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疫情防控专栏
疫情管控区就医,韶关、阳江“大白”有暖心做法
文章来源: 阳东发布    发布时间: 2022-03-21 10:32    浏览次数: -
  疫情管控区

  实行的是严格封闭管理
  如何满足管控区内市民就医需求?
  韶关、阳江“大白”有暖心做法
  ▼▼▼
  
2岁女童40℃高热
韶关市妇幼保健院全程闭环诊治

  韶关市民林女士居住的碧水花城小区是疫情管控区,家里只有她和2岁双胞胎女儿。

  “几天前,小宝就有间断的低热,不过没有明显的其他不舒服。但到了3月16日中午,孩子出现高烧,达40℃。”林女士立即给孩子吃退烧药,一个小时过去了,孩子的头、身上依然滚烫。

  图片


  一个人带着俩孩子的林女士非常担忧,马上电话联系了社区工作人员,社区医生很快上门诊治。社区医生看过后,孩子仍高烧不退,建议转到医院诊治。

  很快,林女士又接到韶关市妇幼保健院的电话,说救护车即将到小区。转眼间,穿着防护服的韶妇幼“大白”就来到了林女士家,经过认真细致地对孩子检查与评估,认为适宜转运到医院进一步诊治。

  转运到医院后,医护接诊了这名孩子,经过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与处理,孩子退烧了。带着继续治疗的药物,暖心的韶妇幼“大白”送孩子回到了家。这是韶关妇幼保健院对封控区就医儿童实行全流程闭环管理的一个缩影。

  图片


  3月18日,林女士接到医院的回访电话,进一步指导用药和注意事项。回访中林女士说:“现在孩子没有发烧了,精神状态很好。当时我看到小宝撕心裂肺地大哭,心里好难过,不知该如何是好。在我特别无助的时候,是政府、社区、医院给予我帮助。这次经历让我真真切切感受到疫情无情、人间有爱!感谢大家!”

  作为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内非新冠肺炎患者专科定点救治机构,为了满足该区域患病儿童就医需求,全力保障儿童的健康与生命安全,确保疫情下儿童医疗服务不“停摆”,让疫情防控有温度 ,韶关市妇幼保健院芙蓉院区启用“封控门诊”,全力为该区域患儿提供诊疗服务。

  “政府、卫健部门给出的救治指引非常清晰,我们操作起来非常便捷,而且患儿家属非常配合,给了我医患鱼水情的感觉。”儿科主任谭志勇对于近日的救治工作有感而发。

  截至3月18日中午,韶关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从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接诊10例发热咳嗽的患儿,在医院专用留观室治疗,恢复良好后闭环送回家中。


  
5.7斤,母子平安!
阳江市人民医院闭环转送孕妇

  “母子平安!”3月16日上午11时45分,阳江市人民医院综合病区产房传出喜讯:一个体重2.85公斤的健康男宝宝呱呱落地!

  当天早上7时许,住在疫情管控区伴湖豪庭,怀孕40周的许女士突然出现轻微腹痛和先兆临产征象。
  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上门和联系市人民医院,并由社区防控组派出120救护车,进行闭环转运。

  她意识到:宝宝可能要出生了,家属马上联系社区防控工作人员。


  救护车直接开到许女士家楼下,许女士在老公的搀扶下坐上了救护车,“当时因为我大着肚子不方便扣安全带,救护车司机提醒我老公要扶着我,一路上开车都特别平稳。”许女士说,这些都让她感觉十分温暖。

  许女士已经怀孕40周,当天正好是她的预产期。此前,社区防控工作人员已经和她取得联系,由阳江市卫健局成立多部门协作的封控区、管控区孕妇人员信息群,随时掌握孕妇情况,一旦出现生产征兆立即多部门协作闭环转送至医院生产。
  图片

  8时10分,救护车将许女士送到早已准备就绪的市人民医院综合病区(隔离病区)产房,医护人员查看许女士的情况,发现宫口已开两指,于是马上为她助产。

  与此同时,医院新生儿、B超室、麻醉科等医护人员也已准备就绪,以应对突发状况。该院产科主任朱瑞珍全程指导医护人员助产,以保障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

  参与接生的产科医生郑东来介绍,在综合病区产房接生与平时在普通产房接生完全不同,医护人员须穿防护服“全副武装”为产妇接生,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又要保护好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为应对产妇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出血、新生儿窒息等突发情况和风险,医护人员还提前准备好相关抢救物品和设备。
  图片

  经过3个多小时的“生产”,许女士终于顺产诞下一名男宝宝。“非常感谢社区防控工作人员和市人民医院医护人员,为我和宝宝做出的努力,保障了我们的安全。”看着怀里健康可爱的宝宝,许女士十分激动。

  生产期赶上疫情防控,刚开始许女士还有些担心,但社区防控工作人员和市人民医院医护人员的迅速反应又让她充满安全感。

  在非常时期、非常环境下顺产诞下宝宝,对许女士来说是一份珍贵的礼物。她希望儿子平平安安健健康康长大,也相信阳江必定能早日战胜疫情!

  图片


  来源 | 南方+客户端 阳江日报 阳江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