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既要为投资者提供良好的经营条件,更要帮助投资者消除后顾之忧,子女入学便是其中之一。近年来,阳东区统筹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实施企业外来用工子女入学便利化改革,用心助力企业员工子女“上好学”,以教育“软实力”筑强营商环境“硬支撑”,为企业解决了后顾之忧,进一步擦亮阳东产业园区营商环境金字招牌。
2月13日,元宵佳节后,阳东区金湾学校沉寂许久的校园迎来返校的学生们,学校门前热闹但井然有序,孩子们背着书包依次步入校园。
三年级(1)班的蔡詠翔同学来自台湾台中市。2023年,他随着父亲蔡世扬工作调动,和家人一起来到阳东定居。蔡世扬从台湾来大陆工作生活已经24年了,此前还在东莞市和嘉兴市从事相关工作。在阳东定居的两年,他见证了阳东产业园区的快速发展。
“初期的时候园区很多工厂还在开发当中,所以基础建设都不够齐全。不过经过两年的发展,园区的道路已四通八达,夜间照明设备和监控设备也较为完善,满足就业人员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阳东佑盛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主管蔡世扬说。
二年级(4)班侯奕杰同学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其父亲侯建生告诉记者,三年前来到阳东定居时,曾犹豫要不要让孩子来工作地点就读。
“我考虑让孩子来这边读书之前也是有顾虑的,因为我自己如果到外地工作,小孩留在老家读书就会成为一名留守儿童,这可能会导致我没有办法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也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在阳东当地政府的政策扶持下,我通过公司申报,就成功解决了小孩的入学问题。”广东欣科兴五金制品有限公司车间主管侯建生说。
阳东区金湾学校是珠海市金湾区对口帮扶阳东区的重点项目,是阳东产业园区的配套教育工程。学校占地约4.1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24万平方米。该校是阳东区教育局直属义务教育阶段非寄宿制公办小学,现有一至六年级32个教学班,学生近1400人,其中外来工子女330多人,占比21%。
金湾学校校长李芬爱表示,外来工子女转学来,确实会出现不适应的情况,为让学生顺利融入学校学习和生活,金湾学校多管齐下解决这一难题。
“一是采取结对帮扶措施,班主任安排本地学生与其同桌,并在初到学校初期的几周帮带着他们。二是加强家校合作,班主任通过电话访、家长到校访,甚至家访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了解学生在家里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指导家长如何正确教育和引导孩子顺利度过不适应期。三是建立心理健康辅导机制,安排心理老师对外来工子女进行心理评估和跟踪,及时发现并解决他们在适应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金湾学校校长李芬爱说。
这些针对性的措施,让金湾学校得到了外来工子女的家长们的认可。
“我觉得金湾学校设施齐全,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师资普遍年轻化,对教育也很有热情,教学严格仔细,育人为主,课后的社团也比较多元化。”阳东佑盛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主管蔡世扬说。
“金湾学校的教育环境还挺不错的,报名之前我们就进学校看过,环境优美、配套设施相对齐全,师资比较雄厚。在与孩子的沟通后也发现,老师平时对孩子的成长、学习都比较负责任。”广东欣科兴五金制品有限公司车间主管侯建生说。
此外,为了抓好外来工子女们的教育,让他们更好融入校园生活,金湾学校通过“分层教学”“学习小组”“体验活动”等措施,让办学成效更上一层楼。李芬爱表示,后续将主动做好服务,共同营造关心关爱企业职工随迁子女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
“在目前,我们学校的教育理念、教育效果都能满足园区对教育的要求。未来,我们会加强跟园区联动,充分了解园区家长的需求和学生的需要,利用好园区的育人资源,为孩子们健康成长搭建更优的育人平台。”李芬爱说。
近年来,随着阳东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企业员工逐渐增加,子女就近入学成了企业员工最关心的问题。为解决好企业职工的后顾之忧,用教育“软实力”筑强营商环境“硬支撑”,阳东区进一步优化辖区营商环境,帮助企业留住人才、稳定职工队伍。通过新建阳东区金湾学校,扩大区域优质教育资源,以北惯镇区及工业园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为主要招生对象,不仅有效破解产业工人子女教育难题,更有助于缓解阳东区学位紧张的状况,丰富区域内的高质量学位和优质教学资源,为阳东源源不断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