、麻汕村等村党组织通过“支部示范田”的方式各流转了10-50亩的土地种植水稻、番薯、南瓜等粮食作物,驻镇工作队党支部和各村党组织共认领责任田400多亩,带动村民群众、外出乡贤复耕复种2000多亩。“支部责任田”模式已在该镇区内多点开花,形成示范。三是优化生态环境,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我镇着力全域推进创建村项目,目前前四批创建村已全部完工,第五批85条自然村已完成前期设计和预算工作。不断改善农村道路基础设施,农村公路错车台建设已全部完工。利用驻镇帮镇扶村资金,开展塘麻公路沿路环境提升工程,改善农村群众居住环境和条件。建成农村生活污水池69座,污水管网93.04千米,推动农村污水实现系统循环治理,全镇159条自然有70个自然村建成污水处理设施,推动农村污水实现系统循环治理。全面开展水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对辖区内河道清理水浮莲约6万平方米,清理其他漂浮物约140吨,清理障碍物约60吨,沟渠河道垃圾约110吨。大力整治禽畜养殖场所,对列入禁养禁建区的84家禽畜养殖场进行整治,目前已拆除19间,关停47间。四是建设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夯实乡村振兴人才基础。我镇依托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打造以一支党员志愿服务队为引领,农业技术、工业生产、文化艺术、中医学术等四支专业特色队伍联合组成的“1+4”人才服务队伍,充分发挥了人才驿站传帮带作用,为我镇人才培养、人才储备、技术攻关、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抓进度保质量,推进各项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作
一是抓难点强措施,有序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今年我镇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并取得较好成效。国道G325线(红丰段)的征地拆迁工作基本完成;广湛高铁红丰段建设项目约4公里,已全部完成征地,目前施工正常;阳江市漠阳江中下游综合治理工程已全面完成清标工作,目前开始进行填土;迁建红丰镇中心幼儿园项目约5000平方米,目前已全面完成选址、征地等前期工作;红丰镇政府路口至钓月村路口约650米路段扩建项目正准备挂网招标。110千伏红丰输变电站已完成前期的选址及控规工作,目前正在办理用地报批手续,下步将有序推进该项目的征地工作。二是明目标抓落实,扎实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大力推进自建房安全百日行动排查工作,全镇自建房约17589间,目前已全部完成排查整治工作;加快推进位于红丰镇中心小学侧、红丰镇政府前及红丰村委会白石仔等3宗批而未供土地的处置,目前在控规办理阶段;科学调控疫情防控措施,依托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充分发挥“三人小组”与卫生部门联动,做好疫情期间的群众服务保障工作,持续推动60岁以上人群疫苗接种工作,筑牢疫情防控严密防线;有序推进全年征兵工作,全年进站体检人员及大学生(含在读生、高校新生)人数达113人,其中上半年应征入伍人员2人,下半年经体检政审后双合格人员14人;扎实做好信访维稳工作,通过成立专案化解稳控工作组,推动重点案件化解,我镇涉重点案件共13宗(其中涉军5宗)均已落实稳控工作。加强文化保护,其中我镇土法酿酒技艺和艾火疗法两个项目成功入选阳东区第四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推进文化建设再上新台阶。
二、存在问题和挑战
今年以来,我镇克服多种因素的不利影响,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发展,但仍存在不少困难和挑战。一是完成全年经济目标任务压力较大。受到国内外复杂环境、疫情频发以等因素影响,我镇各个行业发展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完成今年预期经济目标压力较重。二是农业发展趋于缓慢。我镇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引进、农业带头人的培养工作做得还不够好,以特色农业形成产业化辐射作用不够明显。三是工业发展动力不足。我镇工业基础薄弱,企业抗压能力差,且工业企业规模参差不齐,小散乱作坊较多,难以拉动整体工业产值提速。四是交通基础设施有待完善。我镇东西走向的交通路网基本没有打通,交通网络的不完善一直是制约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五是水污染防治压力较大。我镇污水管网不完善,镇区污水管网空白区较多。镇域内河道截污清淤难度大,河道整治压力较重。
三、2023年工作计划
2023年,我镇将根据区委、区政府的部署要求,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对接区“融湾先行”十大攻坚行动,结合当前形势和存在问题,坚定不移做好四方面工作。
坚定不移地抓好基层党建。要严格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高标准推进新一轮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深入实施基层“大党委”工作机制,用好挂村领导、挂村工作组、“两委”干部三股力量。要依托党建引领提升基层治理效能,落实网格管理精细化治理、精准化服务,打开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积分+网格”的新格局,有效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强干部教育管理,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党员干部队伍,着力提升“七种能力”,全力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激情动力,为推动我镇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
(二)坚定不移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区工作部署,加强本土企业培育,增强产业竞争力,让一批“专精特新”的本土骨干企业成为转型升级的主力军、产业投资的引领者和创业创新的示范者。谋划开发红丰工业园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培育五金工业企业全产业链,推动我镇产业集群集聚发展。积极培育物流、电商等现代服务业,不断优化镇域营商环境,推动经济社会繁荣发展。
(三)坚定不移地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围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目标,一要推动我镇特色产业发展,实施“品牌强农”战略,继续巩固好特色农业品牌,打造“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同时依托特色农产品优势,推动产业融合,谋划推动“漠阳香”大米加工、“嘉菠蜜”菠萝蜜深加工等企业落户红丰,增加产品附加值,带动红丰群众增产致富,以产业化发展擦亮红丰特色农产品地理名片。二要坚持“一村一策”原则,继续探索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试点项目,增加村集体收入。三要依托镇级乡村振兴人才驿站,推动建立澳洲坚果、火龙果、香蕉、菠萝蜜等人才服务基地,为镇村人才培养、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四要继续实施全域人居环境整治,加快推进第五批85条自然村创建,利用驻镇帮镇扶村资金,不断补齐镇村基础设施短板弱项。同时,依托交通联通优势,深挖新塘大草原、麻汕古圩、千年水松等优质资源,打造塘麻公路观光旅游示范带。
(四)坚定不移地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要积极对接“融湾先行”十大攻坚行动,持续推进国道G325线(红丰段)的征地拆迁工作,加快完成全部征地拆迁任务。着手启动红丰中路向东连接新325国道、凤凰路向东连接新325国道2条连接线建设工程,打造镇区“两纵两横”交通网络。推进江春公路X592线红丰镇区段扩改建二期工程,实施红丰镇政府路口至钓月村路口路段扩建工程,进一步改善群众出行和居住条件。加快推动红丰镇110千伏变电站建设。继续推进漠阳江中下游治理工程,进一步巩固堤围和解决出行问题。扎实做好再生资源管理及环保河长制工作。
(五)坚定不移地建设“平安红丰”。要深入推进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全面防范化解排查出来的涉稳重大风险和安全隐患,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安全生产、森林防火、防汛备灾等工作,切实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确保社会大局保持平安稳定。
四、对策建议
为了阳东区融入“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加快打造阳江“两个定位”先行区,奋力开创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我镇根据党的二十大精神要求,结合自身发展实际,提出三点对策建议:一是继续完善乡镇交通路网建设。交通网络的不完善一直制约着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目前我镇正在推进的红丰镇政府路口至钓月村路口约650米路段扩建项目,下步着手启动红丰中路向东连接新325国道、凤凰路向东连接新325国道2条连接线建设工程。但是由于项目审批流程复杂繁琐,项目推进较缓慢。因此,建议进一步简化项目审批程序,在不违反政策规定的前提下,畅通“绿色通道”审批。二是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推进农业现代化是乡镇发展有效手段和强力支撑,下步我镇将立足本土特色农业,积极引进农产品加工销售项目,延长产业链条,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目前,镇域内农业龙头企业较少,多数农业企业的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推动三产融合动力不足。因此,建议上级农业部门联合金融机构出台相关政策,通过专项资金补贴或专项金融贷款等方式,帮扶一些有发展潜力的企业。三是不断推进工业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我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只有3家,大部分为小散乱作坊,工业企业分布较散。为此我镇谋划开发建设红丰工业园区,但由于我镇经济基础薄弱,建设资金短缺,该项目的推进存在较大阻力。因此,建议上级相关部门能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助推我镇工业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红丰镇将以“融湾先行”十大攻坚行动为抓手,持续抓好党的建设、城乡建设、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重点任务,确保各项工作按照既定目标全面推进、圆满完成,为阳东区高质量发展贡献红丰力量!
中共阳江市阳东区红丰镇委员会
2022年12月1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