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 > 乡村振兴
【凝聚青春力量 助力高质量发展】尹家俊:振兴乡村 不负青春
文章来源: 阳东发布    发布时间: 2023-05-06 09:59    浏览次数: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有责任有担当,青春才会闪光。”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特别推出“凝聚青春力量 助力高质量发展”专栏,集中展现我区优秀青年事迹,激励我区广大青年既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既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加快打造阳江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奋力谱写阳东现代化建设新篇章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图片

  尹家俊,广东江门人,现服务于阳东区驻红丰镇帮镇扶村工作队。2021年11月,站在毕业的人生路口,遵循内心深处“到乡村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使命的召唤,他毅然选择了与1000名大学生一同成为首批乡村振兴志愿者。

  图片

  01

  江门小伙讲了一口流利阳江话

  刚来到红丰镇时,尹家俊干劲满满,满怀激情准备投身工作。没想到,方言不通就是他面临的第一个、也是最大最长的挑战,很多简单小事没能和群众流畅沟通而难以落实,自己在一旁束手无策干着急,每次和同事去到村民家中访谈了解情况,却因为基本听不懂村民的话语,而显得像个局外人。

  图片

  这时,他意识到,必须调整心态、尽快解决问题。于是在思索时,他想起《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书中写到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也面临着“三关四难”,总书记一一克服,这给予了他莫大的鼓励和信心。既然“语言关”成为他来到阳江需要克服的第一大关,那就坚决克服它。很快尹家俊做出应对计划,在网上找来阳江话的教学视频学习起来,不怕口音不准,只管开口大胆说。他仿佛重新回到了“牙牙学语”的阶段,随时请教随时纠正,身边的同事领导也纷纷帮助他。随着越说越好的阳江话,尹家俊在工作中与村民的交流开始顺畅起来,拉近了关系,越发融入到基层的工作中。

  图片

  一年多以来,尹家俊走遍了红丰镇14个行政村。哪里需要我,我就到哪里去;哪项工作需要人,我就干什么。他主动走入监测对象家中探访,结合实际情况为其量身定制帮扶措施;在春耕时节,家俊加入麻汕村水利灌溉工程建设的队伍挥洒汗水;等到马铃薯收成,他又想方设法帮助岗表村村民进行销售;在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家俊亲身经历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在逐户帮扶的过程中,家俊了解到有一农户购买了许多黄皮果树苗,打算栽到自家的山头上,但是他腿脚有些不便,家中劳力不足。为了让树苗尽快栽种,家俊便发动志愿者和号召当地不少干部,组建起一支能干的志愿队伍,高效解决了农户的燃眉之急。类似这样的一件件小事还有很多,如果不去发现也许一直得不到解决,但尹家俊深信并坚决执行:群众利益无小事!能时常看着村民们在大家的帮助下露出灿烂的笑容,他也由衷地感到幸福。

  图片

  02

  “我们的乡村振兴短视频获奖啦!”

  短视频是时下快速传递信息的热门途径。在工作之余,尹家俊开始打磨起自己的摄影、剪辑技术。他把部分工作日常整理拍摄成小视频,发布到微信视频号、抖音、快手等平台上。一开始播放量很少,关注到的人还不多。家俊感到过气馁,但是仍坚持不懈改进排版、磨练技术,至今已发布20个小视频。

  家俊的执着渐渐有了回响。在2022年9月份阳江市农业农村局与阳江广播电视台主办的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首届广东(阳江)晒鱼节乡村振兴短视频大赛中,家俊以《“党群积分制”激活基层治理新动力》《“党建+经联社”引领村集体经济跑出加速度》两个视频,展示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乡村振兴成果,向大家分享乡村振兴好经验和好做法,最终分别获得了十佳作品的银奖和铜奖。

  后来,尹家俊还参与了2022年“爱上广东红”广东省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志愿宣讲视频展播活动的录制。在视频中,家俊作为主持人携手少先队员一起走进阳江阳东——在恩阳台独立大队活动旧址中追随革命先烈足迹,到阳江漆艺院领略百年文化传承,在阳江核电站赞叹时代科技发展,聆听基层一线青年的奋斗故事;引领青少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图片

  03

  化身“红小荔”成为老百姓的贴心人

  随着帮扶工作的不断深入,家俊认识到完成乡村振兴事业,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独木不成林,众人拾柴火焰高,家俊更加深入思考怎样才能发挥出志愿者团体的力量。

  这时,党的二十大在京开幕,家俊深受启发。新的理论就是新的强心剂,为打通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最后一公里”,加强基层青年的思想引领,组织服务队在社区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红丰“红小荔”志愿服务队宣传活动。志愿者们搬上小板凳,派发宣传册,与群众拉家常,用通俗易懂的大白话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传达到群众心里。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要想经济好,教育不能少。家俊等志愿者的工作拓展到了基础教育领域。作为阳东区乡村振兴志愿者服务队队长,家俊更要有这样的思想觉悟,身先士卒。汇集多位队员的想法和建议,服务队建立了第二课堂志愿服务项目,重点关注改善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乡村振兴志愿者以第二课堂等形式,协助当地老师授课,并依托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和镇政府的资源,吸引带动社会捐赠,举办校友回校活动。身为负责人,家俊与大家一起熬夜、讨论、考察、借鉴、创新,成功使得本项目在2022年“益苗计划”——广东志愿服务组织成长扶持行动暨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脱颖而出,获得了省级项目扶持资金。未来项目的落实,也能够有更多的支持力量。

  图片

  回顾这一年多的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无论是下乡探访、田间考察、政策宣讲、宣传教育,还是练习口语、唠嗑家常、记录民意,每一件平凡的事情都在家俊的记忆和生命中留下无法消散的烙印。时间很短,愿望很大,家俊知道付出不会马上取得成效,但是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乡村振兴事业有志愿者的青春足迹,作为当代团员青年,家俊无比自豪。现在与未来,家俊同志都将牢记总书记嘱托,在工作中不畏难,不惧苦,秉持初心、脚踏实地,以青春为笔,一笔一画绘就出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之歌和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