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东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情况汇报
文章来源: 本网    发布时间: 2025-01-27 09:17    浏览次数: -

       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我局认真按照区委“1+3个3”工作思路,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高标准实施“百千万工程”、绿美阳东、优化营商环境目标任务,全力促进城市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升级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工作情况

       (一)突出党建引领,推进城市管理全面进步

       一是不断加强政治建设。我局坚持落实第一议题,始终把政治理论学习摆在首位,年度学习第一议题42次,组织中心组学习12次,定期召开支委会和支部党员大会50余次,专题研究党建工作4次,不断夯实理论基础,提升履职能力。

       二是党建工作持续提升。持续巩固党纪学习教育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不断推进政治理论学习教育常态化。认真开展三共建工作,结合座谈交流、实地走访等方式积极联动结对党组织,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紧密配合龙山社区“大党委”工作,迅速解决社区排水不畅、路面积水等问题,为人民群众增添福祉。严格按照发展党员流程培养发展1名预备党员,转正1名预备期满的党员,同时积极开展组织生活,严肃执行机关党委委员的补选工作。

       三是坚持管党治党从严从实。严格执行“一岗双责”,年度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24份,及时更新和完善党风廉政建设相关制度和文件,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积极开展开展党规党纪教育学习,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强化廉政教育。严格执行谈心谈话制度,年度开展谈话提醒770人次,不断强化政治生态建设。

       四是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认真按照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相关要求开展工作,每季度开展意识形态专题研判会议,按质按量开展学习、领导调研、案例研判、新闻稿件报送等工作,同时牢牢把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和领导权,切实守好舆论阵地,不断推动意识形态工作和中心工作同部署、同落实。

(二)突出精细管理,城市治理水平提质增效

       一是全面整治城区“十乱”现象。以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重点工作,全面加强城区乱摆乱卖、乱搭乱建、乱拉乱挂、乱停乱放、乱堆乱倒、乱栽乱种等“十乱”现象的整治,结合制定的《局市容环境及违法建设整治工作方案》,坚持日常巡查和专项整治相结合的方法,利用“堵疏结合”方法,从早上七点至次日凌晨分三班分五大片区进行全天候市容环境大整治,确保城区市容环境有效改善。年度处罚占道经营25宗,依法拆除1302条侵占绿化景观交通视线的横幅宣传标语、1061个户外小型纸质广告牌、3个大型户外广告牌、32个灯杆公益广告、59个破损不规整广告牌,切实优化人居环境。

       二是重拳打击“两违”建设。将维护全区规划建设管理正常秩序作为重要工作来抓,积极深入辖区内对违法建设情况进行摸底排查和造册登记,同时接收区自然资源局移交关于巡查发现群众办理不动产权证有困难的案件。对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未取得《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建设的违法行为年度结案116宗,依法拆除违法建筑面积约6720平方米。

       三是狠抓城区大气和噪声污染治理工作。严把源头关口,做好国控站点周边市政道路升级改造工地扬尘污染控制,加强日常监督管理,组织人员对在建的施工工地和所有从事渣土运输的车辆进行专项整治,同时积极受理环保类投诉,按时按质处理完毕。

       四是落实城市道路违停车辆巡查执法工作。对城区主次道路共享单车乱停放问题进行多次执法巡查处理,年度立案5宗,扣押乱停乱放共享电动自行车约300辆,要求共享车辆企业现场整改约2298次。

(三)突出“百千万工程”,城市环境品位更高

       一是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稳步推进重点工作。工业园片区基础设施改造工程已完成十件民生实事年度任务,裕东一路、裕东四路、永兴一路、永兴五路等道路已开放通车,同时加快裕园二路、裕园三路、裕东八路用地报批工作。医疗废物焚烧处理工程(二期)项目以及阳东区城区公共资源有偿使用项目纳入年度重点工作项目,现已完成招投标。此外广博路建设工程、迎宾大道及延伸工程、广雅路污水管网修复工程正有序推进中。

       二是积极推进惠民项目。组织实施阳东区新江台大道安装防爬网工程,在新江台大道(凤凰中学段)中央隔离带安装防爬网约300米,进一步消除凤凰中学安全隐患。组织实施阳东一小周边临时道路和临时停车场建设工程,建成砂土路临时道路约280米、临时停车场1个,配套有绿化和路灯等设施,有利于缓解阳东一小附近的交通压力,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三是“微改造”交通拥堵点。谋划阳东区兴宁路建设工程和湖滨路交兴宁路和湖滨路交新江台大道交通信号灯工程,现正开展相关前期准备工作。同时通过对个别道路封闭掉头口、重新施划交通标线、完善交通标识等措施,以及积极参与道路摩电整治工作,不断改善城区道路交通拥堵问题。

       四是抓好项目储备。积极谋划为民项目,并积极争取债券支持,目前我局谋划的城区雨污管网建设工程、兴宁路建设工程等项目正进行立项工作,该批项目正加快申报2024年债券资金。

(四)突出精细管养,基础设施管理提档明显

       一是加强园林绿化养护。有条不紊地开展辖区内湖滨路、东风四路等21条主要道路的绿化进行花基绿化施肥、绿篱修剪、定期除草、清理枯枝枯叶以及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同时对东风四路进行专项绿化改造,通过分阶段对新种植苗木浇灌,切实抓好补种改种工作,年度修剪绿篱约180万平方米、清理杂草约48万平方米、修剪行道树2.2万棵。

       二是加强道路下水道管理。坚持每天对城区道路进行巡查,做好巡查日志,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年度用水泥修补路面372处约5248平方米;用沥青修补烂路191处约2345.5平方米;更换和修补砂井盖194处约233个;清理砂井2139处约10070个;修正和安装缺失防撞柱513处约1860条;修补人行道砖325处约2692平方米,清淤下水道42处约3830米。在城区多个位置加装了112个集雨井,对城区主次干道集雨井安装防坠网1400个,大大提升城市排水防涝能力。

       三是提高城市照明品质。进一步强化路灯维护管理,年度进行安全检查和巡查569次,完成处理隐患和故障1470处,确保设施安全。维修更换路灯具1719盏,更换电缆5400米,处理电缆故障点2900个,更换电气元件等材料6606件,切实提高了路灯照明的覆盖率,使路灯亮灯率达95%以上,确保路灯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行。同时为营造春节、国庆氛围,在阳东城区主干道、公园及广场进行了悬挂国旗和装灯饰亮化工作。

       四是推进环卫工作增效。加强城区环卫保洁力度,提高城区垃圾清运频率,以创新式引进15台电动小扫车与24台吹风机配合作业,年度清运垃圾约75000吨,切实做到垃圾日产日清。继续加强阳东区船尾石垃圾填埋场管理力度,目前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实行市场化运营,中标公司采用全量化工艺处理渗沥液,共2套机组,处理能力(按进水)300吨/天,出水水质达到标准;另外,填埋场满容封场后将阳东辖区的生活垃圾转运至江城区白沙固废处理环境园处置。同时完工阳东区船尾石垃圾填埋场新建盐泥填埋区工程,有效提升对固化物填埋的科学监管。

       五是加强城区公园基础设施管养。致力于加强公园管理,全力推进公园建设和公园美化、亮化工作,着重提升公园舒适度,定期对城区各公园内安全设施、健身器材、警示灯等进行日常管理维护,为市民创造良好的休闲娱乐环境。同时,致力于打造主题特色公园,在竹篙山森林公园建设特色花海景区,打造成为扫黑除恶主题公园及平安主题公园;在美的湿地公园建设健康运动跑道,完成打造成垃圾分类主题公园。

(五)突出营商环境,政务服务质量切实提高

       一是及时向企业和群众提供便利的答疑渠道和发证渠道,组建企业服务队伍,召开企业宣传会,积极组织工作人员上门提供业务指导和答疑服务,年度上门发放许可证522个,切实减少企业跑腿次数,大大缩短企业办事流程,营造了高效便民的政务环境。

       二是建立营商环境信访事项台账,做好企业服务月和挂点企业服务工作,保持畅通投诉窗口、举报信箱等沟通渠道,倾听市场主体心声,登记市场主体诉求,年度处理投诉信件4016宗,并及时回复,切实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回应,营造了畅通顺心的诉求环境。

       三是严格对照省住建厅《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执法常用流程和文书示范文本》通知文件要求,积极与市城管局沟通,继续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及时印发阳江市阳东区城市管理领域执法“观察期”制度工作指引(试行),让执法力量储备更足,为企业办事提供更有依据更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

(六)突出专项职责,各项工作任务高效完成

       一是积极推进绿美阳东建设。积极为阳东城区补绿增绿,通过认种捐种等形式,栽种黄花风铃等花树1485株,持续扩大城区绿网面积;高质量完成东风四路专项改造,绿化改造面积约21000平方米,同时每天安排工作人员修剪绿篱、绿化带,持续爱绿护绿。

       二是认真配合美丽乡村建设。积极助力推进“绿美阳东、宜居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全面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品质,多次联合雅韶、东平、合山等镇政府围绕“六乱”整治、村庄绿化等开展工作,期间派出280人次、56车次,全面提升了镇街环境整洁度。

       二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精神为指导,制定了局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及时调整领导小组,加强行业隐患执法力度,狠抓违建、城镇燃气、消防、建筑施工工业、交通安全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整治,守住安全底线,不断增强责任感与紧迫感。重点整治燃气和消防方面隐患,年度检查燃气企业以及经营商家54家,暂扣使用不明来源燃气瓶61瓶,对消防案处罚7宗。

       三是推动法治政府建设。进一步厘清我局权责清单,完成合法性审查147宗,办理行政应诉案件6宗,配合了司法局做好行政执法指导工作,及时公示阳江信用信息平台系统信息,“互联网+监管”系统事项覆盖率以及“双公示”完成率达100%。根据《阳江市阳东区人民政府关于调整部分区级行政职权事项的决定》将20项职权主管部门为我局的委托镇代为实施,与各镇签订委托协议书,明确委托职权的执法范围、权限和职责。

       四是做好台风及汛期防御工作。及时启动《阳江市阳东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防御暴雨应急预案》,通过采取加强城区路灯检修工作、巡查以及清理损坏户外广告牌、督促在建工程加固围蔽、清理城区道路及公园歪倒树木、修复破损市政道路、及时整治灾后环境卫生状况等措施,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坚强保证。今年以来切实做好防御台风和强降雨工作,期间共计出动2000多人次、500多车次,整改安全隐患500多处,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五是积极推进生活垃圾分类项目建设。提升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水平,5座垃圾分类箱房已落地调试完成,并顺利通过省第三季度垃圾分类工作检查考核,完成垃圾分类先进单位预选工作,在嘉和园小区全面推动垃圾分类精品示范小区建设,在广博园小区打造厨余堆肥实验点,在美的湿地公园创建垃圾分类主题公园。

       六是始终紧绷保密红线。深刻认识做好新时代保密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定期研究部署保密工作,及时开展保密培训,突出抓好涉密人员管理、保密部位管理、关键环节管理和网络安全管理,切实筑牢保密工作防火线。

二、存在问题

       (一)管理经费和人手不足。城管队伍人员有限,同时我局自2018年组建以来三次减少编制数量,现有的队伍难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城市管理任务,对一些偏远地区或问题频发区域的管理可能存在漏洞。另外,城市管理综合管理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维护、人员培训等方面,但资金往往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二)基础配套设施存在短板。城区建设市政道路、地下管网、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公共配套项目存在历史欠账等问题,我局开展的城市综合管理工作未能得到根本性解决交通拥堵、城市内涝等“城市病”。

三、2025年工作计划

       (一)继续做好创建工作。继续结合国家卫生城市和文明城市标准要求,抓好相关管理,常态化强化执法手段,持续增加宣传力度,进一步巩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提升阳东人均环境质量。

       (二)继续做好“十乱”整治工作。一是建立长效机制,利用疏导结合方式,在继续持续加大“十乱”整治力度同时,在市场周边划定区域实行农产品临时销售区进行分时段销售;二是加大城市管理环境执法方面的宣传力度,开展城市管理环境保护执法工作;三是深入推进整治城区“两违”建筑,坚决捍卫城乡建筑秩序;四是对阳东城区“十乱”现象进行全覆盖集中整治,通过专项行动改变城区违法现象。

       (三)持续加强基础设施管养。一是不断优化快速保洁队伍组建,创新保洁模式,提高城区整洁度;二是持续推进城区集雨井和防坠网安装进度,大力推进东风四路(裕东一路至沿海高速出口)排水整治工程和广雅路(迎宾大道至龙塘路)排水管顶管工程,提升城区排水设施能力;三是继续加强绿化补种及道路管养,使各种损毁的设施得到及时修复,确保道路完好使用,提升绿化美化水平。四是以“美化、亮化城区环境”为目标,进一步加强路灯管护工作的管理流程,积极做好路灯养护工作,确保路灯安全照明。

       (四)持续推进项目进度。一是加快工业园片区余下道路以及新谋划道路的用地报批工作;二是加快推进公共资源有偿使用项目和医疗废物焚烧处理工程(二期)项目建设工作;三是加快谋划阳东区城区雨污管网建设工程项目和兴宁路建设工程;四是继续采购生活垃圾分类房,加快生活垃圾分类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