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意盎然的四月天,近日,阳江市社会福利院举行“家校共育 携手护苗”主题开放日活动,邀请阳江市南恩学校负责同志及教师代表深度参访。此次活动通过“学情互通”“成长共探”“生活观察”三大环节,搭建起在院儿童教育领域家校协同的新桥梁,为探索精准化教育模式注入新动能。
在学情分析会上,南恩学校教师团队系统反馈了市福利院外读儿童在校学习表现,涵盖课堂互动、学科特长及社交行为等维度,市社会福利院也详细介绍了孩子的身体情况、兴趣爱好以及性格特点,让老师们加深了对学生的了解,以便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因材施教,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帮助。黄果院长借助“时光长廊”主题展板,全景式呈现福利院发展脉络:从1953年两栋平房起步,到如今涵盖生活养育、医疗康复、特殊教育、心理辅导等功能建设的综合性福利院,特别是福彩公益金支持的感统训练室、运动训练室和多媒体教室等专业场地建设,彰显着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对福利院孩子们的关心关爱。
生活区参访环节,教师团队通过“细节解码”深化教育认知。定制化床具床品、记录孩子日常成长和院内职工队伍风貌的“家庭相册墙”,无声诠释着“虽非亲骨肉,依然父母心”的服务理念。当看到每个衣柜的姓名标识与整齐叠放的四季衣物,南恩学校的老师感慨道:“这些超越血缘的照护细节,正是民政兜底服务和民生福祉最鲜活的展现。”
通过此次活动,创新建立“双档案”协作机制——市社会福利院提供涵盖医疗记录、心理评估等28项指标的成长档案,学校同步完善教育行为观察档案。黄果院长表示,此次开放日标志着家校合作进入制度化阶段,未来将通过月度联席会议、联合教研等常态化机制,持续优化“养育、医疗、教育、康复、社工”五位一体的服务体系,让更多的福利院孩子享受家校协同育人的显著成效。
近三年来,市社会福利院就读公立学校的孩子由5名增加到21名,入学率增长24%,实现孤残儿童康复建档率100%,智力和肢体康复训练有效率超85%,并借助“孤儿医疗康复明天计划”项目,救治孤残儿童201人次,使用项目基金超24万元。
这场双向奔赴的院校对话,既展现了市社会福利院区域化养育改革发展的新成果,更搭建起家校协同育人的暖心桥梁,共同探索市福利院在读儿童教育新路径。据悉,该院将持续推进开放日常态化,让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特殊儿童关爱事业。
来源:阳江民政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