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阳东区加强资源管理,通过集体资产上平台发包出租、“村企合作”开发留用地和发展集贸市场等形式,盘活用好集体资产,提高集体资产使用效率,确保农村集体资产不断保值增值。
发展资产参股型经济,村民共享集体经济红利
百年古村,焕发新生。
近日,大八镇周亨村举行土地流转承包费发放仪式。村民有序对账、签字,领取相应的土地流转金,共同见证和分享着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带来的喜悦。看着手里的“真金白银”,大家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
阳东区引导、鼓励村集体利用资源优势,折股量化,实施资产参股。大八镇周亨村委会牵头成立全市首家村级“土地银行”,通过“零存整贷”的方式将农户手中分散闲置的土地集中起来后,再流转给经营主体和种植大户,有效加快土地流转,发展特色产业。目前,周亨村300多户农户领到了租金,促进地“生金”人增收,带领更多群众实现共同富裕。
发展物业出租型经济,确保集体资产快速增值
阳东区支持、引导村集体唤醒沉睡物业出租,拓宽村集体增收共富渠道。如雅韶镇平岚村启动1700平方米的旧仓库升级改造建设仓库和商铺出租,每年为集体增收36万元。东城镇金村成功出租商贸城等物业,每年为村集体增收285万元。
发展助农服务型经济,拓宽村集体经济新路径
阳东区支持、鼓励国企与村集体组建服务公司,托管代耕土地、农产品产供销服务、环卫保洁、政府社会化服务采购等劳务事项以及劳务输出,增加村集体收入。如东平镇允泊村注册成立允兴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承接阳江核电厂区外的保洁、绿化维护等服务项目,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超10万元。阳东区供销社、金锋公司、村集体开展联营共营,有效打通多个镇村农资经营网点,发挥助农联村农资“稳定器”的作用,红丰塘围社等6个村级社2022年营收达60多万元。金锋公司联村带户运营“阳东乡味”体验馆,以“地方特产+线下体验+互联网”模式,收集并上架销售推广全区上百种农副产品,每月营业额35万元。
发展特色产业型经济,探索增收新途径
阳东区鼓励村集体围绕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小众型商品,吸引广大消费者。如大八镇茅塘村成立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竭力打造特色农产品“大八瓜咸”品牌,现已建成两座总储存空间 260平方米的“田头冷库”及100平方米的室内无尘晒场,每年为村集体增收30 至50 万元。于是,阳东抓好特色产业的发展,提升产品知名度,拓宽市场,也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发展乡村数字型经济,电商助力蹚出强村富民路
阳东区深入顺应时代、响应市场、接应网络,以电商为突破口,快速将数字化服务向乡村下沉。该区通过深挖自身产业优势和特色,把电商发展与培植壮大村集体经济相结合、与促进群众就业创业相结合,真正打通农村经济发展的“最后一公里”。
在红丰镇红丰村,村民修缮盘活办公旧址成立慧丰贸易公司,建立菜鸟驿站,每年为集体创收6万元。北惯镇彭村发展电商服务,通过与村集体合作收购营销农产品,每年为村集体增加经济收入6万元。大八电商产业园依托淘宝、阿里巴巴、微信等平台直接带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日均营业额达100多万元(含线下)。数字科技在乡村振兴中大展宏图,最大限度拓展致富版图。
村上有了“活钱”,就有了“底气”谈发展。
经过探索发展,目前,全区157条行政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超5600万元,比2020年(发展集体经济省级专项改革试点前)增加1700多万元;农村集体经济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142条,比改革前增加57条,其中年收入5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28条,年收入10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12条。
下一步,阳东将持续推动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化落实,组织全区91个机关党组织、198个两新组织党组织、157个行政村党组织在乡村振兴平台上融合三共建,导入资源、资金、人才,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注入“强心剂”。同时,继续完善政策措施,采取激励机制,实现“自我造血”,进一步探索建立市场化的运营管理体系,确保农村集体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带领人民群众走上乡村振兴的道路。
来源丨中国城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