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到新洲黄酒是在早前新洲镇举办的“新洲腊味”活动上。新洲黄酒酿造技艺第四代传承人朱杰文带着自家酿造的黄酒来活动现场展销,与之熟识的“酒友”向笔者连连夸赞其中风味。“古法酿造,甘甜醇香,我们都喝了好多年了。”“酒友”竖着大拇指笑道。
今年四月的一个下午,笔者决定前往新洲镇那六鹅山村酿酒地一探究竟。
南方日报记者 黄林
四代人,100余年的坚守
从阳江市区出发,驱车向阳东区东南方,到达新洲镇后需再绕行一段蜿蜒的山路才到鹅山村,全程需1.5个小时左右。这个山脚下的小村庄,与沿途各个村庄无异,群山、溪水、低矮的房屋,远远看去呈现出一片宁静祥和之景。
若不是提前探知,很难找到这个有些隐秘的酿酒坊。而它正是朱杰文一家最珍贵的“传家宝”。据朱杰文介绍,他家的黄酒酿造已经历了四代人,从其曾外祖母开始算起,已经有100余年的历史。
其父亲朱成华是第三代传承人,从小便跟随母亲酿酒,如今已经70多岁了。朱杰文也是十来岁就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学会了酿酒,现已过去二十多年。在祖辈共同努力下,经新洲镇委、镇政府和珠海市驻新洲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支持、指导,这项新洲黄酒酿造技艺现已入选了阳江市非遗项目。
走进酿酒车间,一个个发酵瓦缸整齐有序地排列开来。朱杰文掀起其中一个瓦缸薄膜,一股浓香的发酵香气瞬间扑鼻而来,令人陶醉。朱杰文介绍,眼下他们刚好没在酿酒,打开的这缸已经发酵了三个月左右,再过不久就可以将上层澄清的黄酒舀出,倒入洁净的新瓦缸中封存、入窖。
说罢他拿起长柄勺,轻轻搅动发酵缸,缸内顿时泛起一阵清甜的香气,混合着糯米、麦曲和时间的味道,在车间里悠悠飘散。
虽然没有赶上酿酒时刻,朱杰文还是向我们详细介绍了整个酿酒过程。
首先是精选优质糯米。“好糯米才能酿出好酒。”朱杰文说,除了本地种植的糯米,他还购买产自东北的优质圆糯米,清洗过后经过长时间的低温浸泡,使糯米体内的淀粉得到充分水解,而后再上锅蒸。
经过“桑拿房”2个小时的蒸煮后,糯米变成软糯醇香的糯米饭,再将其放置晾台上均匀铺开散热,准备加入麦曲。
待到温度适宜,往糯米饭中均匀撒上麦曲进行搅拌。“糯米饭的温度会影响发酵的效果,发酵的最佳温度在30℃到45℃,具体得随天气、气温的变化而变化。”朱杰文介绍,掌握好温度是酿造黄酒的关键一步,凭借从小跟随父亲学习酿造技艺,他仅用双手就可以掌握拌曲的温度。“不过掌握温度最厉害的还是我父亲。”他补充笑道。
而后拌好曲的糯米饭就被放入瓦缸中,覆盖上纱布与食用薄膜,等待其慢慢发酵三个月左右。三个月之后,再次揭开瓦缸的纱布,就可以舀出上层澄清的黄酒,倒入洁净的新瓦缸中,放入酒窖等待进一步发酵。
寒来暑往、四季更替,随着时间的推移,黄酒在慢慢发生变化。“想要酿出品质好的黄酒,急不得也慢不得。温度、湿度、时间,样样都要恰到好处。”朱杰文说,他家的黄酒窖藏一般都在三年以上,三年后淡黄色的酒体变为琥珀色,就化作了一坛佳酿。
时光沉淀,终会等到懂它的人
从发酵间继续往前走便是酒窖,昏黄光线下数百个酒缸整齐排列在ABCD不同区域。装满酒的缸身贴着泛黄的标签,记录着封存的年月。
角落里一处略小的酒缸吸引了笔者注意,询问得知是有人寄存在这里,留待其女儿成家时使用。“我们提供定制酒,也可以代为长期窖藏。例如,子女成婚、小孩出生或是老人做寿等,都可以来这里预定或存储一份专属的时光味道。”岁月在流淌,美酒在呼吸、沉淀,对朱杰文来说,他们不只是在帮忙存酒,更是在帮忙封存一份期待,等待某个重要时刻,让岁月酝酿的惊喜在舌尖绽放。
从酒窖出来,转到朱杰文自家院落,春日午后阳光和煦,在小院洒下柔和的光斑。坐在凉亭倒一杯陈酿三年的黄酒,色泽果然浓如琥珀,品尝一口,味先微苦而后回甘,夹杂着淡淡的焦糖香气,满齿醇香,余韵悠长。
“想要酿出好黄酒,除了原料、方法,气候也很重要。”朱成华说,夏天天气炎热,酿出来的酒味道相对较差,因此他们大多会在秋天到(第二年)初夏这段时间酿酒。此时酿的酒各方面发酵得比较好,酿出来的味道更香醇。
“我们家的黄酒酿造技艺从曾祖辈到现在已传四代,以前长辈们酿酒基本都是自己喝,但我想把黄酒产业做大。”2019年,朱杰文从外地回到家乡,从父辈手中接过黄酒酿造技艺的接力棒,着手成立了华璞宝红酒业有限公司,并建了能窖藏一百多吨酒的地窖以及相关生产厂房、检验室,现在公司年产量在8万多公斤。
不过朱杰文也坦言,目前他们的黄酒品牌知名度还不够,市场推广也面临一定难题。尽管酒窖里藏着阳东乃至阳江首屈一指的醇香陈酿,但消费者对“新洲黄酒”的认知度仍然有限,很多客人甚至不知道新洲这个遵循古法、窖藏三年以上的手工黄酒。
面临这样的市场困境,朱杰文正在努力破局。不久前他还去了临近的台山市,和相关意向饭店沟通合作事宜。朱杰文想拓宽更多餐饮渠道,一方面将新洲黄酒作为酒水让顾客品尝,另一方面还可以引导厨师研发黄酒入菜的特色菜品,用美食带动美酒的认知。
在品牌建设方面,朱杰文也在与相关设计机构设计产品包装并融入酿酒历史,让消费者直观感受这份四代人坚守的初心。
“慢慢来吧,酿酒讲究时间,急不得,做品牌也是如此,只要坚持品质,相信终会等到懂它的人。”朱杰文笑道。
问及传承,朱杰文语气又坚定了起来。“我们家人包括我的小孩现在都在参与酿酒,我们一定努力将这份技艺传下去。”朱杰文说,只要酒香不断,这门手艺就不会失传。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他依然相信,有些东西值得等待,有些传承必须坚守。正如酒窖里的一坛坛黄酒,在时光的沉淀中,终将散发出最醇厚的芬芳。
好酒不言自香,品质自成招牌。新洲黄酒见证了朱杰文一家几代人的成长与蝶变,更见证了流淌在中国人血液里的勤劳与坚守。那些琥珀色的琼浆里,封存的不只是糯米与山泉的精华,更是一个家族百年来对匠心的执着追求。