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阳江市阳东区民政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1723007287681G/2025-00015 分类:
发布机构: 阳江市阳东区民政局 成文日期: 2025-01-06
名称: 阳江市阳东区民政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文号: 发布日期: 2025-01-20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阳江市阳东区民政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25-01-20  浏览次数:-

2024年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及省、市、区关于民政工作的部署要求,围绕中心大局聚焦主责主业,突出工作亮点,狠抓任务落实,各项工作稳步推进,面促进区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2024年主要工作举措

(一)兜牢兜实民生底线。一是巩固提高社会救助水平。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按不低于省定标准提高,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6倍,配合完成困难群众救助资金实现社保卡“一卡通”发放。二是实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重点加强城市“夹心层”群众等低保边缘家庭和支出型困难家庭救助的认定和救助,落实好特殊困难群众帮扶政策,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三是做好各类救助资金发放工作。2024共为全区城乡低保对象547613191人发放低保资金共7959.95万元;为全区城乡特困人员3467人共发放救助金额7033.45万元;共发放临时救助资金260.54万元,临时救助城乡困难群众2112人次
      (二)养老服务水平提质增效。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我局大力推进全区养老服务事业综合改革和发展,科学统筹全区养老服务工作。继续推进“长者饭堂”建设。我区已建成长者饭堂(含助餐点)共计11个,覆盖7个镇(街道),累计服务老年人超过1.3万人次。其中,累计服务特殊困难老年人6126人次,送餐上门服务782人次,为特殊困难老年人送餐上门341人次。为更深层次对长者饭堂进行科学规范化管理,优化长者饭堂就餐环境,我局共投入60万元分别对北惯、东平、红丰、大八、新洲和大沟镇6间长者饭堂就餐间进行升级改造。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建设项目。我区将适老化改造工程纳入区十件民生实事投入87万元落实改造任务200户。并根据老年人改造意向、实际需求、居家环境等特点进行适老化改造,目前已完成361户改造,超额完成改造任务。三是加快7个镇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我区共投入236万元资金建设7个镇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目前已完成了那龙、东平、雅韶等5个镇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力争今年12月底完成合山和东城镇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的工程项目建设,从而满足老年人就近就便养老服务需求。四是推进敬老院撤并整合工作。根据《广东省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改造提升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的通知》(粤民发〔202075号)文件要求,为进一步优化敬老院结构布局,我区结合实际,针对偏、远、较小乡镇的敬老院,采取撤并整合方案目前,我区已撤并红丰镇、东城镇、那龙镇、大八及雅韶镇5间敬老院,今年11月底将完成新洲镇敬老院整合工作。并按照“4+1+1”的工作思路(东平镇敬老院、合山镇敬老院、大沟镇敬老院、塘坪镇敬老院+红丰镇医养服务中心+北惯镇敬老院公建民营),进一优化整合资源,推动我区养老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五是大力推进慈善超市建设。我局依托现有的“双百社工”服务点,将塘坪镇北甘村、大沟镇徐赤村打造成全市首批慈善超市试点,雅韶镇更是成为全市首个实现行政村慈善超市全覆盖的乡镇。目前我区累计投入16.5万元共建成11家慈善超市,慈善超市通过接收社会各界日常生活用品的捐赠,主要面向村(社区)的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残疾人、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等困难群体提供基本生活物资领取、兑换、凭卡(券)购买等服务,截至今年10月底,全区慈善超市共计惠及900多人次困难群众,让困难群众得到更加便捷实惠的救助服务。六是扎实做好老龄工作。20241-10为我区1226880周岁以上老人发放高龄津贴共447.27万元利用“九九重阳节”为契机,在“敬老月”期间,我局投入20万元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敬老爱老助老活动,并于1010日在龙山公园举办以“情暖重阳 大爱阳东”为主题的文艺汇演,营造了尊老敬老的良好氛围。
    (三)儿童福利和权益保护工作不断加强。一是精准实施孤残儿童兜底保障。2024年全区集中供养孤儿生活补助标准从每人每月2017元提高到2295元,社会散居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生活补助标准从每人每月1359元提高到1484元,2024发放社会城乡孤儿基本生活费共133.86万元,发放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金共410.42万元。二是加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力度。完善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协调机制,推进未成年人保护站规范化建设和实质性运作,加强未成年人保护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双百”社工等积极作用,加强对辖区内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探访帮扶,防范化解未成年人保护风险隐患。
    (四)优化专项社会事务管理服务。一是推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持续深入实施“百社联百村—助力“百千万工程””二是开展“乡村著名行动”,塘坪镇作为我区“2024年乡村著名行动·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重点镇,我区共投入54万元推进该工作,要求完成全镇地名方案、“一镇一图”“一村一图”等工作。现已通过“乡村著名行动”小程序采集上图226条,实现信息的数字化,为乡村信息化建设提供数据支持,使乡村充分共享网络化、数字化。三是推进婚姻登记处规范化建设项目。我局拟在东城镇燕山湖广场南侧商铺之三,打造一个室内面积约300㎡,室外面积约4000㎡的功能齐全、达到省级规范化建设标准要求的新型婚姻登记服务中心。项目总预算为251.13万元,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初步设计、立项等工作,预计今年12月进场动工。四是继续做好残疾人“两项补贴”提标及发放工作,2024共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补贴3548.29万元。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
     目前我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短板。一是我区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机构养老服务覆盖率低。根据户籍人口统计数据,目前我区60周岁以上老年人共有9.8万,我区17间养老机构共服务813名老年人,仅占全区老年人口的0.8%,机构养老服务覆盖率偏低。二是养老服务资源分配缺乏统筹规划,不合理利用问题明显。全区6间敬老院(含公建民营1共有床位536个,仅服务老人147名,床位使用率低至27%;全区6间民办养老机构共有床位1575个,共服务老人727名,占全区机构养老人数的83%。公办养老机构与民办养老机构数量相似,但服务人数存在明显差异,公共服务资源没有得到高效配置,公办养老机构服务效能较低。三是我区6家敬老院和6家民办养老机构,兼具养老和医疗功能的有3家,医养结合机构数量不足,医养结合专业人才极度短缺。
     三、2025年重点工作安排
    (一)巩固底线民生保障工作成效
    1.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加快构建“覆盖全面、统筹城乡、分层分类、精准高效、公平规范、温暖便捷”的综合救助格局。持续提标扩围增效,提高低保、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保障水平,逐步缩小社会救助标准城乡、区域差距。细化低保、特困人员认定办法,合理扩大覆盖面,稳定低保等各类救助对象人数。
    2.化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推动防止返贫帮扶政策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衔接并轨。进一步完善主动发现和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及时精准开展综合救助。
    3.推进社会救助服务综合平台试点建设。按照健全低收入人口分层分类的综合救助工作体系的有关要求,依托“粤众扶”信息系统,在我局、红丰镇及红丰镇居委会开展综合救助服务平台建设试点,到2025年底,全面完成涵盖区、镇、村三级综合救助服务平台的试点建设任务。构建集成化、标准化、清单化、智能化的救助智慧平台,提高社会保障的时效性、高效性、便利性、精确性,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米”,切实提升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1.推动长者饭堂正常运营。2024区已成功实现乡镇长者饭堂全覆盖目标。2025年我区将加大宣传长者饭堂的相关政策,继续投入资金,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并探索引入社会资本的途径,鼓励爱心企业与爱心人士捐赠帮扶,多方筹措资金以缓解长者饭堂的资金负担,以保障长者饭堂的可持续运营,并进一步提升长者饭堂服务质量。
    2.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将继续完善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全面覆盖、层次清晰、衔接顺畅的县、镇、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并将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功能有效融入社区嵌入式服务规划之中。基于全省“和乐颐年 双百同行”项目试点工作的实施,深入推进示范性居家养老服务网络的建设与发展,对“双百工程”社工站等养老服务设施进行提质升级,指导和激励社工开展多元化、多形式、内容充实的养老服务活动,全面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3.建设两个城区医养结合服务中心。一方面以区健康驿站为基础,规划建设阳东区医养结合服务中心,重点为城区内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以预防保健、健康管理等为主,兼顾日常生活照料的医养结合服务。项目预计2026年上半年建成使用,可向社会提供公立养老床位498张,采取“公建民营”的社会化管理方式运营,是我区十年规划中公立医养结合的标杆养老服务机构。另一方面依托阳江市第一批公立医养结合服务试点项目,选址红丰镇卫生院,预留充足楼房和土地,分三期建设红丰镇医养结合服务中心,主要为城乡结合部内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以预防保健、健康管理等为主,兼顾日常生活照料的医养结合服务。该项目第一期已对外营业,第二、三期引进社会资本结合阳东养老实际有序推进。
    4.打造三个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按照打造三个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来优化整合全区敬老院的建设工作,北片以塘坪敬老院为主,采取集中供养和灵活多变的运营方式,提供全天候综合性养老服务,最大限度保障西北线(含塘坪镇、大八镇、红丰镇)弱势群众的就近就便养老需求;东面以北惯镇敬老院,采取“公建民营”的社会化管理方式,最大限度保障国道线就近就便养老需求;南面以东平镇敬老院建设以旅居和海洋康养为主,按康养休闲标杆养老服务中心规划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