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红丰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市委“433”工作安排、区委“1+3个3”工作思路,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进一步抓重点、补短板、抢节点,有效推进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商贸行业发展稳中有进。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环境,我镇规上企业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拉动作用,工贸行业呈现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今年1-10月,全镇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为2.57万,同比减少6.12%,累计完成率108.4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7320.4万元,同比增加5%。同时,我镇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培育智能电器、五金、木器制造等本土优势企业,抓好企业“小升规”培育工作;加大限上企业挖掘和培育力度,引导小微服务类企业做好转型限上准备;积极开展企业服务网格化工作,为企业提供长效化、常态化服务,切实解决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推动企业稳定生产、达产、扩产。今年以来,全镇新增限下转限上企业2家、个转企3家,新增纳税主体154家。此外,我镇致力于广东省创新型专业镇的创建工作,顺利入选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关于“百千万工程”第二批专业镇建设名单。
(二)农业经济保持平稳发展。加快推动垦造水田项目,目前塘角村、红丰村共421.37亩垦造水田项目已验收。加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目前已完成春播、夏播6.14万亩,占总计划数100%。大力推广丝苗米、菠萝蜜、澳洲坚果等本地特色农产品,打造红丰本地现代农业“三张名片”。积极推动漠阳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争创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在漠阳香水稻种植示范基地建成水稻烘干中心和阳江市首个现代化育秧中心。推动汇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创建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积极打造红丰菠萝蜜区域公用品牌。成功举办第二届菠萝蜜展销暨仲夏美食荟,累计销售额达80万元。
(三)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国道G325线(红丰段)征地拆迁任务已基本完成,现正在加快推进建设中。凤凰路与新国道G325连接线的建设工程目前已开工建设。红丰镇江春路(镇政府路口至钓月路口段)改造工程已完成建设,较好地解决镇区交通拥堵问题。漠阳江中下游综合治理工程(红丰段)已基本完成,目前正在进行验收准备工作。珠西南外环配套500千伏线路工程、红丰镇110千伏输变电站建设项目的征地工作已完成。此外,有序推进那望桥危旧桥改造项目、塘载四村村道硬底化项目、塘角路口至塘坪马尾村车道单改双等农村道路升级改造项目、垃圾中转站建设项目等。
(三)重点工作有力推进。利用省首批镇村国土空间集成规划编制试点、省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的契机,进行建设用地整理,为全镇拓展发展空间,现镇村国土空间集成规划方案已通过专家评审、镇人大会议审议等程序,待区城规委会通过后实施;省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方案已报市自然资源局开展专家技术性审查。大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攻坚行动,重点开展主干道、主街道沿线和市场周边的“六乱”专项整治,推进实施智治红丰项目,利用智能化设备对不文明行为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及管理,打造红丰数字化治理模式。持续优化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美丽示范主街、美丽绿道、绿美生态小公园等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积极推动绿美红丰生态建设,组织开展种植“巾帼林”“人大林”“商会林”等活动,共种植紫花风铃、黄花风铃和小叶榄仁等苗木3863棵。大力推进农村新型集体经济试点改革工作,依托强镇富村公司平台,整合资金和土地资源,利用6万平方米集体留用地建设乡村振兴产业园项目,目前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全力推进典型村创建,加快推动红丰村农商旅示范街、红丰村田园风光综合体、崩甘至牛场村前机耕路硬底化等示范村建设工程;全方位开展红丰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三清三拆”,今年以来共清理整治破旧泥砖房703座,并按照“四个一”标准推进村庄绿化美化工作。
(四)重点改革及民生实事落地见效。红丰镇中心幼儿园迁建项目已完成并投入使用,切实提高辖区内学前教育质量。探索推进医养结合项目,今年5月镇医养结合服务中心正式运营,镇敬老院老人均已迁入服务中心,项目的推进初见成效。高标准完成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设置“八室一厅”,打造“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有效形成“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平台。深入推进党群积分制和乡村治理积分制,搭建起红丰镇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积分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全镇通兑模式,充分调动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等工作的积极性,营造党群共治良好局面。
二、存在问题
今年以来,我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一是经济发展动能不足,缺少大项目、大产业、大企业支撑,镇域经济总量偏小。二是基础设施短板较多,镇区路网不完善,污水管网空白区较多,排水管道、泄洪设施不完善。三是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村集体资源少,可经营性资产不多,集体经济发展渠道和方式单一。
三、2025年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镇将锚定“商贸兴旺、宜业宜居”目标定位,坚定推进“一核连三带”发展战略,全力推动红丰高质量发展。
(一)全力激活镇域经济发展。一是做强商贸经济。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培优育强本土优势企业,加快完成企业“小升规”“限下转限上”目标。深入开展企业服务网格化工作,做实做细支持和服务本土企业发展工作。做强本地商超、零售和餐饮等行业,重点谋划打造商贸特色街区、夜经济街区、文创园等项目,进一步刺激居民消费需求。二是全力招商引资。盘活闲置资源资产,支持打造中小型加工企业、精品民宿、特色农家乐等,拓宽群众致富路径。加快建设乡村振兴产业园、商贸集散基地等平台,带动全镇批发零售、物流运输、餐饮服务等行业发展。三是拓展发展空间。抓紧完成镇村国土空间集成规划编制工作,在优先保障农村住宅、基础设施、乡村振兴产业项目的前提下,谋划建设红丰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基地,形成集中连片的产业空间,充分释放镇村存量建设用地价值。
(二)着力打造美丽圩镇样板。一是深入推进城镇建设。坚持镇村一体规划、一体建设的城建思路,实现镇村统筹联动发展。对标对表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标准,加快推进美丽示范主街、绿美生态小公园、美丽绿道等基础设施升级改造项目,全面提升镇区宜居品质。二是继续完善交通网络。有序推进新G325国道红丰段以及镇主干道与新G325国道之间连接线项目,构建“两纵两横”交通网络,进一步拓展镇区发展空间。三是持续开展环境整治。常态化开展镇区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加快完成智治红丰数字平台建设(一期)项目,着力打造干净整洁有序的圩镇环境。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
(三)大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一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完善镇、村网格“田长制”,加大垦造水田管护力度,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底线。深化构建红丰本地现代农业“三张名片”,推进丝苗米、菠萝蜜、澳洲坚果等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建设,打造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区。二是壮大农村集体经济。通过分类施策、深挖资源、补齐短板等多种措施,持续抓好塘角、岗表等村委会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试点工作。依托强镇富村公司,统筹、整合镇域内分散的资源资产,积极引进专业化企业合作运营,显著提高各村集体收入。三是推动文旅增颜提质。全力打造红丰文旅融合观光点,积极推动望海岭生态旅游区(粤西林果基地)申报3A景区。深入挖掘本土历史文化,加快推进麻汕古圩(二期)改造建设工程,打造疍家文化特色美丽乡村。四是深化典型村创建。持续抓好红丰村典型村建设工作,结合全域土地整治项目,高标准编制红丰村创建典型村规划设计方案,盘活村庄闲置用地,推进拆旧村建新村项目,打造成具有农产品交易集散地、田园观光旅游、滨江休闲场所等功能的示范村。
(四)强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一是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加快推进乡村振兴人才驿站(二期)项目建设,建强基层党组织服务阵地。完善“长者饭堂”和医养结合试点服务体系,扩大老年群体的受益面。二是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全力配合完成区属国企收购红丰自来水厂工作,稳步推进农村供水“三同五化”改造提升。实施23条自然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不断提升美丽乡村建设覆盖面。三是提高农村医疗水平。深化红丰镇卫生院医养结合试点,积极争取资金实施医养结合改造二期工程。持续完善村级卫生站,建设老年病专科、中医颈椎腰腿痛专科等特色科室,切实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阳江市阳东区红丰镇人民政府
2024年1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