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1日在阳江市阳东区第八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阳江市阳东区财政局局长 王启峰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会报告阳东区2017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8年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7年预算执行情况
2017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全面加强收支管理,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预算执行情况较好。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据快报统计(以下2017年财政收支数均为快报数),2017年阳东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20607万元,比上年收入实绩107081万元增加13526万元,增长12.63%,完成年度预算的110.42%。其中:增值税收入31525万元,同比增长79.97%;企业所得税收入8590万元,同比增长58.78%;个人所得税收入3242万元,同比增长42.38%;土地增值税收入9827万元,同比增长255.54%;资源税收入432万元,同比减少17.24%;城市维护建设税收入8805万元,同比增长88.54%;房产税收入5884万元,同比增长23.2%;印花税收入2309万元,同比增长131.36%;城镇土地使用税收入3599万元,同比减少71.72%;车船税收入 1346万元,同比增长24.98%;耕地占用税收入494万元,同比减少80.61%;契税收入4818万元,同比减少20.18%;非税收入39584万元,同比减少 2.66%。
2017年阳东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 300839万元,比上年支出实绩342019万元减少41180万元,减少12.04%,完成年初预算的123.49%。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7211万元,同比增长4.17%;公共安全支出14733万元,同比增长9.48%;教育支出 67358万元,同比增长8.36%;科学技术支出2519万元,同比减少3.71%;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5476万元,同比增长73.7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9079万元,同比减少5.73%;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46711万元,同比增长1.31%;节能环保支出3660万元,同比减少68.3%;城乡社区支出36909万元,同比增长109.21%;农林水支出24424万元,同比减少66.39%;交通运输支出 3605万元,同比减少60.42%;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 1865万元,同比减少38.95%;商业服务业等支出1376万元,同比减少37.77%;金融支出50万元,同比增长108.33%;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7184万元,同比增长105.43%;住房保障支出 3029万元,同比减少48.57%;粮油物资储备支出2213万元,同比增长92.27%;其他支出1870万元,同比减少80.61%;债务付息支出1567万元,同比增长70.14%。
2017年阳东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0607万元,上级补助收入 171564万元,债券转贷收入33216万元,上年结余14059 万元,调入资金9046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6592万元,全年财政总收入为355084万元;阳东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300839万元,上解上级支出5345万元,债务还本支出 3500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资金501万元,全年财政支出总计310185万元。收支相抵,结转下年的支出44899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2017年阳东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37511万元。其中:城市公用事业附加收入112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 31451万元;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收入190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5246万元;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收入351万元;污水处理费收入161万元。
2017年阳东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42925万元。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06万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41096 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4万元;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222万元;其他支出777万元。
2017年阳东区政府性基金收入37511万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4480万元,债务转贷收入9720万元,上年结余12434万元,总计收入为64145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合计42925万元,债务还本支出5600万元,政府性基金调出资金8976万元,总计支出57501万元。收支相抵,结余6644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2017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400万元,全部来自利润收入,完成年度预算的117.3%。2017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完成177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51.91%,调出资金70万元,总计支出247万元。收支相抵,结余153万元。
二、2017年地方政府性债务情况
(一)基本情况
2017年末我区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为103501万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为69001万元,专项债务余额为34500万元;政府或有债务余额为2458万元,其中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余额为 734万元,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余额为1724万元。
(二)债务收入及使用情况
2017年地方政府性债务收入41100万元。一是置换债券转贷资金收入9100万元,其中置换一般债券转贷资金3500万元,置换专项债券转贷资金5600万元,全部用于置换现有的存量债务,降低债务成本;二是新增债券转贷资金收入32000万元,其中一般债券转贷资金28300万元,专项债券转贷资金3700万元,主要用于深茂铁路资本金、路网扩建和土地储备等支出,2017年已全部使用完毕。
(三)债务偿还情况
2017年地方政府性债务还本支出10206万元,其中使用上级置换债券置换现有存量债务9100万元,部门使用自有资金偿还1106万元。
三、2017年财政工作情况
2017年,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的各项决策部署,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防风险,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财政事业取得了较大进展。
(一)聚焦主业,加强财政收支管理
一方面,全力以赴抓好组织收入工作。按照收入预算由约束性转向预期性的改革要求,强化对重点行业和重要企业的分析,细化对收入计划执行情况的分析。坚持依法依规组织收入,完善奖励激励机制,做到应收尽收。重点加大对龙熙山和半山四季两大房地产项目土地增值税的清算工作,严格控制新增欠税,确保了税款及时足额入库。加快土地出让工作,全力增加财政收入。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协调和国税、地税两税局的积极配合下,我区成功争取到了阳江核电税收从2017年6月份开始在阳东征管入库,给我区的地方库税收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增长。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营改增试点改革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尤其是降成本行动计划中一系列减税清费政策密集实行的情况下,我区顶住各方压力,积极作为,采取一切措施保障收入,全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2.63%,增幅实现了较大的提高,有力的保障了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所需。另一方面,厉行节约强化支出管理。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从严控制一般行政性经费支出,全年我区会议费同比下降59.75%,公务用车运行维护经费同比下降0.02%,公务接待费同比下降0.89%。进一步加快支出进度,开展财政支出督查工作,督促有关财政资金项目尽快实施。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年度预算的123.49%,超额完成年初预算目标,提高了财政支出效率。同时,进一步做好库款管理工作,加大消化国库集中支付结余资金力度,避免长期留存国库。全年盘活存量资金36422万元,向省争取地方政府新增债券转贷资金和置换债券转贷资金共计41100万元,用于重点项目建设和落实重大民生政策,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二)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提升服务我区经济发展能力
一是聚焦实体经济,聚焦创新驱动,积极落实企业扶持发展专项资金2800多万元为企业转型升级扎实铺路。二是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成本行动计划,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在严格落实国家收费清理及减免政策的基础上,累计减轻企业负担 61972万元,其中取消、免征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3511万元,取消、免征、缓征或降低收费标准22项(次),现行省定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实现“零收费”;减轻企业税负47499万元、企业财务成本1156万元、社会保险成本4551万元,电力成本 4011万元,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已取得显著成效。三是大力抓好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采用PPP模式对始兴路进行升级改造,目前该工程已经顺利完工并通车。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项目基本完工,共利用世行贷款600万美元新建和改扩城区主次干道支路共23条,建设总长度13.26公里。四是进一步加快产业转移园区建设。着力提升园区承载力,投入3900多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第一期项目新工业大道升级改造工程进展顺利,五金刀剪示范园通用厂房建设(二期)动工建设,合作共建第二期9个项目前期工作扎实推进。五是配合做好国家粮食储备中转库新库区建设工作,加快资金调度,加强资金管理,确保建设工程顺利进行。目前,新粮库1、2号仓库顺利建设完成。
(三)聚力民生主线,着力提高民生保障水平
全年民生领域财政支出21.75亿元,占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72.3%。十件民生实事基本完成,民生保障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事业不断进步。一是社会保障标准稳步提高。全年区财政最低生活保障支出4061万元,惠及群众12230人;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支出3143万元,惠及群众3557人;残疾人两项补贴支出1555万元,惠及群众8951人;孤儿基本生活支出244万元,惠及群众212人;增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支出832万元,惠及群众70534人;增加企业军转干部生活困难补助支出7万元,惠及群众29人。二是支农政策较好落实。全年完成区级支农资金支出24424万元,完成预算115%;上报 2017年省级“三农”等8个项目,向上争取上级资金386万元,拨付涉农补贴3179万元;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已全部完工,共实施项目51个,项目资金总额 2563万元。三是继续推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山区和农村边远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生活补助由2016年的人均每月800元提高到900元;拨付610万元用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学费和生活费补助资金的发放;继续推进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加快我区教育现代化进程。投入资金1656万元用于学校维修改造等工程建设,优化了学校各项软硬件设施;学前教育不断发展,幼儿园普惠园、规范园创建活动扎实开展。继续推进文化惠民事业,加大资金保障力度,有效推进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政策,加强对镇村文化站室和农家书屋的开放和管理,实施流动文化服务工程。全年我区公共文化支出5476万元,人均公共文化支出达119元,大大超出了市下达我区人均90元的指标考核任务。四是扶贫攻坚工作得到有效落实,投入扶贫资金6133万元,帮扶贫困村贫困户建设扶贫项目,实现6286名相对贫困人口脱贫。
(四)加大城乡社区支出,提升城乡治理水平
2017年全区城乡社区支出36909万元,同比增长109.21%,有效保障了我区城乡治理水平的提升。城区方面:深入推进中心城区扩容提质,投入813万元新建改建交通信号灯9座,城市道路、公园装灯率达到100%,亮灯率达到99%以上。投入资金2908万元,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乡镇方面:不断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加快建设美丽乡村。一是加强农村垃圾整治。贯彻落实广东省农村建设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一镇一站,一村一点”的建设要求,安排275万元用于我区11个镇的垃圾转运站建设;安排162万元用于我区162个村垃圾收集点的建设;安排270万元由区住建局统一为各镇购置垃圾压缩设备;从2017年开始,每年投入资金近800万元用于我区农村垃圾体系市场化运营项目启动实施。二是东平镇、合山镇污水管网和那龙等七个镇人工湿地建设全面铺开,工程总投资3000多万元。三是加强乡镇饮用水源地保护。投入200万元用于合山、那龙、塘坪、大八、红丰、大沟、新洲、东平共8个镇的饮用水源地保护,该项工作基本完成,有效的保护了乡镇的饮用水源。四是做好全区“黄标车”提前报废补贴核拨工作。全年共安排拨付11批次黄标车提前报废补贴资金153万元,涉及补贴车辆196辆,完成黄标车淘汰656辆。
(五)加强财税体制改革,不断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财税改革方面,通过完善地方税务系统区级征收经费核定,引导地税部门加强管理、严格履行征管职责、提升征管效能,切实做到应征尽收。进一步推进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项目库管理改革和零基预算改革。进一步深化乡镇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财政管理方面,推进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扎实推进事业单位公车改革,制定《区直机关省内乘用非公共交通工具出差定额包干管理办法》。严格贯彻执行内部控制基本制度,强化财政工作风险防范机制。顺利完成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报表编报工作和区政府资产报告试点工作,开展区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闲置资产资源情况报送工作,做好南方传媒股票登记工作,按时完成了我区5家国有“僵尸企业”出清重组任务。不断强化政府采购监督,持续推进阳光采购,强化采购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面全程监督,提高政府采购执行效率。2017年我区政府采购预算金额44754万元,实际采购金额41627万元,节约资金3127万元,节约率为6.98%。
(六)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积极防范化解债务风险
强化政府性债务管理,做好债务规模控制、预算管理、统计分析和风险控制等工作,推进债务管理预算化进程,提高债务管理信息化水平,有效防范控制债务风险。一是建立健全政府性债务管理机制,落实政府债务管理责任制,明确政府债务管理部门对政府债务进行统一管理。二是建立政府性债务的清理核实机制。定期组织全区部门对债务进行清理和核实统计,对政府性债务进行登记,建立了政府性债务管理信息系统,及时、全面、系统反映政府性债务情况。三是从源头控制新增债务。严格执行举债程序,严格控制举债规模。四是建立债务偿还机制。建立借用还统一,责权利相结合的偿债机制。五是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和债务管理的长效机制。对本级债务规模进行跟踪监控,将债务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建立上下级政府性债务报告制度,定期债务清理、核实工作,控制新增债务。2017年综合债务率为 15.85%,远低于100%的控制标准,债务率较低,债务负担未超出偿债能力,债务风险整体可控。
各位代表!上述工作成绩的取得,是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及代表委员们的监督指导、全力支持的结果,是各镇各部门攻坚克难、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财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财政收入总量相对较小与支出数额较大矛盾突出,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民生支出保障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大,现代财政管理的长效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我们将高度重视这些问题,通过深化改革与加强管理,努力加以解决。
四、2018年预算草案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阳东建区(县)三十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编制好2018年预算,做好各项财政工作,对于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富美阳东,具有重要意义。
2018年我区财政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落实省委、市委和区委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区委“南拓东融、海陆联动、绿色崛起”的发展新思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严格执行预算法规定,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加大资金统筹力度,有效盘活存量资金;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突出重点,支持创新发展,改善民生;加强资金监管,防范化解风险,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2018年我区财政预算编制的基本原则:一是积极稳妥的原则。收入预算编制坚持真实可行,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全区“十三五”规划相衔接;二是有保有压的原则。支出预算编制坚持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保稳定,并优先安排政策考核、项目配套资金和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所需资金;坚持厉行节约,继续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压减一般性项目支出;三是资金统筹的原则。实行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资金统筹编制,并结合所盘活的存量资金安排,用于满足各项民生支出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安排草案
按照2018年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2018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拟安排124225万元,比2017年收入实绩 120607万元增加3618万元,增长3%。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主要项目的安排情况是:税收收入 98426万元,比上年收入实绩增长21.48%;非税收入 25799万元,比上年收入实绩减少34.82%。其中,增值税收入 41425万元,比上年增长31.4%;企业所得税收入9949万元,比上年增长15.82%;个人所得税收入3866万元,比上年增长19.25%;资源税收入475万元,比上年增长9.95%;城市维护建设税收入 13420万元,比上年增长52.41%;房产税收入6472万元,比上年增长9.99%;印花税收入2710万元,比上年增长17.37%;城镇土地使用税收入3959万元,比上年增长10%;土地增值税收入 8827万元,比上年减少10.18%;车船税收入1480万元,比上年增长9.96%;耕地占用税收入543万元,比上年增长9.92%;契税收入5300万元,比上年增长10%;专项收入10391万元,比上年增长56.26%;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9945万元,比上年减少42.56%;罚没收入2850万元,比上年增长6.62%;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1500万元,比上年减少79.99%;政府住房基金收入 30万元,比上年增长3.45%;其他收入1083万元,比上年减少26.97%。
根据2018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计划124225万元,加上各项转移性收入75576万元,加上上年结转资金44899万元,加上调入资金16000万元,全区财政总收入计划为260700万元。
按照《预算法》的规定和“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2018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计划248064万元,加各项转移性支出12636万元,全区财政总支出计划为260700万元。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主要项目的安排情况是: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安排41764万元,比上年实绩37211万元增长12.24%;公共安全支出安排12492万元,比上年实绩14733万元减少15.21%;教育支出安排53578万元,比上年实绩67358万元减少20.46%;科学技术支出安排2486万元,比上年实绩2519万元减少1.31%;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安排1863万元,比上年实绩5476万元减少65.9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安排29251万元,比上年实绩 39079万元减少25.15%;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安排 23805万元,比上年实绩46711万元减少49.04%;节能环保支出安排2710万元,比上年实绩3660万元减少25.96%;城乡社区支出安排20092万元,比上年实绩36909万元减少45.56%;农林水支出安排28540万元,比上年实绩24424万元增加16.85%;交通运输支出安排3591万元,比上年实绩3605万元减少0.39%;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安排1409万元,比上年实绩1865万元减少24.45%;商业服务业等支出安排1350万元,比上年实绩 1376万元减少1.89%;金融支出安排15万元,比上年实绩 50万元减少70%;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安排4742万元,比上年实绩7184万元减少33.99%;住房保障支出安排14074万元,比上年实绩3029万元增长364.64%;粮油物资储备支出安排2074万元,比上年实绩2213万元减少6.28%;预备费支出安排1880万元;其他支出安排828万元;债务付息支出1520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安排草案
2018年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拟安排63552万元,比上年收入实绩增长69.4%。主要项目的安排情况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59000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87.6%;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收入200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5.3%;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 3600万元,比上年实绩减少31.4%;污水处理费收入752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367.1%。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63552万元,加上上年结余 6644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收入安排为70196万元。
2018年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54196万元,主要项目的安排情况是: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35万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 50632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23.2%;农林水支出1956万元;资源勘探信息等事务支出129万元;商业服务业等支出13万元;其他支出1431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84.2%。
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54196万元,加上调出一般公共预算资金16000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支出安排为70196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安排草案
2018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计划350万元,主要来自烟草公司的股利、股息收入。加上上年结余资金153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总收入为503万元。相应计划安排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503万元。
五、完成2018年预算目标主要措施
(一)坚持新发展理念,全力以赴做好财政收支管理工作
1、重点加强财政收入管理。围绕财政平稳运行的目标,切实加强财政收入管理,确保完成收入预期目标。在抓好自身征收的有关收入外,积极支持税务部门依法依规组织收入,做到应收尽收。同时,加强对全区宏观经济运行的研究分析,合理预判宏观经济发展趋势和财政收支运行态势,加强收入动态监测预警,增强工作的前瞻性。
2、科学安排重点支出。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简化优化资金申报、审批、拨付流程和手续,提高工作效率。加快资金下达,特别是加快上级专项补助资金的支出,确保财政支出特别是八项支出保持较快增长趋势。积极调整财政政策和财政支出取向,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重点支持我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生态环保建设、外向型经济发展以及经济社会、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等,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实现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实现发展成果全阳东人民共享。
(二)坚持创新引领,加快阳东经济社会振兴发展
1、大力支持工业转型升级。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深入开展“广东省质量强区示范区”和“广东省知名品牌示范区”创建活动,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新兴产业并举,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坚定不移地推动五金刀剪、食品加工、木器制造等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引导企业加强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对接国家标准提高发展水平。继续落实各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参与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聚焦攻坚行动计划的财政政策措施,积极培育大型骨干企业和产业新支柱企业,努力打造阳东新兴产业集群。
2、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力度实施降成本计划。继续做好降成本行动计划实施工作,在减税、降费、降低要素成本上持续加大力度,降低实体经济运营成本。充分发挥财政杠杆作用,引导企业补齐创新领域短板,释放企业发展新潜能。
3、支持产业转移园区扩能增效。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支持我区开展“ 园区建设攻坚年”活动,加快推进合作共建第一期项目新工业大道西段和通用厂房建设,动工建设第二期项目,积极谋划第三期建设项目,争取更多的项目纳入合作共建项目库。纵深推进与珠海市新一轮合作共建,不断完善园区生产生活服务配套,实现筑巢引凤,扩能增效,努力将万象工业园区打造成国家级的工业园区。
4、支持清洁能源产业。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创新财政支持政策,加大投入力度,重点支持核电、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支持阳江核电5号机组、中电建宝山风电场、中广核先进燃料工程实验中心建成投产,支持阳江核电6号机组、中广核南鹏岛海上风电、中节能阳江南鹏岛海上风电、光伏农业综合利用示范项目、阳江欧粤新能源等项目建设提速,打造国家清洁能源基地。
5、支持第三产业发展。按照“城乡即景、景即城乡”的要求,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重点支持构建以东平镇为核心的渔家文化体验组团和以东湖星岛为核心的休闲度假组团项目,加快东平景区景点升级改造,支持恒大珍珠湾旅游特色小镇建设,启动新洲地热特色小镇建设,支持大澳渔村创建国家级AAAA景区,支持阳江漆艺院和新洲北桂园创建国家级AAA景区,不断完善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旅游业振兴发展。支持阳东电子商务创业园加快建设,推动企业与知名电商合作,扩大产品线上销售。
6、支持发展现代农业渔业。一是加大优农惠农力度,大力支持农业资源丰富的乡镇如合山镇、北惯镇、大沟镇等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推进农业与第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继续大力支持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加快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开发补充水田、良政联围海堤达标加固工程等一批农田水利项目建设。二是大力支持渔业资源丰富的东平镇发展现代渔业,推广深海养殖,拓展海洋捕捞,更新改造钢质渔船50艘的计划。加快推进申报东平中心渔港二期工程、大沟三丫围避风港等项目。
(三)坚持全面绩效理念,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十九大报告特别提出了要建立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区财政部门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财政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明确工作定位和努力方向,完善各项管理措施,强化体制机制创新,运用新理念、新思维、新工作方法,跟踪中央和地方财政事权和责任划分等改革动向,进一步理顺财政与主管部门之间的关系,推动财政改革发展。一是继续推进零基预算和财政资金项目库管理,按照编制中期财政规划的要求,编制阳东区2018-2020年中期财政规划,落实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增强预算科学性和前瞻性。二是加强政府预算体系之间的统筹衔接,硬化预算约束,强化预算控制。三是加大财政资金统筹力度,定期清理回收财政结余结转资金、预算单位实有账户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四是推进财政投入机制改革,进一步推广运用PPP模式,促成一批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项目投资运营的示范项目,提高PPP项目落地率。
(四)坚持民本理念,大力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区财政部门将坚持民生理念,以《2018年阳江市阳东区十件民生实事》为依托,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1、继续提高底线民生保障水平。2018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30元。城镇、农村低保补助补差水平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513元、每人每月238元。农村、城镇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810元、每人每月1100元。孤儿集中供养水平提高到每人每月1570元,分散供养水平提高到每人每月940元。城乡低保对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救助比例提高到80%以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金每人每月500元。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每年1800元,重残护理补贴每年2400元。
2、继续大力支持开展脱贫攻坚战。按照“脱真贫、真脱贫”的标准,加大扶贫资金支持力度,推进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
贫工作,减少农村相对贫困人口不少于4600人,推进13条相
对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建设3个镇级社区康园中心。完成重度残疾人居家无障碍改造330户。
3、大力提升教育医疗卫生发展水平。一是加大教育资金投入,支持阳东新实验学校加快建设,新建红丰镇第二小学、北惯镇第二小学。积极发展城区幼儿园,扩大村级公办学前教育资源,逐步完善区、镇、村三级学前教育网络,争取年内创建成为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区。二是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480元。基本公共服务项目财政补助标准每人每年55元。支持推进红丰卫生院搬运建设。完成村卫生站规范化建设50间。
4、加强环境整治,提升城乡居民宜居环境。扎实推进我区省定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任务486户,完成9个乡村绿化美化示范点工程,同时做好农村垃圾处理,采用PPP模式整区推进村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大资金投入,支持玫瑰湖公园工程加快建设,支持南华路和滨河路市政工程建设。
(五)坚持廉洁理财,全面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加强财政监督,重点加大对财政专项资金、涉农补贴资金及“三公”经费的检查力度。完善财政投资审核工作程序,推进审核监督关口前移,进一步提高审核工作效率。深化政府采购管理制度改革,提升政府采购效率。加快审核会计管理改革步伐,更好维护财经秩序。积极打造阳光财政,继续推进财政预决算信息公开工作。加强反腐倡廉工作,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切实增强服务意识、改进服务作风、提高服务效能,努力打造财政部门优质新形象。依法接受人大监督,严格落实人大各项决议决定要求,积极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自觉接受审计监督。
(六)坚持稳健原则,强化机制约束,实现防风险和促发展两平衡
认真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行为和关于坚决制止地方以政府购买服务名义违法违规融资的相关规定,认真梳理政府购买服务、PPP 等投融资方式管理情况,进一步规范政府投融资行为,对违法违规举债融资问题进行自查自纠,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严禁通过融资平台公司等方式违法违规新增举债融资。妥善处理存量隐性债务,按照“分级管理、各负其责”的原则,逐项进行清理甄别,对确实属于政府支出责任的,通过转型为规范的PPP项目、改为利用预算资金安排、盘活相关土地资源等方式进行调整规范,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各位代表,风劲帆满图新志、携手筑梦正起航,我们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攻坚克难、奋勇前行,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富美阳东新征程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