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策解读
阳江市阳东区应急管理局关于《阳江市阳东区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阳江市阳东区地震应急预案》《阳江市阳东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的解读
文章来源: 阳江市阳东区应急管理局    发布时间: 2022-09-27 10:15    浏览次数: -

  一、关于《阳江市阳东区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解读

  (一)背景说明

  2021年7月30日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新修订的《阳江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阳府办函〔2021〕90号)。为适应机构改革要求,健全我区应对突发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置机制,依据《阳江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按照区政府的工作部署要求,区应急管理局组织对《阳江市阳东区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进行了修订,为突发地质灾害救助应急处置提供文件依据。

  (二)制订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广东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广东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广东省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阳江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

  (三)主要内容

  《阳江市阳东区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内容包括总则、组织体系、运行机制、应急保障、监督管理、附则等六部分。

  1.总则。包括编制目的、编制依据、适用范围、工作原则等内容。

  2.组织体系。包括区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镇级地质灾害应急指挥机构等。

  3.运行机制。包括预防监测评估、预报预警、应急处置、信息发布、恢复重建等。

  4.应急保障。包括队伍保障、资金保障、物资保障、避难场所保障、基础设施保障、平台保障等。

  5.监督管理。包括预案演练、宣教培训、责任与奖惩等。

  6.附则。包括名词术语、预案管理、预案衔接、预案实施时间等。

  二、关于《阳江市阳东区地震应急预案》的解读

  (一)背景说明

  2021年7月30日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新修订的《阳江市地震应急预案》(阳府办函〔2021〕90号)。为适应机构改革要求,健全我区应对地震灾害的应急处置机制,依据《阳江市地震应急预案》和按照区政府的工作部署要求,区应急管理局组织对《阳江市阳东区地震应急预案》进行了修订,为突发地震灾害救助应急处置提供文件依据。

  (二)修订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国家地震应急预案》、《广东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广东省防震减灾条例》、《广东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广东省地震应急预案》、《阳江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阳江市地震应急预案》、《阳江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

  (三)主要内容

  《阳江市阳东区地震应急预案》包括总则、组织体系、运行机制、应急保障、监督管理、附则等内容。

  1.总则:包括编制目的、编制依据、适用范围、工作原则等。

  2.组织体系:包括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地方各级抗震救灾指挥机构等。

  3.运行机制:包括监测预报、应急处置、信息发布、恢复重建等。

  4.应急保障:包括队伍保障、资金保障、物资保障、避难场所保障、基础设施保障、平台保障等。

  5.监督管理:包括预案演练、宣教培训、责任与奖惩等。6.附则:包括名词术语、预案管理、预案衔接、预案实

  施时间等。

  三、关于《阳江市阳东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的解读

  (一)背景说明

  2021年7月30日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新修订的《阳江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阳府办函〔2021〕90号)。为适应机构改革要求,健全我区应对自然灾害救助的应急处置机制,依据《阳江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和按照区政府的工作部署要求,区应急管理局组织对《《阳江市阳东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进行了修订,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处置提供文件依据。。

  (二)修订依据

  《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救灾捐赠管理办法》、《广东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条例》、《广东省社会力量参与救灾促进条例》、《广东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广东省自然灾害救助办法》、《广东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阳江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

  (三)主要内容

  《阳江市阳东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总则、组织指挥体系、救助准备、信息报告和发布、应急响应、灾后救助与恢复重建、保障措施、监督管理、附则等内容。

  1.总则:包括编制目的、编制依据、适用范围、工作原则等。。

  2.组织体系:包括区减灾委、区减灾委办公室、专家委员会等。

  3.救助准备:包括救助准备等。

  4.信息报告和发布:包括信息报告、信息发布等。

  5.应急响应:包括Ⅰ级响应、Ⅱ级响应、Ⅲ级响应、

  Ⅳ级响应、启动条件调整、响应终止等。

  6. 灾后救助与恢复重建:包括过渡期生活救助、冬春救助、倒损住房恢复重建等。

  7.保障措施:包括人力保障、资金保障、物资保障、交通保障、设施保障、通信保障、动员保障、科技保障、联动保障等。

  8.监督管理:包括预案演练、宣教培训、责任与奖惩等。

  9.附则:包括名词术语、预案管理、预案衔接、预案实施时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