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促进广东广告产业高质量发展(附一图读懂)
文章来源: 阳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阳东分局    发布时间: 2024-05-30 16:16    浏览次数: -

  近日,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印发《促进广东省广告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紧紧围绕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强政策集成式供给,推动我省广告产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近年来,广东广告业持续保持稳中有进态势,在规上企业数量、经济效益、人员优势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据统计,2023年广东省广告事业单位和规上企业广告业务收入共计1751.9亿元,比上年增长22.8%,高于全国(17.5%)5.3个百分点。广告业集约化发展明显,全国“五大广告中心”中广东省占两席,分别为深圳市、广州市

  本次出台的《实施意见》,从优化广告产业营商环境、支持广告新业态新模式创新、加强数字广告技术应用、推动广告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等14个方面明确主要任务,着力提升广告产业创新能力,推动广告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向价值链高端延伸等目标。同时,对2025年目标进行量化,届时将建成省级广告产业园区3—5个,年度广告营收额超100亿元的广告企业5家以上、超1亿元的广告企业100家,培育一批具有全国、国际知名度广告品牌等。

《实施意见》将持续聚焦“以实体经济为本、坚持制造业当家”,加快广告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提升产业服务能力,优化产业发展结构和区域布局,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新型工业化等建设,推动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附《促进广东省广告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

  近日,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印发《促进广东省广告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紧紧围绕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强政策集成式供给,推动我省广告产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本次出台的《实施意见》,从优化广告产业营商环境、支持广告新业态新模式创新、加强数字广告技术应用、推动广告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等14个方面明确主要任务。

  1.优化广告产业营商环境

  落实《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意见》等部署和要求,发挥广告产业对文化产业、数字创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主动融入数字经济、高新服务业等政策支持和战略规划,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广告产业发展政策,以数字赋能、创意驱动促进本地广告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化广告市场准入制度改革,进一步优化广告审查政务服务,提高审查质量和效率,推行全程网办、跨省通办,不断优化广告产业发展良好营商环境,有效激发各类广告经营主体活力。探索建立我省广告产业发展指数,加强广告产业调查统计和分析制度,全面、准确、及时掌握相关情况,为指导广告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2. 支持广告新业态新模式创新

  支持创建数字广告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实验室、数字广告应用场景创新开发平台,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引导具有在线、智能、交互特征的数字广告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鼓励、支持培育短视频、网络直播、社交电商、智能设备等营销传播新业态,推动移动程序化、视频程序化、跨设备程序化等新型广告经营模式发展。支持广播电视、报纸期刊等传统广告媒体数字化转型,打造全媒体传播矩阵,创新广告内容、传播渠道和营销模式,促进传统媒体的数字化传播,实现跨媒介、跨平台、跨业态的融合发展。

  3. 加强数字广告技术创新应用

  鼓励、支持广告企业以数字化转型为主攻方向,"技术+创意"双核驱动,大力推进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5G、AI、VR/AR/MR等新技术深度应用,加速数字变革。加强"政企校"三方联合,依托高校专业优势资源设立广告发展研究中心,加强基础性和关键性技术研发,推动产学研用联合和创新成果产业化。支持符合条件的广告企业申请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引导广告企事业单位发挥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分享资源、共享平台、项目合作等方式,带动中小微广告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构建孵化培育、成长扶持、推广壮大的广告企业梯度培育机制,培育一批具有全国、国际竞争力的广告龙头企业。

  4.推动广告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围绕构建经济双循环格局,加快广告业与制造业、服务业等优势产业融合发展,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建设。促进广告创意服务等与文旅行业深度融合,推动更多优质广告企业深度参与特色文旅项目建设,加强宣传推广,推出一批品牌产品。发挥广告宣传功能,积极助推乡村振兴,主动与"农业特色产业园区"等融合发展,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助力"预制菜"品牌发展。促进广告产业与食品生产加工业深度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广告在知名品牌及优势产品宣传、本土特色食品及消费热点食品推广中的积极作用,助力食品行业高质量发展。科学规划、健全机制,形成有利于塑造品牌、提振需求的广告服务模式。

  5.充分运用现有资金渠道

  落实和完善有利于广告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财政政策,符合条件的广告经营主体按规定享受文化产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企业等相关专项资金支持政策。支持广告经营主体积极申报现有专项资金,资助范围包括但不限于研发和实施广告业重大项目,广告创作获得中国广告长城奖、黄河奖等国家级广告奖项,获得戛纳国际广告节奖、艾菲奖、金铅笔奖等国际知名奖项。支持具备条件的广告企业上市融资,对符合现有资金支持条件的广告企业予以奖励。对入驻广告(文创)产业园区的广告经营主体,由各地根据本地实际予以相关优惠政策待遇。

  6.加强财税和金融政策支持

  落实国家关于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税前扣除有关税收政策,支持各地细化有关税收优惠落实举措,降低广告经营主体经营成本。落实国家和省的文化事业建设费减半征收等优惠政策。鼓励各类金融机构为广告产业提供融资支持,积极借鉴深圳"广易贷"模式,结合广告经营主体信用、品牌、自主知识产权、广告创意设计等优势无形资产,优化专属金融产品。

  7. 加强广告知识产权创造和标准化建设

  鼓励广告设计、制作、发布等环节先进技术申请专利,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支持广告经营主体申请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书,推动广告数据高效流动与规范合理利用。鼓励孵化、培育数字广告专业领域品牌,支持数字广告企业打造"广东品牌"。加快推进广告服务业标准化建设,鼓励支持行业组织建立团体标准和规范,制定广告企业行业评定标准规范,推动广告企业开展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

  8. 加快广告产业园区建设

  全面实施《省级广告产业园区管理办法》,支持通过土地用途转用或"三旧"改造,科学布局全省广告产业园区和广告产业发展基地,促进广告产业区域协调发展。围绕"集聚产业要素、集中产业链路、培育创新能力、示范引领带动"的建设目标,以"产业叠加"和广告龙头企业引领等方式,在珠三角和粤东西北地区选点示范,加快建设一批省级广告产业园区,积极培育国家级广告产业园区。鼓励各地建设广告产业园区,因地制宜制定支持措施。支持广州国家广告产业园区扩容提质,拓展园区建设;支持横琴国家广告产业园区立足粤澳深度合作区定位,构建园区发展新格局;支持深圳在广告产业集聚区探索创建数字广告产业园;支持汕头、东莞、茂名等地加快建设省级广告产业园区。鼓励、支持各地依托广告产业园区,推动广告产业与本地支柱产业、特色产业集聚区融合发展、相互促进。

  9.推动广告产业集聚发展

  鼓励、支持以协同共建、异地孵化、伙伴园区等多种合作机制,推动广告产业集约化、专业化发展。以广州、横琴国家广告产业园区为龙头,以省级广告产业园区为依托,培育形成一批具有规模和影响力的广告创意产业集群。鼓励广告产业集聚区、高等院校向中小微广告企业开放公共服务平台设施、专业设备等资源,推动科研成果快速转化。鼓励在广告及关联行业集聚区内创设"泛广告产业园""众创空间""创新工厂"等广告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数字广告产业园"和创业基地,加快广告产业资源数字化集聚、平台化运营和网络化融合,构建广告产业集聚新生态。

  10.创新粤港澳广告交流合作平台

  探索举办"粤港澳三地广告行业发展和监管研讨会"等活动,支持南沙、前海、横琴、河套等重大合作平台探索建立数字广告应用场景创新平台,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广告产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鼓励、支持粤港澳三地广告行业组织共同举办广告业发展研讨会、论坛、公益广告大赛和广告创意推介会等活动,加强大湾区广告业界、学术界的交流互鉴,助推广告创意、品牌资源融合,持续提升大湾区广告品牌创造和服务水平。鼓励开拓国际市场,支持高校、广告行业组织承办协办国际性广告会议和赛事等活动,提升我省广告产业拓展海外市场的能力和水平,积极参与和深化国际交流,展示广东广告形象。

  11.开展公益广告振兴行动

  充分发挥公益广告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良好道德风尚和促进社会文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大力发动社会各方积极推动我省公益广告事业蓬勃发展。适时修订完善《广东省公益广告促进和管理暂行办法》,鼓励政府购买公益广告服务,加强公益广告作品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健全公益广告作品创作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鼓励社会各界以资金、技术、智力成果、媒介资源等多种方式积极参与公益广告设计、制作和发布,支持建设数字公益广告研究创作基地,以"数字化+"创新公益广告作品和服务,打造具有全国性影响力的公益广告赛事品牌。鼓励公益广告学术交流和发展研究,探索建立省公益广告创新研究基地。支持举办"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大学生广告节公益广告奖评选""设计之都(中国.深圳)公益广告大赛""大爱有声"等公益广告活动;开展"中华优秀文化+公益广告"行动,传播社会文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12. 促进户外广告发展

  坚持科学规划,推动户外广告融入城市建设,与城市规划、城市安全协调发展。探索建立"户外数字广告示范区(街、点)",提升户外广告设施设置的安全性和规范性。健全公共广告位资源招投标等制度,保障相关广告经营主体合法权益,规范相关户外广告的展示方式、时长、频率和数量,提升用户体验。聚焦美化城市环境,以"安全、美观"为目标,加强城市户外广告设施管理,引导规范户外广告投放内容,擦亮"城市名片",彰显城市文化、传播社会文明。

  13.加快广告人才培养和引进

  建立健全广告领域人才培养机制和评价机制,推动"广告设计师"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推动符合条件的行业自主品牌开展广告营销人才的评价工作,鼓励从事广告专业并取得有效业绩的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职称,落实广告从业人员相关激励机制,形成政府、高校、企业、协会等共同培养广告人才的联动效应。建设广告产业发展专家库,依托相关平台加强广告从业人员培训,鼓励行业协会组织人才交流学习,提升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支持广告企业与高校联合设立"工作室"、广告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等形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健全广告人才梯队。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大学生广告节"等平台,拓展广告专业大学生实习就业渠道。加强与外省市和境外广告人才资源共享合作,鼓励引进高端广告人才,为符合条件的境外高端人才申请工作许可、办理签证和申请居留许可提供便利。

  14. 强化广告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积极应对广告市场新业态、新模式,创新监管方式方法,加大新技术应用,提升智慧监管水平,加强对"软文"、短视频、直播带货中的广告行为、明星广告代言等广告活动的监管执法,公布典型违法案例,提升法治监管水平。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推动广告监管数据在信用信息公示平台归集标注,推进广告产业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提升信用监管水平。加大广告管理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和行政指导力度,细化广告内容准则和广告发布指引,推动广告经营主体完善内部治理规则,规范开展广告活动。发挥整治虚假违法广告联席会议机制优势,强化协同监管,推进社会共治,构建广告市场综合治理长效机制。(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南方网 联合出品)


  来源: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阳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