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扎实开展“数字政府”改革和政务服务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了法治政府建设各项任务。现将我局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法治建设重大部署的情况
先后通过“三会一课”和召开党组会议的方式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领导干部以上率下的示范引领作用,带领全体干部原原本本学习、扎扎实实研讨,切实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优化政务服务工作的强大动力。持之以恒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常态化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2023年,共召开了26次党组会议、14次支部支委会,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批示共41条。
二、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情况,紧密围绕省委“1310” 具体部署推动法治广东建设的具体举措
我局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要求领导干部深刻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政治任务,落实到各项工作中。2023年6月20日,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第六次集中专题学习,主要学习《习近平: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重大意义依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依托政务服务大厅LED屏,循环播放关于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宣传片,进一步增强群众、干部职工的法治意识、法治观念,有效推动我局法治建设工作落实。以学法考试为引领,推进党员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化、常态化,积极创新方式方法,重点加强领导干部学法,不断提高领导干部学法效果,增强领导干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能力。
三、2023年度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坚持党对法治建设工作的领导,着力发挥党组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中的领导作用。一是组织党组中心学习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带头学习宪法法律,发挥法治在政务服务改革和“数字政府”改革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二是党政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并将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列入个人年终述职内容。三是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建立健全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发挥法律顾问职责作用,为提高政务服务行政决策水平及依法行政提供参谋和决策。
四、2023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 -2025年)》《广东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的情况,以及落实我省2023年全面依法治省工作要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相关安排的情况
(一)深入推动行政审批改革,助力营商环境高质量发展
一是“综合式”改革卓有成效。新设“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认真协助解决企业、群众解决办事过程中遇到各类实际困难;设置综合办事窗口,实行窗口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实现线下事项“一窗受理”;设置综合自助窗口,派驻干部靠前服务,协助企业和群众填写申报材料、网上办理业务。组成“帮办代办”工作专班,对企业群众办事遇到的跨区域、跨部门的“疑难杂症”,由企业群众向综合办事窗口提出诉求,“帮办代办”工作人员主动协调相关审批职能部门研究解决。2023年以来,“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共受理5宗,综合办事窗口共受理2419宗,工程建设项目专窗共受理336宗事项,“帮办代办”服务共受理1宗,办结率均为100%。二是做好线上线下事项数据核查。对全区36个职能部门的1600多个事项线上线下数据全面铺开核查,全面掌握事项进驻情况和审批情况。三是全面开展实施政务服务事项“二次统筹”改革工作,深化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建设。按照全市“一网通办2.0”的工作部署,我区全面实施政务服务事项情形化改造工作。目前止,全区纳入二次统筹的政务服务事项(子事项)总数1687项,已纳入实施的子项数1619项,未纳入实施的子项数68项;已在省事项管理系统发布实施清单的二次统筹子项数1591项,已纳入未发布实施清单的二次统筹子项数28项,我区二次统筹政务服务事项(子事项)实施完成率为98.27%。四是推进国家和省考质检数据整改工作,全力做好我区事项整改常态化监测,及时完成改革任务,目前已整改质检数据152项。五是开展办事不方便专项整治工作。我区办事不方便开展专项整治工作涉政务服务事项共141项,已按照要求完成实施准确性、规范性自查及隐性风险排查的政务服务事项共89项,其中完成实施准确性、规范性自查事项数57项,完成隐性风险排查事项数32项,确保同一政务服务事项在全区同标准办理。六是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延伸下放基层。组织协调21个相关区直单位结合工作实际,对可延伸下放基层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开展梳理。我区梳理可延伸下放基层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共288 项,镇级完成承接认领镇村层级可实施的事项共204 项,未能承接认领镇村层级实施的事项共74 项,并已按要求收集完善相关文件依据和具体原因说明情况。七是积极推广应用招商引资对接平台。建立工作机制推动工作开展,确保招商引资对接平台发布的信息全面准确。及时持续动态更新阳东招商数据库信息,建立企业咨询和投资意向响应机制。平台上线以来,我区在广东省招商引资对接平台发布招商信息资源数量共55项,其中产业园区2个,地块资源11项(1841亩),楼宇资源1项(30万㎡),厂房资源5项(55万㎡),招商项目发布32项,招商宣传动态信息发布4条。八是“跨域通办”拓展工作进展顺利。先后与江门台山市、深圳龙华区签订“跨域通办”合作协议,并在区政务服务大厅综合服务区开设了“跨域通办专窗”,进一步推动企业和群众异地“跨域通办”,解决群众异地办事面临的“多地跑”、“折返跑”堵点难点问题;积极与珠海市金湾区协调沟通,推进我区与珠海市金湾区开展政务服务“跨域通办”合作。
(二)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提升“一网通办”“一网协同”能力
一是逐步完善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完善我区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横向联接36个区相关单位,纵向联通全区11个镇网上办事站和177个村(社区)网上办事点,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了“一网通办”的网上办事服务。今年以来,我区应用阳江市统一申办平台线上业务累计共受理10863宗,累计共办结10863宗,办结率100%;线下业务累计共受理108035宗,累计共办结107653宗,办结率99.65%;线上线下业务累计共受理118452宗,累计共办结113181宗,办结率95.55%。
二是推进粤政易平台建设应用及管理。全区85个单位、11个镇及177个村(社区)入驻粤政易平台,开设平台单位管理员123个。全区开通粤政易平台账号用户人数9534人,总激活人数9495人,激活率99.59%;平均使用活跃人数6305人,平均活跃率66.13%,并要求各有关单位及时清理第三方即时通信工具(微信、腾讯QQ)工作群358个,转移建立粤政易平台政务工作群375个。
三是加快完善全省政务信息系统目录,推动实现全省政务数字资源一体化管理。加强系统目录在数字资源分配与运用中的应用,云网资源申请、公共支撑服务能力申请、数据资源编目挂接、成果复用等工作与系统目录挂钩。根据有关文件要求,组织各镇、区直各有关单位做好填报系统扩展信息,完成系统基本信息的更新确认,并持续做好系统目录的更新维护工作。
四是完成申报2022年度阳东区政务信息化项目管理情况工作。按照省市文件要求,通过广东省数字政府项目管理平台在线申报2022年度阳东区政务信息化项目管理情况,其中已完成采购的项目共21个,涉及合同总金额1691.65147万元,在实施阶段的项目数量共4个,已完成验收的项目数量共17个。
五是推动“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对我区未进行实名认证的工作人员在“粤基座”平台进行实名认证。目前,我区“粤基座”平台需实名认证总数为9474人,已实名认证8680人,实名认证率为91.62%。依托省政务服务网和“粤基座”平台,开展我区各单位电子印章管理工作。目前止,共梳理审批电子印章单位管理员信息104条,完成13个单位的电子印章制作申报工作。推动各政务服务单位的相关事项对接“粤基座”的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实现事项管理系统单点登录全覆盖。目前,我区36个部门的1600多项事项均接入统一身份认证体系,我区事项单点登录覆盖率100%。我区电子证照工作稳步推进,目前电子证照通过省数据资源“一网共享”平台实现,照面注册发布共40种照面,10个部门,证照数据调用量607次。证照签发1738个,已签发照面数38个,签发部门数14个。积极督促相关单位完成“互联网+监管”平台数据录入工作,“互联网+监管”平台监管事项数量343项,有监管行为事项245项,无监管行为事项98项,监管事项覆盖率71.43%。做好“一网共享”平台数据挂接及数据共享工作。2023年以来编目了338项,挂接数据645条,数据开放492项。其中数据开放位列全市各县区第一。
六是提升政府内部数据治理能力,推动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积极推动实现省、市、区三级系统互联互通,解决我区要同时使用省、市、区多个系统平台办公的问题,推动区政务协同办公自动化系统与省粤政易平台对接,推进区政务协同办公自动化系统接入阳江市协同办公系统,将区政务协同办公自动化系统与省电子公文交换系统实施对接,把省电子公文交换平台收发公文功能切换至区办公系统,实现全区单位的功能切割,实现系统数据共享共用。目前,各镇、各有关单位已全覆盖应用,进一步提升全区政务办公效能。
(三)强化为民服务理念,有效提高群众获得感
一是持续推行为开办企业免费刻章、邮寄各类政务服务证照批文服务。降低企业开办成本,有效缓解企业和群众因办事取证往返奔波、耗时耗力等诸多不便,让办事越来越省心、省力、省时,实现企业群众办事从“最多跑一次”到“零跑腿”。一是明确各方职责。积极与市监、刻章公司和邮政速递物流公司沟通联系,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二是加强宣传推广。积极与各窗口部门沟通联系,加强宣传推广。目前止 ,免费刻章1552套,免费邮寄210份。
二是持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叫号系统、区政府机房和区政务服务中心机房正常运行,已在区政务服务中心机房完成UPS电源部署工作,保障机房设备的后备用电供应。2023年以来,共调整取号系统配置68宗,跟进处理取号系统故障问题105宗,调整LED显示屏配置121宗,跟进处理摄像头、高柏仪、打印机等设备故障问题164宗,跟进处理网络及设备故障问题132宗。完成省政数局“粤智助”自助机投放我区1个绿色通道和11个镇177条村的部署工作。为保障“粤智助”自助机正常使用,建立设备报障工作群,对故障设备即刻派人跟进处理,共处置设备故障问题130多起。各(镇、村)业务办理总数为93992件。加强与阳江农商银行协调沟通和业务对接,丰富金融服务内涵,实现“农村金融(普惠)户户通”,全面高效地推动我区的公共服务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
三是加强做好数字政府网络安全工作。利用“蜜罐”系统布建基础网络安全防御系统,对各种已知和未知的网络威胁进行检测和诱捕,对新型网络病毒或攻击进行围堵与防御,提升整体防御能力,保障阳东区政数局及阳东区政务服务中心各服务窗口的网络与信息安全。做好“御海-2023”“粤盾-2023”数字政府网络安全攻防演练工作,对阳江市阳东区政务协同办公自动化系统目前的应用软件、硬件设备、架构、网络安全进行了一次全面检阅,使业务系统进一步优化升级。
四是做好12345热线和区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管理工作。2023以来,区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共完成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统一话务平台分转的话务工单13785宗,办结13649宗,工单按期办结率 99.02%,群众满意率99.33%。不断加大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工作力度,丰富政府门户网站内容,提高网站信息管理效率。2023年以来,区政府网站信息平台发布稿件信息6253条。区政府网站留言中心共受理网民来信266件(含上级指派61件),其中领导信箱122件,业务咨询68件,业务投诉76件,按时回复率99%,平均办结天数4.3天。
五、2023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是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广度深度还不够. 法治宣传形式单一,普法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高质量的普法宣传措施和形式较少,需更创新举措。
二是干部职工法治思维,法治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增强。多数干部的法律意识、法治观念与过去相比有较大进步,但部分干部运用法治思维思考问题、法治方式处理问题的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习惯于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
三是法治教育培训形式单一,主要还是处于基础理论课程学习,对外交流学习少,法治思维的创新力不足。
六、下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是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聚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全力推动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社会治理“一网统管”,政府运行“一网协同”深度融合。
二是提高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坚持重大事项民主决策,全面落实政府法律顾问制度。
三是进一步加强法治宣传工作。创新方式,做好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加强干部职工的法治教育培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加大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力度,及时、准确、全面地公开政府信息。
阳江市阳东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2023年1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