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在市住建局的指导下,聚焦区重点项目建设、民生实事、优化营商环境、安全生产等重点工作,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坚定信心、攻坚克难,积极做好住建领域稳增长、惠民生、防风险、促发展等各项工作,努力为阳东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作贡献。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房地产业和建筑业平稳健康发展。
1.房地产开发投资情况。我区房地产投资额8.85亿元。项目开发建设主要为续建项目;新建项目正紧张筹备中,珺汇花园项目规划方案与施工许可证已办理完成,正有序施工中;金恒·金兴港项目已通过规划方案,目前正在办理施工许可;官山壹号花园项目正在申请规划调整。
2.商品房销售情况。2024年,我区商品房销售面积16.75万㎡;商品房销售额8.93亿元。
3.建筑业情况。2024年,我区实现建筑业总产值21.91亿元。建筑施工总面积95.87万㎡;发放施工许可证60份,其中房地产业发放施工许可5份,工业厂房、道路等施工许可55份。
(二)主要工作举措强化落实。
1.打好保交房攻坚战,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1)印发《阳江市阳东区切实做好保交房工作总体方案》,成立阳东片区碧桂园(凤凰湾三期、藏珑府、凤凰汇悦)项目保交房工作专班和阳东区万山天玺项目保交房工作专班,统筹推动问题楼盘化解工作,稳定社会预期,提振市场信心,促进我区房地产市场高质量发展。
(2)推进我区重点问题楼盘化解工作。裕和轩、五谷小区、滨江华苑等问题楼盘成功销号,碧桂园、万山天玺等剩余楼盘销号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3)全力打好保交房攻坚战。阳江市阳东区2024年8个保交房攻坚任务1912套商品房,我区共完成1756套商品房保交房工作任务,工作进度已达91.84%。
2.住建领域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1)政策机制不断完善。一是印发了《阳东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政务服务标准体系2024版》,全面优化办事流程,促进办事标准、流程、时效等与大湾区接轨。二是印发《阳江市阳东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领导挂点联系服务企业活动工作方案》,全力开展精准、便捷、高效的服务企业行动,及时协调帮助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助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以高质量的企业服务为阳东综合实力实现新跃升提供有力保障。三是联合阳东区有关单位印发《阳东区建成区城市道路挖掘计划提前共享机制(试行)》,进一步提升道路公共服务质量。四是制定《阳江市阳东区水电气网联动包装便利化行动方案》,推动办事效率不断提升。
(2)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一是我局已和东平镇签订《城市建设配套费征收事项委托书》。二是为部分企业实施缓缴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政策,2024年累计办理2宗,缓缴约231万元费用,为企业缓解资金周转压力。
(二)重点项目有序推进。
1.阳江市阳东区镇区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该项目包含阳东区七个镇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和阳江市阳东区10个镇垃圾中转站项目两个子项目。
(1)阳东区七个镇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大沟、新洲污水处理厂项目均已取得施工许可证并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68%。那龙镇、塘坪镇已取得建设用地批复手续并动工建设;雅韶镇、合山镇、大八镇污水处理厂已取得建设用地批复手续,目前正在办理土地划拨工作和开展征地工作。
(2)阳江市阳东区10个镇垃圾中转站项目。目前雅韶、大沟、那龙、北惯、合山、大八、东平、塘坪、新洲、北惯镇等9个镇垃圾中转站已进场进行场地平整和清表工作,红丰镇正在进行用地组卷报批工作。
2.阳江市阳东区镇区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补短板建设工程项目。该项目建设内容包括阳东区东平镇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能力0.5万吨/日)以及北惯、那龙、大沟、大八、红丰、雅韶、东平、合山、新洲及塘坪10个镇新建管网约237公里。该项目设计方案已过城规委会审批,东平镇污水处理厂正在开展用地批文组卷工作。
(三)重点任务抓实抓细。
1.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力有序。惠民安居(五、六期)项目已完工,正在进行验收工作。预计交付使用后可提供保障房200套,让城市低收入人群实现“住有所居”。
2.重点改革及民生实事进展情况。我局负责的民生实事有两项,分别为“动工建设新洲、大沟、雅韶、那龙、塘坪等镇污水处理厂”“动工建设雅韶、大沟、新洲、那龙、塘坪等5个镇垃圾中转站,加大农村垃圾‘日产日清’的力度”。目前大沟、新洲镇污水处理厂现已动工建设,雅韶、那龙、塘坪等镇污水处理厂已取得建设用地批复手续,正在进行征地工作;那龙、雅韶、大沟、塘坪、新洲镇垃圾中转站已开工建设。
3.绿色建筑稳步发展。2024年度全区新开工建筑工程项目46个,建筑面积86.17万平方米,全区竣工建筑工程项目35个,竣工节能面积50.52万平方米,建筑节能工程执行比率为100%。全区新开工建筑工程项目中有14个项目为绿色建筑,建筑面积20.55万平方米。全区竣工建筑工程项目中有7个项目为绿色建筑,建筑面积11.26万平方米。公共建筑使用预拌商品混凝土和新型墙材应用率为100%。
4.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持续深化。一是推行分阶段办理施工许可证。截至12月末,我局共受理9宗。二是实行联合验收制度。截至12月末,我局共办理32件。三是推行告知承诺制。2024年,我区办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告知承诺制”68件。
5.住房城乡领域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深入开展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对住建领域相关工地和相关企业单位开展安全检查,对排查发现的风险隐患实行清单管理,明确整治责任人、完成时限,限期办结、动态清零。一是城镇燃气安全排查整治深入推进。今年以来,共出动检查人员146人次,检查燃气企业及用气场所69家次,发现安全隐患14处,已全部整改完毕。更换居民用户橡胶软管3430户,全力夯实“燃气用户端”安全防控基础。二是建筑施工安全持续加强。今年以来,我区共检查在建工程项目242项次,出动1025人次,发出整改通知书158份,已全部督促整改完成,确保工程安全处于受控状态。三是自建房安全专项排查整治扎实推进。截至12月末,全区存在安全隐患的自建房有2110栋(其中经营性自建房81栋),已整治销号各类存在隐患的自建房2094栋,销号率99.24%(其中经营性自建房销号81栋,销号率100%)。四是既有建筑玻璃幕墙专项整治有序开展。截至目前,我区在省既有建筑玻璃幕墙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信息归集平台共录入55个项目,全区完成整治28栋,整治率50.9%。五是做好农村危房改造工作。2024年省下达我区农村危房改造任务47户,中央补助资金68.1万元。截至12月末,我局已支出金额25.5万元,已开工47户,竣工40户。六是持续加强建设工程消防审验管理。1-12月,我局共办理特殊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10宗,消防验收15宗,其他建设工程消防验收备案34宗。积极履行建设工程消防审验监督职责,发现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及时移交城管综合执法部门查处,今年以来共对16家建设单位开展建设工程消防审验监督检查,暂未发现违法违规行为。
6.推动省生态环保督察整改工作落实落地。我局第一时间召开迎接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推动会,逐项传达了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案件,制定整改方案,细化整改措施,明确责任部门和整改时限,举一反三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常态化开展整改落实情况“回头看”,扎实做好督察整改“后半篇文章”,着力打造良好生态环境,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坚决筑牢阳东生态安全屏障。目前,我局已全部完成整改销号工作。
(四)“百千万工程”城镇建设工作加快推进。
1.典型镇建设成果显著。一是东平镇典型镇建设情况。目前已制定《小城市建设规划(2023-2035年)》《东平镇小城市标准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项目表》,东平镇正按小城市标准进行建设。二是北惯镇、合山镇典型镇培育情况。北惯镇、合山镇美丽圩镇“七个一”已全面完成,北惯镇典型镇建设规划被省住建厅评为“良好”,合山镇典型镇建设规划被评为“优秀”。
2.非典型镇建设稳步推进。一是8个镇乡镇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均已完成,为后续各镇建设发展提供方向指引。二是“七个一”建设方面。东城镇、那龙镇、雅韶镇、大沟镇、新洲镇、红丰镇、大八镇等7个镇“七个一”均已完成5个以上指标,塘坪镇“七个一”已全部开工建设,力争2025年底前全面完成“七个一”建设。
3.建筑业企业结对帮扶成果颇丰。一是推动建筑业企业结对帮扶工作,助力圩镇建设。我区充分利用建筑业企业结对帮扶政策支持,开展结对帮扶工作。目前全区11个镇已与100家建筑业企业开展结对帮扶合作,共有45个结对项目计划落地实施,帮扶金额总计1378.8万元。共有41个结对帮扶项目开工(含已完工项目),33个结对帮扶项目已完工,为乡镇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二是引导重点建筑业企业央企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我区与三家公司展开密切对接,谋划拟定项目清单,共梳理项目61个,项目总投资约54亿元。其中公益性项目41个,投资约6109万元;微利性项目13个,投资约8430万元;市场化项目7个,投资约52.68亿元。目前已开工项目33个(含已完工项目),已完工项目20个。
4.农房风貌示范带建设扎实推进。一是印发了《阳江市阳东区“绿美阳东、宜居城乡”风貌管控提升行动方案》,规划7条风貌带,拟定微改造农房2205栋、拆除危破房和乱搭乱建房屋21栋任务,全面推动我区农房管控风貌带建设。我区已成功打造7条特色风貌带和2个精品区域,存量农房微改造完成率100%。二是重点打造B5风貌带。围绕人行道优化改造、沿线环境整治提升、沿线建筑风貌提升、“三线”整治、沿线广告招牌整治等五个方面,我区将投入6000万的资金,进一步提升B5风貌带沿线道路环境,营造更加整洁、有序、美观的城市形象。
(五)突出亮点
1.房地产市场出现积极变化。一是房企信心逐步好转。从统计数据看,批准预售面积增长率自6月份起由降转增,至12月份已连续6个月正增长,尤其是第四季度我区批准预售面积实现同比增长227.4%,环比增长42%。二是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受阳江市房地产利好政策、10月房贷利率下调等各项正向因素叠加影响,1-11月,我区商品房销售面积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约6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约6个百分点。三是10月房地产市场销售整体表现亮眼,“银十”超“金九”。多数房企销售情况有所改善,10月商品住宅销售套数比第三季度月均销售提高85个百分点,预计年内基本可以达到止跌回稳的目标。四是保交房攻坚战有力推进。保交房工作进度已达91.84%,已完成省、市90%交付目标。
2.提前两月完成保障房建设任务。截至今年10月底,我区提前完成惠民安居(五、六期)项目建设,比计划提前两个月完成,可提供保障房200套。
3.典型镇建设卓有成效。一是北惯镇、合山镇已全部完成“七个一”建设。二是合山镇典型镇建设规划被省评为“优秀”档次,北惯镇典型镇规划评为“良好”等次。
4.顺利通过省对我区营商环境评价。根据《省对市2024年营商环境评价工作任务表》,我局立即组织相关业务股室,对营商环境评价工作进行统筹协调部署,顺利通过省对市2024年营商环境评价。
5.广东汉通医疗科技同位素制造中心建设项目顺利实现“拿地即动工”。我局以最快速度为该公司办理了施工许可证,确保了项目方在拿地后第一时间即可开工建设。
6.收到12345热线表扬工单3次。今年以来,我局认真群众求助事项办理,及时有效解决市民反映问题,不断提升12345热线的服务品质,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二、存在问题和短板
(一)重点项目建设进展较慢。雅韶、合山、大八镇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用地和东平、塘坪镇垃圾中转站项目用地未交付使用;新洲、北惯、红丰镇垃圾中转站项目和东平镇第二污水处理厂用地批文尚未办理完成。
(二)美丽圩镇建设有待加强。一是典型镇培育工作成效有待提升。北惯、合山镇典型镇“七个一”虽然已经全部完成,但仍需继续提升。二是非典型镇“七个一”规划建设不完善,圩镇特色风貌不明显。三是东平镇、北惯镇典型镇资金使用支出较慢。
三、2025年重点工作安排
(一)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一是强化房地产项目服务力度,切实推动房地产项目快速建设。尽快推动办理金恒·金兴港项目施工许可证和官山壹号调规手续,推动金恒·金兴港、官山壹号、珺汇花园等新增房地产项目开工建设。二是严格抓好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工作,做好我区锦绣天地、美的置业广场等2个房地产项目融资贷款工作,推进我区房地产项目融资落地,促进我区金融业与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平稳健康发展。
(二)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1.鼓励本地建筑业企业积极向外拓展业务,充分发挥建筑业协会作用,充分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做法,增强我区建筑业企业竞争力,做大做强我区建筑业集群。2.强化建筑市场监管。加强建筑市场从业主体行为监管。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和“互联网+监管”模式,公平、公开、公正地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严肃查处。进一步完善我区建筑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营造守法经营、公平竞争环境。3.继续大力引导建筑业企业积极投身“百千万工程”,聚焦城乡建设短板弱项,在典型镇建设、农房风貌提升等方面,建立健全微利性项目库和公益性项目库,加快落实微利性项目匹配帮扶公益性项目,形成政企互促共进的良好局面。
(三)加快区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加快完成阳东区镇区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和阳东区镇级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补短板建设工程项目。预计2025年6月新洲镇、大沟镇污水处理厂开始试运行,2025年底建成塘坪、大八、那龙、合山等5个镇污水处理厂;预计2025年11月建成10个镇垃圾中转站;预计2025年4月全面动工建设10个镇区污水管网补短板项目,至2025年底建成。
(四)全力推进“百千万工程”。1.做好北惯镇、合山镇典型镇培育工作和东平镇小城市建设工作。聚焦“1+4+7+9+N”建设要求进行全面提升,加强规划统筹,抓好项目建设,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2.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优先开展典型村农房风貌管控提升工作。结合典型镇村培育建设,加强农房风貌管控顶层设计,分类开展农房风貌指引管控,持续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推进农房风貌提升落地见效。3.利用好重点建筑业企业助力“百千万工程”政策支持,积极谋划打包申报债券资金,推动圩镇建设项目落地。
(五)继续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1.继续提升房屋市政工程项目招标投标便利化水平,在房屋市政工程项目招标投标领域优化提升全流程电子化交易系统功能,推进异议投诉、签订合同在线上进行,落实招标投标全流程电子化交易。2.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继续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告知承诺制”,完善事中事后监管。继续探索实施分阶段施工许可、分期验收、承诺验收等审批服务模式。加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全流程实效管理,提高线上办理率、并联审批率。3.推动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在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等重点领域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推进“双随机+信用”监管深度融合,依据风险高低实施差异化监管。
(六)深入实施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1.健全施工安全事前预防机制。强化房屋市政工程全覆盖排查整治,加强数字化监管,及时发现、排除重大事故隐患,推动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2.完善市场现场监管有效联动机制。严厉打击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净化建筑市场环境。加强施工现场安全专项治理,精准实施常态化检查,严肃查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3.落实落细“三管三必须”责任,提高本质安全水平。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管理机制,全面提升从业人员安全素质,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
阳江市阳东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5年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