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工程”】破局与重塑,深化国企改革的阳东实践
文章来源: 阳东发布    发布时间: 2025-04-01 09:29    浏览次数: -

  2022年下半年,阳东区为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提升国企核心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刀阔斧地启动了国企改革行动,将区属一级企业由原来的 17 家整合组建为 5 家。如今,两年多时间过去,改革后的五家区属国企进展如何?它们又是怎样在各自领域提升核心竞争力,焕发出新的活力?带着这些疑问,我们深入走进这几家国企,探寻改革背后的故事。

破局,完成“17进5”组合赛

2021年

阳东区属17家国企当年营收10.4亿元

净利润196万元

17.6亿元的资产总额比起来

净资产收益率可以忽略不计

规模小、效率低下、业务单一、亏损严重

很多地方存在的国企通病

在阳东一样也没落下并长时间备受诟病

如何破解这些问题

阳东区国企改革的路将如何走

  2021年初,刚来阳东工作不久,时任阳东区委副书记、区长的李坤,高度重视国企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李坤认为,相比一般的企业,国企具有双重属性,既是市场化的主体,又能很好地体现地方经济发展的全局意识,企业能够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有效完成行政机关无法实现的目标,具有重要的“差异化”功能,也就是财政“第二只手”的作用。

  图片

  阳东区区属国有企业改革工作座谈会 资料图

  经过深入的调研,阳东区委、区政府正式将国企改革列为重点工作,并在2022年1月的阳东区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提出:充分激发国企发展活力。进一步赋能万象、金锋两家区属重点国企,注入企业发展所需的经营资质、优质资产等要素,鼓励企业拓展各种经营,主动参与市场竞争,推动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稳步推进国有企业重组升级,完善公司治理,增强自主发展能力。

  经过认真摸底调查和半年的精心准备之后,2022年7月,阳东区委、区政府正式印发出台《阳江市阳东区国企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自此

一场涉及17家国企去留

600多人安置

数十亿国有资产重组的改革

开始进入“深水区”

  “几艘小帆船拼在一起成不了航母,简单堆砌不行,必须有科学的方法和完善的制度,才能使之具备航母的功能。”阳东区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重新组建过程中,阳东区高度重视制度建设,积极发挥人员、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推动企业找准定位和主攻方向,朝着做强做优做大的目标前行。

  图片

  阳东区区属国有企业揭牌仪式 资料图

  循着这个思路,2022年阳东在摸清国有资产 “家底” 的基础上,按照资产同质、经营同类、产业关联的原则,通过股权合作、资产置换等方式,将原来17家区属一级企业成功整合组建为阳东区金锋城市投资运营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金峰集团)、阳东万象置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万象集团)、阳东区东鸿城市建设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东鸿集团)、阳东区食品集团有限公司、阳东区扬东资产经营有限公司5家企业集团,并按照实施方案明确各企业主营业务职责,推动五大国企功能互补、错位发展,构建起更具活力与潜力的 “1+5+N” 国资发展格局。

2023年6月28日

阳东区5家重新组建的

区属国有企业集中揭牌

标志着阳东区国企改革重组发展迎来新起点

重塑,正在成为财政“第二只手”

改革重组后的国企如破茧而出的蝶

振翅新生

以更轻盈的姿态搏击市场风云

  如:万象集团以“园区基础设施开发运营+园区管理+园区服务”为三大主营业务,全面负责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阳东产业园区的开发运营。集团现有员工45人,下设6个部门以及4间全资子公司,2024年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20%。

  图片

  阳江阳东产业园区

  金锋集团现有干部职工93名,下设9家直属企业,不同业务类型由不同经营范围子公司进行运营。2024年集团营业收入超1.1亿元,与企业改革前2021年营收相比,翻了至少3倍。

  重组后的国企从人员架构到业务板块都进行了重新梳理,不管是内部管理还是主营业务,都有着更清晰的发展脉络和目标。

  以金锋集团为例,目前,金锋集团已经配齐配强了领导班子和建立了企业党组织,完成了阳东鸿泰市政工程投资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的股权无偿划转和人员整合分流,也接收了区无偿划转的部分资产经营使用权,同时,完善了公司内部管理制度,拓展了六大业务板块,促进企业竞争力得到明显提升。

  图片

  金锋集团运营的项目大澳渔村景区太空舱营地

  和金锋一样,东鸿同样在深入推进这些改革措施。“经过了近三年时间,与改革之前相比,现在公司内部机构更加完善,队伍建设更加优化,业务开展更加全面。我们深刻认识到,国企必须要主动走出去、积极找事干,才能有饭吃。”东鸿集团有董事长杨华松笑道。

  走出去的过程,东鸿集团聚焦 “工程建设 + 房地产开发 + 物业管理” 主业,在建筑领域持续深耕细作,不断挖掘新的发展机遇。通过新设子公司、引进高端人才和先进技术等有效方式,拓展工程咨询、测绘等业务,持续在建设工程领域开拓新的业务板块,逐步做强建筑全链条产业。

  图片

  东鸿集团施工现场 受访者供图

  与此同时,借力国企改革的有利契,目前五大区属国企的发展面貌不仅焕然一新,在聚焦主业的坚实基础上,5家国企还积极投身于“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等重点工作建设中,在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民生改善等经济社会发展一线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

  万象集团在不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大力改善园区投资和招商环境。目前,已累计投资30多亿元,在阳东产业园区建设厂房、宿舍、人才园、科创园、医院、学校等生产、生活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超70万平方米,致力于打造一个配套更齐全、管理更完善、产城融合更明显的现代化产业园区。

  图片

  阳江阳东工业园区内人才园抓紧建设 成伯伟 摄

  东鸿集团则主动参与到公共服务等乡村振兴建设中。据介绍,东鸿集团积极参与建设了阳东区共126条自然村的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和B5线风貌管控合山段项目工程,今年还将积极落实区委、区政府“供排水一体化”改革工作部署,做好乡村供排水配套设施,并提供相关服务,以实际行动彰显国企担当。

  图片

  美的湿地公园 成伯伟 摄

  以既有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为核心优势的金锋集团正积极参与建设阳东特色商圈,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

  目前,金锋集团正加速打造那龙河碧道、珍珠湾景区,精心运营了大澳渔村景区太空舱营地和珍珠湾“星空仓”旅宿,着力打造阳东特色旅游亮点,发展乡村休闲产业,提升文旅发展内涵。金锋集团还积极培育“公园+商圈”新业态,推进美的湿地公园驿站营地建设,年度吸引打卡游客约3万人次,实现招商增收约230万元,进一步激活了新的消费引擎。

  图片

  珍珠湾“星空仓”旅宿 谭文强 摄

  从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到城市重点项目的加快推进,从工业园区标准厂房改造再到城区文旅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序实施,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底,五家区属国企资产总额达41.1亿元,比改革前增长了53.21%

  两年多过去,如今五大国企正在成为财政“第二只手”的路上稳步前行。

  突破,成立产业基金让国企参投、民企扩产

  值得一提的是,借助重组后的国企之手,阳东更是马不停蹄地打造产业发展“强磁场”。创新实施“基金+招商”模式,引导万象集团联合相关企业共同出资发起设立粤西地区首只区县级产业基金——金航创投基金,通过“以投促引”“以投促产”的方式吸引绿能装备制造、新材料、低空经济等新兴、未来产业企业前来投资发展。

  该基金于2024年7月由阳东区属国企阳东万象置业投9资集团有限公司、阳江海伽阳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出资发起设立,管理人为珠海市金湾金航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总规模2亿元,首期规模5000万元

  图片

  图片

  阳东金航创投基金发布会 受访者供图

  截至2024年底,阳东金航基金团队共深入调研6家企业,最终成功参投1家企业——中山开通公司,参投金额1000 万元。被投企业已在阳东区注册法人主体——开通科技(广东)有限公司。

  据开通科技(广东)有限公司总经理田野介绍,公司主要生产销售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上的压铸件、欧美日铝合金和锌合金高端白色家电上的压铸件,以及欧美户外烧烤炉和大烤箱的核心零部件-旋塞阀、减压阀和智能系列阀门。目前,公司拥有近50项专利和10项发明专利,在业内凭借技术创新、品质管控、全球化布局等领域的突出表现,赢得客户和市场的高度认可。

  图片

  金航创投基金首批储备项目启动集中签约现场 李向东 摄

  公司在阳东租赁厂房约30000平方米,总投资约6000万元,投产后预计2025年产值达1亿元,税收可达到500万元。投产后,将新引入全自动生产线、智能检测系统和数字化工厂管理系统,通过新设备及智能化升级,预计年产量将增至2000万套压铸件产品,生产效率有望整体提升80%。

  据介绍,阳东金航创投基金是以股权投资形式投资开通公司,并以股东身份,为其在阳东扩产项目提供资金支持、资源对接、产业赋能、公司治理完善等方面的投后赋能服务。

  田野在采访中说,国企股东的参与,有力提升了开通公司的信用背书与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了金融机构及上下游合作伙伴对公司的信心,不管是从短期还是从长期来看,都有助于企业增资扩产,打开如海外新能源更大的市场。

  图片

  开通科技(广东)有限公司落户现场 受访者供图

  万象集团副总经理陈芳格介绍,在金航创投基金参投作用落地见效的基础上,2025年,阳东万象集团将与有关企业共同组建一支规模10亿元的产业投资基金,基金首期规模不低于2亿元。旨在以基金为支点,强化资本支撑,通过盘活存量、激活增量,挖掘优质项目,进一步助推阳东当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另一方面,为了更好的管理区属国有企业,完善国有资产和公共资产监管机制,去年10月,阳东区公共资产事务中心正式启用,主要承担区属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产权管理等工作,进一步理顺国资国企监管体制,加强对国企资产运营管理。

  图片

  阳东区公共资产事务中心揭牌成立

  今年2月28日,阳东区召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暨提升落实年工作会议,李坤一方面肯定了国企改革两年来取得的部分成效,另一方面对国企下一步运作提出了更高的期待。

  他表示,阳东区国企改革仍处于关键深化提升阶段,各国企应持续贯彻落实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方案,明确提质增效改革导向,不断推动企业持续改造升级,提升自主造血闭环运营能力,在增强国有经济活力的道路上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