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策解读
《阳江市阳东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政策解读
文章来源: 阳江市阳东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发布时间: 2023-06-30 10:02    浏览次数: -

  为深入贯彻实施全民健身、全民健康国家战略,积极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编制形成《阳江市阳东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实施计划》)。现将《实施计划》解读如下:

  一、编制背景

  全民健身是关系全民健康的大事,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体育工作的根本方针。”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之前,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召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加快体育强国建设,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全民健身条例》(国务院令第560号)要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行政区域的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研究制定好《实施计划》,是“十四五”时期我区开展全民健身工作的行动纲领和主要抓手,对于指导未来五年我区全民健身事业发展、加快体育强区建设、提高全区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编制依据

  《实施计划》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导,以国务院《全民健身条例》(国务院令第560号)、《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国发〔2021〕11号)、《广东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粤府〔2021〕80号)、《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年版)》、《广东省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方案》、《广东省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实施意见》、《阳江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阳府〔2022〕40号)等文件精神作为主要依据和参考,结合我区全民健身工作实际进行起草。

  三、编制过程
    为认真做好《实施计划》编制工作,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通过开展实地调研,对“十三五”时期我区全民健身计划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查找不足。经过前期充分的调研与总结,提前谋划“十四五”时期我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的编制工作,并形成了《实施计划》(初稿)。在《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广东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阳江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出台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根据国家、省和市的计划,并借鉴有关兄弟县(市、区)的做法,迅速对初稿进行修改完善,形成了《实施计划》(征求意见稿),分别征求了区直有关部门、区级体育社会组织代表、区体育行业企业代表的意见,并在区政府门户网站上广泛征求了社会公众的意见。根据征求意见,形成《实施计划》(送审稿),并按《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广东省重大行政决策听证规定》等有关要求,组织召开了《实施计划》听证会和专家咨询论证会,对《实施计划》(送审稿)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在编制后期,完成了合法性审查,经区政府审核同意后,正式印发实施。

  四、主要内容

  《阳江市阳东区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分为4个板块。

  (一)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精心构建以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法治保障的全民健身工作大格局,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运动之城,助力我区加快建设珠三角核心区西部增长极和粤港澳大湾区现代新都市。到2025年,全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4.1平方米以上,每万人拥有足球场达到0.9块,全区实现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实现公共体育设施全覆盖。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免费低收费开放率达到100%,具备开放条件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开放率达到68%以上。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不少于3名,每万人拥有体育社会组织不少于0.4个。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55%以上,国民体质达标率达到95%以上。

  (二)主要任务。以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统、统筹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协调发展、助力体育产业发展及共创体育事业繁荣等3大项进行阐述和部署。

  1.加快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包括制定有关政策、完善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标准化建设、构建体育场地设施高质量区域发展新格局等。

  2.深入实施公共体育场地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包括明确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时间和要求、建立健全双向开放机制、保障场馆开放安全、提高场馆服务质量和运营管理水平等。

  3.丰富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包括因地制宜开展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发展传统体育项目、 打造国家级海钓基地、培育“一县一品”特色体育、开拓赛事活动空间体系、引导群众参加全民健身活动等。

  4.规范体育社会组织生态。包括制定有关政策、构建体育社会组织网络、规范体育社会组织管理、支持体育社会组织发展等。

  5.提升科学健身水平。包括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完善国民体质监测体系、推动体医融合建立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等。

  6.着力促进重点人群健身活动开展。包括促进青少年健身活动开展、促进老年人健身活动开展等。

  7.创建体育产业新业态。包括支持引进重大体育赛事活动、吸引国际、全国性的体育组织落户或设立分支机构,加快推动“体育+”跨领域融合发展等。

  8.深化实施全民健身领域交流合作推广。包括开展体育社会组织和体育界人士交流合作、积极参加省运会、市运会等群众体育组赛事,提升阳东体育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三)保障措施。主要包括强化政策保障、完善资金投入、壮大人才队伍、完善科技支撑等,为《实施计划》提出的目标任务落实明确保障要求。

  (四)组织实施。主要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加强监督指导、加强宣传引导等,为《实施计划》提出的目标任务落实提出组织实施方面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