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和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紧扣水利年度工作重点,坚持依法行政,持续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为我区水务事业发展提供了法治引领和保障,现将我局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3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
(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法治建设重大部署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组织召开全体干部职工会议,传达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部署全区水利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相关工作,把法治建设作为政府建设全局工作中的重要工作内容。组织单位全体干部职工参加学法用法考试,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法治意识,要以坚定拥护“两个确立”,自觉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二)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根据《法治广东建设规划(2021—2025年)》文件要求,一是推进宪法学习宣传工作。我局多次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活动,同时加强对宪法理论研究,以宪法作为工作的最高指引。组织宪法宣誓活动,以铮铮誓言激励领导干部增强理想信念,提升履行宪法使命的责任担当。二是坚持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我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点内容,明确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全局必须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必须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和能力建设,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全面推进全局各方面工作法治化。
(三)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我局紧紧抓住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全面提升依法行政能力,我局负责人积极履行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主动听取法治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及时研究解决有关重大问题,对重大决策工作亲自部署、重点环节亲自督办,充分发挥好在法治政府建设中的引领示范作用。各股室负责人积极践行法治政府建设战略提出的重要工作上报部署、重大问题上报解决、重点环节上报协调、重要任务上报督办工作要求。
(四)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我局对标对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要求,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认真落实“放管服”改革各项措施,不断把水利“放管服”改革向纵深推进,努力做到审批更简、监管更强、服务更优。
一是提高行政审批效能。我局按要求全面普及了行政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自助办”相关文件,推行行政许可统一受理和规范审批,为群众提供“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便民模式。我局继续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在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作出决定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上传到“双公示”系统,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积极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并及时公示。
二是深入推动落实河湖长制。依托河长制平台,加强巡河管理,压实各级河长巡河履职。2023年1月至今,区、镇、村三级河长平均巡河次数为27570次。开展河湖“清四乱”行动,我区河湖“四乱”问题共有14宗,已成功完成整改销号2宗。2023年全区共清理水面漂浮物10520吨、河流长度139公里。
三是扎实抓好水利安全生产工作。认真落实排查工作机制,完善一系列加强水利安全生产管理的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体系、隐患风险防控体系。2023年,对我区41宗水库,4条万亩以上堤围、117座水闸、9座有防汛水库的水电站、31宗泵站及38座山塘进行了检查,完善了各宗工程的防洪预案及进行应急抢险演练。同时加快推进水旱灾害风险普查,已完成全区水利工程的数据采集,并通过省、市联合技术审查。认真落实汛期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今年来,及时处置山洪灾害预警65次、发送短信3411条,监测站预警524次、发送短信10830条。全区水利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四是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大力加强依法治水管水工作。2023年我单位通过组织开展了阳东区河湖安全保护专项执法行动,做好专案线索排查,经排查共收集到线索6条,目前均已核实情况,且1条线索已完成整改,其余5条线索已立案调查。我局不断压实责任,严厉打击河道非法采砂行为,采用日间执法巡查和夜间突击检查的形式来加强河道执法巡查,有效打击违法运输河砂犯罪团伙,有效改善了我区河道管理秩序。今年以来,我局共开展巡查执法139次,出动执法人员445人次,出动执法车辆162辆次,累计巡查河道长度约6490公里,我局水行政执法立案24宗,目前已办结18宗,剩余6宗正在调查办理中,作出行政处罚罚款共计11.0691万元。
五是规范文件管理,严格落实文件办理相关规定。我局始终严格按照《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阳江市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等文件要求,不断完善文件管理工作,在文件管理工作的规划、制度化、科学化上下功夫,进一步强化办公室服务功能和职能作用。本年度我局未出现文件延误、丢失和泄密情况。
六是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放管服”,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动态维护政务服务事项,全面梳理事项的基本信息、受理条件、申请材料。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全面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按时报送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双公示”数据。2023年,全局在招标、政府采购、资质标准等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规章、规范性文件、其他政策性文件以及“一事一议”等形式的具体政策措施制定中,均无限制公平竞争行为。
(五)落实法定程序,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
我局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实行重大问题集体决定,明确党组会议、局务会议集体讨论决定事项。坚持实施法律顾问制度,涉及水利规划建设等重要事项,我局严格按照重大行政决策的法定程序办理。依法制定规范性文件,对本局起草的规范性文件、重大行政决策、重大执法决定等进行严格的合法性审查。
(六)加强执法监督,深入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
一是推进执法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广东省行政执法信息公示平台、双公示平台、国家“互联网+监管”平台等有关平台加强执法信息化建设,及时公开了本局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检查等水行政执法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二是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我局严格按要求全程通过广东省“双随机、一公开”综合监管平台开展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及时完成2023年度双随机抽查的工作任务,确保水行政检查公开公正透明。
三是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开展行政执法法律知识和实践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我局水行政执法人员队伍执法水平。
(七)积极推动解决问题,有效解决水利热点难点问题
一是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认真开展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想方设法全力解决有关问题,扎实做好办理答复工作,主动接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办理结果的监督。
二是自觉接受检察机关的监督。加强与区检察院的沟通和紧密协作,虚心接受检察监督和检察建议,加大了打击涉水违法行为的执法力度。
三是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在广东省政务服务网、广东省行政执法信息公示平台、双公示平台、国家“互联网+监管”平台、广东省“双随机、一公开”综合监管平台等及时动态公开了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检查等行政主要存在问题。
四是加强法治社会建设,依法化解矛盾纠纷。推动通过法定途径分类处理信访投诉,引导群众依法反映诉求,通过法定途径解决问题。2023年我局共收到12345热线、网络问政、来信、来访、来电等45宗,均已全部在规定时间内一一回复办结,有效化解社会矛盾。2023年我局严格依法履行职责,遵守各项纪律要求,暂未发生行政诉讼情况。
(八)加强法治宣传教育
加强普法宣传,我局先后组织会议集中学习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法规。同时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全国科普日等时间节点,以分发传单、现场宣讲、流动宣传等形式进一步宣传普及水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提高全民水法律法规意识。开展2023年度国家工作人员在线学法考试,90分以上148人,优秀率100%,起到了公职人员学法用法带头示范作用。
二、主要存在问题
一是宣传力度还有待加强。公众对水法律、法规的认识还不深刻,虽然开展了一系列的水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活动,但宣传的力度和深度还有待提高,要创新宣传形式,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二是执法力量需要加强。阳东地域广大,河流众多,河道管理范围内的违法行为难于杜绝,同时水行政执法涉及水资源管理、水土保持、河道管理、水利工程管理等多个领域,涉及面域较广,我区水务执法队伍的人员相对不足,专业水平亟待加强。
三是部门间协调有待加强。在推进“放管服”工作中,对下放乡镇的涉水执法职能相关工作指导协助还有待加强,需要进一步加强沟通,完善协作机制,形成合力共同做好涉水执法工作。
三、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计划
2024年,我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的工作部署,积极谋划推进新发展阶段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奋力开创水利依法行政工作新局面。
一是加强学习和宣传贯彻。持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及中央、省、市、区关于法治建设的工作部署,大力普及法治知识,着力提升水利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
二是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深入落实“放管服”改革各项措施,构建更为高效、便捷利民的水利政务服务体系,着力解决水利民生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
三是健全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推进水利行政重点领域相关立法工作,加强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和行业公平竞争审查,做好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
四是深入落实依法决策程序和机制。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的法定程序,推进水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
五是深入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入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依法严厉打击非法采砂等水事违法行为。
六是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深入推进政务公开,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监管,努力确保水利行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