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阳江市阳东区东平镇人民政府镇长陈康专访
时间:2022-02-21
访谈摘要:东平镇人民政府就如何在全面抗击疫情中推进东平经济社会稳步发展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及取得的进展进行交流。
文字实录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主持人 。今天来到我们栏目现场的是东平镇人民政府镇长陈康同志。陈镇长将围绕东平镇实施“能源大镇、渔业重镇、旅游强镇、宜居名镇、生态美镇”这一主题,就东平在全面抗击疫情中推进东平经济社会稳步发展方面与大家进行交流。陈镇长,欢迎您!
陈康: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非常高兴今天能通过这次访谈跟大家进行交流。
主持人:2020年,全国上下都爆发了新冠肺炎疫情,同年8月,中国率先在国际上取得防疫的胜利。陈镇长,请您介绍一下在疫情中推进东平经济社会稳步发展的工作情况。
陈康:好的。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东平镇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标对表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区工作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实施“能源大镇、渔业重镇、旅游强镇、宜居名镇、生态美镇”发展战略,全镇各项事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主要做了七方面的工作:
(一)蓬勃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近年来,我镇经济实力稳步增长,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在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东平镇上下一心,攻坚克难,在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全力推进复工复产,恢复全镇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推动经济回暖上升。2021年,全镇共完成工农(渔)总产值210.66亿元,同比增长13.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5.9亿元,同比增长8.37%;固定资产投资10.0843亿元;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563万元。
(二)转型升级,产业质量不断提高。阳江核电站6台机组平稳运行,中广核先进燃料研制中心、中广核研究院热室设施建设项目建设提速推进,华能风电项目机组并网发电稳步推进。2021年,阳江核电上网电量达492.15亿千瓦时,创历史新高;华能风电上网电量达3.22亿度,产值1.88亿元,同比增长了17.5%。农渔业发展迅猛,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加快发展,通过直播带货和对接网络销售平台等形式打通销路,经济收入显著提高,东平渔港仓储物流加工服务基地填海项目顺利竣工验收。第三产业蓬勃发展,珍珠湾景区、大澳渔村、鸳鸯石公园和飞龙寺等各大景点不断完善升级,大澳渔村荣获“国家级最美渔村”、“广东省美丽乡村特色村”、“阳江市十大最美森林乡村”称号,并入选全省首批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和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021年,东平镇入选第二批广东省旅游风情小镇。
(三)成效显著,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东平镇深入推进城镇化建设,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寿长河东平段污染防治和海蓢河中小河流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
(四)攻坚克难,脱贫攻坚圆满成功。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和区关于脱贫攻坚的各项决策部署,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瓦北村摘掉“贫困村”帽子,还陆续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民主法治村”“广东省十大文明村”“广东贫困村创建名村”“阳江市十大文明示范村”。
(五)初心为民,人民生活逐步改善。过去五年,我们始终坚守初心使命为民担当尽责,着力解决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民生福祉得到大幅改善。东平中学小学教学楼建设工程有序推进,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东平文化事业呈现繁荣稳定、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信访维稳工作抓好抓实,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长效推进,应急管理工作全面加强,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六)守土尽责,疫情防控成效卓著。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镇快速响应中央的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区委的工作安排,准确判断形势,采取有力措施,疫情防控取得了显著成效。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下,东平镇坚持稳中求进,扎实做好“六保”工作、全面落实“六稳”任务,在疫情影响下开创了经济社会逐步回暖、稳步提升、快步向前的新局面。
(七)深化改革,行政效能不断提高。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取得实效,有效承接基层管理迫切需要的县级行政职权。商事登记注册便利化大力推行,农业农村各项改革稳步推进,政务公开不断加强,“七五”普法工作顺利完成,法治政府建设取得实效,政府行政效能和公信力进一步提升。
主持人:从刚才陈镇长的介绍中,我们了解到东平在疫情期间稳步推进经济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那么东平在未来的发展,又有什么计划呢?
陈康:好的。今后五年,我镇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省委“1+1+9”、市委“123+N”工作安排,紧紧围绕区委“1+3个3”“阳江融湾、阳东先行”工作思路,积极把东平镇打造为能源大镇、渔农重镇、旅游强镇、宜居名镇、生态美镇。
重点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做优做强实体经济
提效增速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围绕建设“能源大镇”的发展战略,积极对接国家重大能源战略布局和特色鲜明的新能源产业集群,推动清洁能源产业布局不断优化。
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以打造旅游强镇为建设目标,依托丰富的滨海旅游资源,重点发展滨海休闲旅游业,扎实推进大澳渔村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工作,积极引进适宜的知名品牌产业进驻东平,扩大景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打造集休闲旅游度假、观光娱乐和特色美食等于一体的高品质海岸区,把东平打造成为中国滨海旅游度假的重要目的地。
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实现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线下“一窗受理”和线上“一网通办”,厘清职责权限、提升服务效能。
(二)强化提升城镇建设
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解决东平缺水问题。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谋划推进G228国道东平段路段改造升级、镇区主干路网建设及海蓢桥重建,构建区域一体化综合立体现代交通体系。
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巩固提升创卫成果,落实执法部门职能,持续保持高压态势,深入开展“六乱”整治行动,大力整治“两违”问题,长期有效地杜绝镇内的乱拉乱挂、乱摆乱卖、乱搭乱建等行为,持续深化环境综合整治,切实提升人居环境。
(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把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好”。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做好扶贫资产管理及扶贫产业后续帮扶工作。
把富民产业“发展好”。有效利用我镇临港优势,注重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经联社为主体,集中力量盘活村内闲置资源,大力推动远洋渔业、深海网箱养殖产业发展,提高渔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推广以北环网红赶海聚集地、口洋莲藕、珍珠湾浴场、飞龙寺、大澳渔村为主的精品旅游路线。
把美丽村镇“建设好”。一是坚持科学规划,加快推动圩镇与村庄一体化发展。二是聚焦实施“九大攻坚”行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扎实基础。三是深入落实“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四是继续加强村容村貌整治提升工程,巩固“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成果。五是扎实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工作。
把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好”。围绕把乡镇建设成为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大力发展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险、劳动就业、文化体育、慈善等社会事业。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动员社会各界参与社会经济、慈善公益、医疗救助和志愿服务等帮扶活动。
把党建引领作用“发挥好”。办好农村的事情,关键在党。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入实施新一轮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以高标准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切实发挥第一书记的作用,培养成为建强基层党组织、推进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
(四)持续改善生态环境
狠抓污染防治工作。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持续推进寿长河东平段、海蓢河等重点流域治理,坚决落实各级环保工作指示要求,管护好全镇河流生态环境。积极整合镇区力量,深入推进“港长制”方案落到实处,加快建设智慧渔港,全面提升渔港信息化管理水平。
(五)大力发展民生事业
推进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发展。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进健康东平建设,完成东平镇新卫生院异地搬迁升级改造。巩固疫情防控成果,落实疫情防控常态化举措,把好疫情防控的各道关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加强镇区宗教事务和宗教场所的有效管理,抓好宗教领域的意识形态工作。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多措并举做好稳定和扩大就业工作。夯实“我为群众办实事”理念,扎实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和全民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计划。
加强平安东平建设。落实重点领域的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工作,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从源头上有效减少和避免各类社会矛盾与问题的发生。积极探索信访维稳治本新思路,全力抓好安全生产,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东平、法治东平。
(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坚持政治引领,提升治理能力,加强依法行政,打造廉洁政府。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谢陈镇长今天和大家进行的在线交流。让我们一起期待东平镇在未来的发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再次感谢陈镇长的到访,今天的在线访谈到此结束,我们下期再会。
陈康:谢谢主持人,谢谢各位朋友,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