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3
区级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部门名称(公章):阳江市生态环境局阳东分局
填报人姓名:吴晓霞
联系电话:6611873
填报日期:2022年6月10日
阳江市阳东区财政局制
2022年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整体概况
1、机构、人员构成情况。阳江市生态环境局阳东分局为阳江市生态环境局的派出机构,正科级,属行政机关,执行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由中共阳江市阳东区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颁发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书,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11441723007287905M,负责人:刘盛挺;地址:阳江市阳东区支十一路(佳兆业滨江一号楼盘后)。阳江市生态环境局阳东分局内设8个机构。分别是:办公室,环境影响评价股,水与海洋生态环境股,大气环境股,固体废物与自然生态保护股(土壤生态环境股),综合管理股,监测和核与辐射安全管理股,执法股(执法大队)。
截止2021年12月31日,阳江市生态环境局阳东分局机构编制人数72人,其中:行政执法专项编制26人,机关事业编制6人,事业单位编制40人。退休人员18人,区合同制职员4人,实习生4人,其他人员11人。
2、主要职责。阳江市生态环境局阳东分局负责辖区内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负责辖区内生态环境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组织实施辖区内大气、水(含地下水)、海洋、土壤、噪声、辐射、固体废物、化学品、机动车、光、恶臭等的污染防治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组织开展辖区内生态保护工作;负责生态环境问题的统筹协调和监督管理,开展辖区内生态污染事故和生态破坏事件的调查处理以及突发生态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理;处理辖区内生态环境矛盾纠纷、信访维稳等有关工作;负责辖区内生态环境综合执法,组织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检查,查处生态环境违法问题,实施辖区内市生态环境局授权审批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制度和日常监督检查工作;承担市生态环境局授权范围内的部分生态环境许可具体工作;负责辖区内民用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管理及核应急管理工作、生态环境专项资金工作;负责辖区内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执法监测和应急监测,并配合做好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相关工作;协助辖区开展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暨污染防治攻坚考核工作;指导、协调、监测辖区内镇(街道)生态环境工作;承担同级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日常工作;完成市生态环境局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二)年度总体工作和重点工作任务
2021年在阳东区委、区政府和省、市生态环境部门的领导下,我局紧紧围绕上级部门的工作部署和要求,认真制定落实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工作任务和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要点,以环境保护责任考核为目标,以治污减排和生态建设为重点,多措并举强化环境监管,加强组织领导,及早谋划部署,巩固和充实污染防治攻坚战各项工作,抓好环境保护督察整改销号,加快解决重点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切实做好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迎检工作,推动全区生态环境持续不断优化向好。
(三)部门整体支出情况
1、基本支出情况。
本年基本支出1240.07万元。其中:人员经费1111.00万元,主要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伙食补助、职业年金、养老缴费、社保、住房公积金、其他工资福利支出等。
2、项目支出情况。
本年项目支出395.03万元。主要包括年初预算安排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专项经费,环境应急处置经费,实行河长制水质断面监测经费,现有排污单位环保税征收及污染源监督执法监测费,水环境质量监测经费,环境监测站日常运行经费等。
3、“三公”经费情况
(1)因公出国(境)费用:0万元。
(2)公务接待费:0万元。
(3)公务用车运行费维护费:13.2万元。
(四)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
1、积极开展水污染防治工作。印发了《阳江市阳东区寿长河国考断面水质整治攻坚工作方案》,《阳江市阳东区那龙河尖山国考断面水质整治攻坚工作方案》。2021年,全区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阳东经济开发区配套污水管网建设工作,目前已完成45.28公里的管网建设,超额完成省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提到“缺口40公里”的建设任务。完成8条自然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民生实事任务。
2、积极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截至2021年,我局共出动1045人次,检查了80间次涉气企业,检查了3家涉工业炉窑企业,检查了83家餐饮店油烟治理设施,检查40家陆上加油站油气回收设施,检查车辆18辆次,对7家机动车检测机构开展检查,对工地、道路进行扬尘治理,出动雾炮车对城市建成区重点路段采取抑尘措施,发现并处理1处秸秆焚烧点。2021年阳东区第二批挥发性有机物重点监管企业共1家,已完成整治销号。新增登记4台农用非道路移动机械。
3、抓好土壤和固体废物污染防治。2021年,我区土壤环境和固体废物环境污染维持在可控制范围,风险性较低。一是提升固体废物管理信息化水平,将工业固体废物申报登记纳入广东省固体废物管理信息平台,阳东区603家产废企业已完成平台注册。二是开展危险废物环境安全和规范化管理专项工作,对6家铸造行业企业开展专项工作检查。三加强对阳东区生活污水处理厂运行产生污泥的监管,核实污水处理厂污泥的产生和去向,对污泥的产生和转移现场台账进行检查。四是做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2021年阳东区共有8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生活污水治理率均达到60%,黑臭水体整治率达到80%,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整治完成率达到80%。
4、严格抓好环境监管执法。一是加强对易引发环境信访的重点行业排查,累计出动生态环境执法人员3162人次,检查企业1265家次,下达责令改正环境行为通知书145份,立案处罚12宗,责令停产整治企业18家,查封环境违法企业5间,处罚金额27.85万元。二是加强对信访投诉案件的回复。经统计,今年以来,受理群众来信来访、省环境信访平台、网政府问政平台、区12345平台投诉共315余件次,处理率100%,办结率100%。
5、全力抓好中央环保督察、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和省环保督察整改工作。
(1)水洗企业搬迁问题。我区已向市委市政府请示将水洗企业进行搬迁整合,将全市水洗企业(包括江城区内水洗企业)整合至阳江服装产业基地(位于银岭产业园区,占地面积120万平方米),现已开展全面排查摸底工作。在搬迁前,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加强巡查,确保企业废水、废气等达标排放。目前企业配套的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正常,经委托第三方检测,污染物能稳定达标排放。
(2)源丰猪场污染问题。问题整改完成,我局上报对整改任务进行了销号,并加强对源丰猪场的后续监管,确保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行,如发现环境违法行为,立即处理,并做好当地群众的疏导和解释工作。
(3)抓好有源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中心堆存污泥处置工作。截至2021年1月2日,阳江市有源公司场内原积存的271204吨生活污泥已全部处理处置完毕。
(4)抓好红五月农场固体废物环境问题后期风险管控工作。根据阳东区政府领导对《关于督促江门市崖门新财富环保工业有限公司和江门市长优实业有限公司加快涉环保事项整改的报告》(东环呈〔2021〕3号)的批示意见,我局对两家公司发出了《关于尽快实施红五月农场四队电镀污泥转移倾倒区风险管控工程的函》,要求尽快落实风险管控项目土建工程费,并立即实施红五月农场四队电镀污泥转移倾倒区风险管控工程。该风险管控工程于2021年8月已完成。目前,正组织召开红五月农场四队电镀污泥转移倾倒区风险管控工程效果评估专家会。
二、绩效自评结论
我单位本次整体支出绩效自评主要是对2021年度区级下达我单位的预算资金进行自评,涉及预算资金1776.47万元,实际完成1635.03万元,预算控制率92%。根据《区级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评分,得分97分,绩效评价等级为优。
三、绩效自评分析
(一)预算编制情况
1.预算编制合理性及规范性。本单位预算编制合理、符合规范性要求,按照区财政部门当年度有关预算编制的原则达到规范、完整、细致,符合本部门职责、符合区委区政府的方针政策和工作要求,资金能根据项目的轻重缓急进行分配。
2.目标设置情况。本单位整体绩效目标依据充分,符合客观实际,设立的绩效目标与部门履职和年度工作任务高度相符,覆盖全面、内容完整,绩效指标清晰、细化、可量化。
(二)预算执行情况
1.制度管理。
本单位制订了资金管理、财务管理、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和项目管理制度,且相关管理制度均得到有效执行。
2.资金管理。
本单位所有资金按时下达,资金支出规范,严格执行基本支出管理、项目资金管理、费用支出等制度;会计核算规范;不存在支出依据不合规、虚列项目支出的情况;不存在截留、挤占、挪用项目资金情况。
3.项目管理。
本单位所有项目支出实施过程规范,申报、批复程序符合相关管理办法;项目招投标、调整、完成验收等履行相应手续。建立有效资金管理和绩效运行监控机制,执行情况良好。
资产管理。
本单位资产管理按《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要求执行有关规定,资产配置合理,使用合规、处置规范。
(三)预算使用效益
1.经济性:“三公”经费及公用经费控制良好。
2.效率性:所有部门预算安排的项目均按计划时间完成。
3.效果性:本区人居生活环境得到改善,全民行动体系逐步构建、 公众参与度不断提高,促进了地方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4.公平性:本单位建立了便利的群众意见反映渠道和群众意见办理回复机制,当年度群众信访办理回复率达100%,未发生超期回复现象,服务对象对部门履职效果比较满意。
四、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预算编制根据年度内单位可预见的工作任务,确定了单位年度预算目标,细化了预算指标,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指标数据会与计划指标出现偏差。
(二)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1、加强学习培训,提高思想认识。组织单位财务人员认真学习《预算法》等相关法规、制度,增强财务人员的预算意识。
2、加强预算的约束力,细化预算编制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局内部机构各股室的预算管理意识,严格按照预算编制的相关制度和要求,公用经费根据单位的年度工作重点和项目专项工作规划,本着“勤俭节约、保障运转”的原则进行预算的编制。编制范围尽可能的全面,不漏项。严格控制,避免超预算开支的情况发生,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严谨性和可控性。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