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 区域规划
《阳东区红丰镇村国土空间集成规划(2023-2035年)》获阳江市政府批复
文章来源: 阳江市阳东区自然资源局    发布时间: 2025-02-18 16:43    浏览次数: -


2025121日,阳江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复了《阳东区红丰镇村国土空间集成规划(2023-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是红丰镇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

《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任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支撑红丰镇成为镇园协同发展的“市郊工贸强镇”、一二三产融合的“品牌农业名镇”、农文旅一体化的“田园风情小镇”。

《规划》要求严守国土空间安全底线。到2035年,红丰镇耕地保有量23.46平方公里(3.52万亩)、永久基本农田22.91平方公里(3.44万亩)、生态保护红线0.53平方公里(0.08万亩)、城镇开发边界3.37平方公里(0.51万亩)以内。用水总量不超过上级下达任务。重要河湖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国家和省下达任务。落实蓝线、绿线、黄线等底线,并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严格实施空间管控。

《规划》强调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以“三区三线”为基础,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统筹生态、城镇、农业三大空间。坚持城乡统筹、区域统筹,镇村统筹,着力优化资源要素配置规划形成“一心两轴联五区”的城镇发展格局。“一心”为红丰镇综合服务核心,是红丰镇镇域政治、经济、工业生产、商业服务核心。“两轴”为集镇南北岸拓展轴、城乡融合发展轴。“五区”为工贸融合发展片区、近郊休闲康养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特色乡村文旅区、生态农业发展区。推动形成“镇区—中心村—一般村”三级镇村体系结构,引导镇村体系逐步优化。

《规划》强调要支撑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基于镇域主体功能区定位,差异化优化自然资源配置,以镇区为重要载体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建设,完善镇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加强工业商贸项目用地空间保障,提升镇区综合承载能力,保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施。指引村庄规划以村为单元发挥好优化建设用地规模布局、统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的作用。强化宅基地、乡村产业项目用地保障,支撑乡村振兴发展。

《规划》强调要稳步推进镇村规划建设。发挥《规划》对镇村建设的引领作用,指引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低效用地再开发、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政策工具相结合。因地制宜编制村庄规划,引导村庄分类发展,强化宅基地、乡村产业项目用地保障。统筹镇村连线成片建设,建设美丽圩镇,修复田园生态景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分类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支撑乡村振兴发展。

《规划》强调要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和城乡特色风貌塑造。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落实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传统村落等空间管控要求,防止大拆大建破坏各类历史文化遗存本体及周边环境。加强重点地区风貌管控。

《规划》强调要夯实基础设施保障。做好轨道、公路等重大区域交通设施的空间预留管控,构建高效通达的综合交通网络。统筹保障水、电、气、通信、垃圾处理等各类市政基础设施,确保城市生命线稳定运行。高度重视城市公共安全,做好城市安全风险防控,加强人防、消防设施规划建设和重大危险品管控,增强抵御灾害事故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提高城市韧性,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安全、更放心。

《规划》强调要统筹自然资源保护利用。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统筹山水林田湖草自然资源保护利用与修复,实施各类生态修复,科学推进造林绿化工作,加快建设“绿美阳东”。加强矿产资源保护利用,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布局。

批复要求强化规划实施组织保障。红丰镇人民政府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多规合一”改革精神,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切实维护好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随意修改、违规变更《规划》。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健全工作机制,完善政策措施,做好《规划》印发和公开,统筹编制详细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要强化社会监督,提升国土空间规划、建设、治理水平。《规划》实施中的重大事项要及时请示报告。



阳东区红丰镇村国土空间集成规划(2023-2035年)-简本.pdf

阳东区红丰镇村国土空间集成规划(2023-2035年)-土地使用规划图.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